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爽
摘 要:進入新世紀之后,信息技術、知識經濟迅猛發展,世界教育改革的浪潮方興未艾,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已經成為教育領域改革的重點之一。如今,各個國際知名組織和西方發達國家都開始重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為了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發展趨勢,培養更多的高素質人才,我國在2014年3月印發了關于《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該《意見》也開始提出新課程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學科核心素養。在體育核心素養背景下,國家大力提倡校園足球運動的開展,旨在促進學生強健體魄,獲得全面發展。體育核心素養背景下如何搞好校園足球教學?本文圍繞這個主題展開分析,以供同行參考。
關鍵詞:體育核心素養 校園足球 實施對策
中圖分類號:G8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05(a)-0134-02
體育課程是高中生的必修課,培養高中生的體育核心素養關系到他們的未來發展。所謂體育核心素養,就是通過體育教學,使學生掌握體育運動知識和技能,具備良好體育運動習慣,形成吃苦耐勞、團結合作精神的品格。足球是當今世界體育界最富影響力的單項體育項目,在全球范圍內大概擁有33億的球迷。在中小學開展校園足球運動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顧名思義,所謂校園足球,就是在校園范圍內組織的足球活動,主要目標是提高廣大學生的身體素質,促使他們強健體魄,并培養他們的競爭意識、合作意識和奮斗精神。如何在體育核心素養背景下加強校園足球教學,對我們體育教師的教學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1 體育核心素養背景下加強校園足球教學的做法
1.1 針對學生特點實施因材施教
由于受到先天遺傳和后天環境的影響,每個學生的發展情況是不盡相同的,不同年齡段的孩子,對于足球運動的理解、體能方面都存在著較大的差距,校園足球運動對學生的身體素質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如果教師在校園足球教學中采取“一刀切”的傳統教學法,很可能導致運動能力強的學生“吃不飽”,運動能力弱的學生“吃不好”。所以實施因材施教至關重要,要根據足球訓練的內容、強度區別對待。如高一年級足球課則以興趣培養為主,足球課上以熟悉球性為主,技術方面教授運球、接球技術,附帶講解一些比賽規則;高二年級足球課在技術方面則以運球過人、射門技術、傳接球技術和頭頂球技術等基本功訓練為主,附帶講解個人進攻戰術和局部進攻戰術,通過班級聯賽,開始了解足球比賽規則以及犯規與處罰事項;高三年級足球課則以個人防守戰術、整體防守戰術、射門和守門技術為主,通過班級聯賽,提高實戰水平;校隊則要長期堅持體能訓練、柔韌、協調訓練和戰術訓練為主,每堂課基本功訓練也必須堅持,在有條件的情況下,可以和周邊學校進行友誼賽,研究比賽陣形。
1.2 創設良好教學氛圍
興趣是最好的教師,教師在校園足球教學中要為學生創設良好氛圍,激發學生對校園足球運動的興趣。這就要求教師要善于結合學生的學習心理,在校園足球運動中巧妙安排訓練活動。在校園足球教學中將學生喜聞樂見的《老鷹捉小雞》游戲進行了改編,讓學生在新的游戲形式中掌握足球技能。我們都知道過去玩“老鷹捉小雞”的游戲,是全班學生一起參加,人多,隊也長,玩起來容易摔倒,比較累。所以我改變了一下玩法,將其與足球訓練有機結合在一起,在游戲進行時,扮大公雞的小朋友要組織未出去做游戲的小朋友在活動區域內做一些相關的足球練習,可以是踢遠、可以是擲界外球,也可以是運球接力。學生人數較多時,可另找一只“老鷹”,由大公雞帶著一組小雞玩。兩組同時進行。這樣改編過的游戲形式使得學生既玩到了游戲,也練習了足球技能,變得更加機智靈活,情緒熱烈,課堂教學氣氛也更加活躍。學生的活動量大了,足球鍛煉活動也收到了預期的效果。
