劉濤
摘 要:本文主要從體育課堂與體育游戲的關系出發,分析體育游戲在不同課堂階段中的作用,通過體育教學中運用游戲 來營造良好的課堂氣氛,提高課堂教學質量。提出體育課堂中應注重體育游戲的針對性、趣味性,要與教學內容相融合、增加適當的運動負荷,還提出要做好游戲所需的場地設備準備、注重游戲的科學性和實用性,以及體育游戲要注重安全教育、要有嚴格的規則和紀律。
關鍵詞:體育課堂 體育游戲 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7(a)-0073-02
體育游戲,是在體育運動的基礎上,結合各種活動技能,如走、跑、跳躍、投擲等,創編出多種形體動作、擬定有教育意義的故事情節和競技性較強的比賽規則而進行的活動[1]。傳統的體育訓練相對枯燥、乏味,重復練習較多;巧妙的體育游戲設計,會融合速度、靈敏、協調、耐力等素質練習,在增加積極性與興趣的同時,潛移默化地讓學生在玩樂的同時,鞏固課堂技術教學要領,體會游戲勝利后帶來的成功感,提升學生的體育參與意識。然而有些課堂只是一味地做游戲,缺少設計導向,忽略教學目標、教學難點的穿插,因此,如何設計游戲內容、游戲形式,將體育教學目標與教育意義融貫其中是當下體育老師應該思考的問題。
1 體育源于游戲,體育課堂需要游戲
體育最初源自游戲,體育與游戲的關系密不可分,早期的體育分為兩種形式,一種是貴族間進行的規則明確的運動,一種是民間簡化后的以游戲的形式進行的活動。從目的來看,都是為了消解閑暇時間,增添生活樂趣。因此游戲是體育運動最初的形式,更加親民化。體育教育中,掌握游戲的設計、運用,是體育教師基本的專業素養[2]。
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教師可以根據體育技能傳授的重難點、學生年齡和性別、環境,巧妙設計游戲,引導學生進入體育教學,有的放矢地針對不同階段的學生進行體育教學。而一堂體育課時間有限,游戲在課堂中安插、占比、形式都是需要一定的經驗積累,體育課如何運用體育游戲更像是一門藝術。
2 體育游戲在課堂中的作用
2.1 開始部分的作用
萬事開頭難,因此一堂體育課,開好了頭,后面自然會比較順利。而對于體育教師來說,由于體育課大多屬于室外課,學生容易受環境影響,注意力不集中,很難融入教學情境。因此在課堂開始時,合理運用游戲,結合學生特點開展,吸引學生身心參與,將更有利于課程目標的實現。
2.2 準備部分的作用
體育課涉及身體參與,準備活動不充分,很容易受傷。常用的徒手操、慢跑對于學生來說,較為枯燥,學生如果不重視,熱身質量很難得以保障。如果引入有趣的游戲,學生參與熱情高,活動充分,幫助肌肉、骨骼拉伸,有利于體育技能的習得,更減少了受傷的幾率,這種形式更加事半功倍。
2.3 基本部分的作用
課堂教學的運動技能教學是最核心的部分。將課堂教學融入游戲中,寓教于樂,何樂不為。例如在練習途中跑時,“胸前報紙跑”的游戲既鍛煉了學生在奔跑時的身體控制性,又增加了教學的趣味性。在投擲類教學中,可以進行情境模擬,比如炸碉堡、團隊投擲積分賽等,提升學生的參與熱情、團體榮譽感,既活躍了課堂氛圍,又較好地完成了課堂目標。
2.4 結束部分的作用
開始和結束都是通過調動身體積極性,減少受傷和促進身體恢復,幫助下一階段的教學更好地進行,因此結束部分同樣重要。大多數體育教師都會在課堂結尾時增加游戲放松環節,幫助學生消除身心疲憊感,這是為下一堂課做好準備。其次,結束時學生大多數因為疲憊,就想直接坐下或者原地休息,教師如果不及時進行引導放松,學生的體育課參與積極性可能會受疲勞感所影響。
3 游戲在體育課堂上的善用
3.1 體育游戲要有針對性
體育課的游戲運用要考慮教學目標、體育課的特點、學生特點、環境特點,做到有針對性。課堂開始時可以選用《看誰站隊快》等能夠調動學生注意力的游戲,提升學生準備活動的質量。在課堂的基本部分要考量教學重點針對性地選擇游戲,適當時可進行改良,比如接力教學可用《換物賽跑》等競賽游戲。課堂結束時可選用太極、體育舞蹈結合音樂等放松身心。但如果盲目選擇游戲,只會偏離教學重心,脫離體育教育的本質[3]。