1.3 鍛煉學生的體能素質和思維敏捷性
在校園足球教學中,我非常注重提高學生的體能素質和思維敏捷性,為此我為學生組織了“貼膏藥”游戲。具體做法是先將全班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組有10個人,使其圍成一個圈,再派出兩個學生,一個跑一個追,跑的同學在跑的過程中可以隨機站到某個同學的身前站好,而被頂替位置的學生要立刻跑出去,去追原先擔任追人角色的同學,一旦被追的同學被抓住,則游戲告一段落。毋庸置疑,這種“貼膏藥”的游戲在訓練學生體能方面有著顯而易見的好處。為了不被抓住,跑的學生會竭盡全力奔跑,而他也會出其不意地站到某個同學身邊,這就使得其他同學時刻不敢掉以輕心,以防自己被頂替。而一旦被頂替,該同學需要立刻做出反應,迅速跑出隊伍,這對訓練其思維敏捷性有著明顯的推進作用。在這樣的游戲過程中,學生個個拼盡全力奔跑,感受到了體育活動的樂趣。在教學足球運球知識時,為學生講解完基本的足球運球技巧后,沒有按部就班地讓學生進行機械化運球。而是將全班學生分為人數相等的兩個隊,每個人都有一個足球,其中一個隊是追捕隊,另一個隊是逃跑隊。游戲一開始,追捕隊的學生開始運球,并努力用手來捕捉逃跑隊的同學,逃跑隊的則設法避讓,使自己不被捉到,如果一被捉到,就要離開場地,到場外練習顛球,一直到本隊全部的同學一起被捉到為止,之后雙方互換角色繼續游戲。這樣的運動方式避免了運球練習的枯燥性,既提高了學生的運動量,也鍛煉了他們的運球技巧和身體靈活性,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教學效果。
1.4 提升教練員的綜合素質
要想順利開展校園足球,教練員要有愛心和耐心如何達到提高足球專業素質和運動訓練素質,適應當前國家對校園足球的開展,結合當前教學實際,我認為足球教練員應當通過再學習、進修、實踐鍛煉等途徑,不斷提高和完善自己的專業素質,以適應當前校園足球的教學要求。教學生踢球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為孩子們還小,沒有任何基礎,必須從頭教起。這就需要教練員不僅具備教練資質,更要有愛心和耐心。“責任”二字重于泰山,對于校園足球來說,是對孩子的足球啟蒙。我認為作為一名老師,首先,要有耐心和愛心,在傳授足球知識的同時,應該更注重對孩子德行的教育。高中階段是一個人成長的關鍵時期,是知識與能力的最佳接受期,也是思想道德、價值觀形成的重要時期,任重而道遠。我在足球訓練中首先重視培養孩子與同伴的相處和合作能力,有良好的團隊合作意識,不能自私自利。再者,培養孩子持之以恒的精神,做任何事情都不能半途而廢。第三,培養孩子良好的紀律意識,必須遵守球隊的紀律,以身作則講誠信。答應孩子的事情,必須做到,要求隊員們做到的,老師必須做到。第四,樹立隊員“學習第一,踢球第二”的觀念,只有學習好,才能踢好球,這是我校開展足球訓練的理念。培養孩子們良好的生活習慣和學習習慣,利用校園足球的平臺,促進各方面的發展,尤其是做人方面。
2 結語
總之,在全民健身計劃日益深入的今天,搞好校園足球運動至關重要,可以幫助學生提升身體素質,也能為國家足球事業儲備人才,值得我們教師不斷探索新的教學方法,促進學生的健康成長。
參考文獻
[1] 林金標.我國青少年校園足球可持續發展研究[J].體育科學研究,2012,16(4):81-85.
[2] 劉鵬.進一步提高對校園足球工作重要性的認識[N].中國體育報,2010-12-28.
[3] 侯學華.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價值研究[J].北京體育大學學報,2012,35(12):77-83.
[4] 李衛東,張廷安,陸煜.全國青少年校園足球活動開展情況調查與分析[J].上海體育學院學報,2011,35(5):22-2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