3.2 體育游戲要有趣味性
體育游戲因其趣味性,在引導、培養、激發學生體育興趣方面具有積極意義,在迎合學生心理傾向后,使學生獲得游戲參與的滿足感。課堂中安插的游戲,可以從名稱、形式、規則、獎勵內容、參與人數的變化提升游戲的新鮮感。不斷變化的體育游戲,能夠調動學生對體育課的期待值,幫助教師更好地教學。
3.3 體育游戲要融入教學內容
體育游戲沒有涉及教學內容,教育價值便難以體現。而體育教學因教學重點、難點的不同,設計游戲時也應該考量不同群體、年齡、環境等因素。在課堂的不同階段,游戲負荷量的控制也應該考慮。針對課堂階段、課堂內容,有序搭配,控制好游戲的主次點,凸顯游戲對教學的輔助作用,幫助學生習得體育技能,鍛煉意志品質,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
3.4 體育游戲要安排適量的運動負荷
游戲的生理負荷要合理,在課堂中要遵循循序漸進及教學的科學性。不能讓學生“為了游戲而上課”,要重在引導學生的體育運動興趣與積極性。在游戲設計中要考慮不同年齡階段、不同性別的運動負荷要求,要保持在學生可接受的范圍,做到游戲負荷設計科學化,并結合望、聞、問、切的方式,及時控制游戲負荷,保證體育課堂有序進行。
3.5 要做好課堂上體育游戲的場地與器材的準備工作
游戲的開展離不開場地器材,好的場地、器材準備有利于學生更好地融入游戲情境,幫助教師引導教學,同時也能夠調動學生參與熱情。在準備游戲器材時要充分,盡可能地讓學生準備一些手工制作的器材,幫助學生在課前就進入教學情境,了解自己要做什么,相當于課前的“預習”,提升教學質量。
3.6 體育游戲要注重科學性和實用性
任何教學都要注重科學性,游戲的設計自然也是。體育游戲涉及教學目標、內容、參與人群、環境等較多因素,因此游戲不能生搬硬套,需要科學考量,設計與開展方式要符合學生的身心發展、環境特點,通過科學教學,實現學生的全面發展,為學生終生體育創造基礎。
3.7 體育游戲要注重安全性教育
游戲能夠滿足求新、求異、求變的心理訴求使得學生樂此不疲,因此游戲的度是保障學生安全的關鍵。即課前、課中紀律、規則要嚴格把控,要做到課堂有序進行,游戲適當合理。安全是一切體育教學的前提,因此在部分涉及危險系數的游戲,一定要做好課前的安全教育,做好安全防范準備,做到游戲的安全性、樂趣性、助教性,提升體育課質量,實現教育價值。
3.8 體育游戲要有嚴格的比賽規則和紀律
游戲能得以繼續,必須有規則的介入,否則難以保證公平性。規則也是游戲安全的關鍵。教師要控制好游戲的運動度,將學生的運動負荷控制在科學范圍內。在游戲進行時要控制課堂情緒與氛圍,不能太過,也不能太沉悶,對于不遵守規則的學生要加以引導,不能橫眉立目、嚴加訓斥,破壞學生熱烈的游戲氛圍。因此游戲的規則和紀律方面,體育教師要把握好尺度。
4 結語
體育游戲在小學階段的體育教學中被廣泛運用,特別是在貫徹實施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中,為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運用游戲更加受到廣大體育教師的關注。但如果運用不當,不僅起不到應有作用,反而造成負面效果,這同樣值得我們注意。
參考文獻
[1] 寇晉瑋,張健,郭志鵬,等.試論體育游戲在體育教學中的作用[J].湖北體育科技,2016,35(2):183-184,188.
[2] 曾珠,黃洪.中外學前教育發展現狀及反思[J].信陽師范學院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7,37(3):82-85.
[3] 李偉順,彭雅靜.談體育游戲在小學體育教學中的應用[J].當代體育科技,2015,5(23):8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