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寶繪
摘 要:本文以探究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體育教學實踐中的可行性和結果為研究對象,在初中體育教學過程中開展翻轉課堂實踐研究。得出了以下結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普遍被學生接受;能夠提高學生的體育參與興趣和自主學習和合作探究能力;對體育教師來說優化教學理念和環境,提高了效率和教學效果;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運動成績,潛移默化對其他項目的學習也起到較為長遠的意義。
關鍵詞:翻轉課堂 教學模式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 體育教學
中圖分類號:G80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2813(2018)12(a)-0112-02
結合2011年發布的《教育信息化十年發展規劃(2010—2020)》以及《義務教育體育與健康課程標準(2011年版)》提出的觀點,教育工作者要加強信息技術與教學的結合,積極開發有效的教育資源和教學工具,借鑒國外先進的教學理念和技術,在我國基礎教育教學和教材建設改革經驗根基上,把理論技術成果盡快與時代發展和科技進步成果轉變為能夠被我國體育教學、學習現狀和現有學習條件可接受的教學體系。
在我國高校中,華東師范大學對于在線學習“慕課”平臺課程的研究較為先進,但學科設置偏向于知識體系較為嚴密理論向強的學科,針對橫向并行的知識體系和動作技能型的體育學科來說,這種模式在體育教學實踐中的研究很不充分。基于以上內容,本文將進行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體育教學中的實踐研究,以期發現更多推廣意義。
1 研究對象與方法
1.1 研究對象
本文以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初中體育教學實踐的可行性和結果為研究對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獻資料法
通過查閱以“翻轉課堂”“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微課”“體育教學”等為關鍵詞的學術文章,以及翻看相關體育院校期刊和學術資料等,對本研究有關的核心概念和研究現狀進行理論研究分析,從而制定研究依據和研究方向等。
1.2.2 問卷調查法
依據本研究目的和意義,根據體育科學研究與方法的一般要求,參考相關文獻資料基礎上,對實驗對象發放實驗前調查問卷和實驗后調查問卷。
1.2.3 對比實驗法
參照2013年人教版八年級《體育與健康》的課程目標與教學內容規劃,選定教學內容為雙手頭上擲實心球和立定跳遠的教學。原地雙手擲實心球(以下簡稱:實心球)主要鍛煉學生的核心力量和上肢力量,而立定跳遠主要發展學生的下肢力量和爆發力,兩項都有考查學生全身協調發力能力,技術性強,掌握技術要領后見效快的特點。
實驗前由原任課教師和本人對實驗對象進行統一標準的身體素質和運動技能測試,進行為期四周的教學實驗,實驗后統一組織身體素質、動作技能的測試。
1.2.4 數理統計法
使用Excel軟件對數據記錄統計和簡單計算,然后利用SPSS 17.0軟件對結果驗證假設,數理分析。
2 研究結果與分析
2.1 教學實驗后學生體育課學習興趣增強,參與率大大提升
在完成4個教學周的翻轉課堂教學實驗后,可以明顯看出:實驗班在經過翻轉課堂教學后顯著改善和對體育課的興趣,顯著提高和有所提高達到78%;而對照班在傳統教學模式下對體育課興趣沒有變化的達到60%,說明傳統教學模式并不能顯著改善學生的體育課學習興趣。
首先,傳統教學模式下,學生對于課外體育活動和體育的喜歡程度分別高達84%和93%,但很少學生表示喜歡現在的體育課。其次,現階段的教學方式下,這種課上“老師教、學生學”的模式,學生普遍遇到問題是等待老師教,課前主動學習的僅占14.5%。最后,通過與在職體育教師隨機訪談和查閱教案設計,可以發現教師在制定教學目標時期待學生可以達到90%的參與率,然而學生大約能達到目標的一半。究其原因可能有:教師考評機制的單一化,只考慮了學生的技術成績,沒有涉及或者很少把情意和合作探究能力列入其中。
結果反映出:當前的體育教學環境下,很大比例的學生是喜歡體育卻不喜歡體育課上安排的教學,進一步對比發現產生的原因有:自身興趣的不充足、學習方法的較單一、應付考試的不主動,合作交流的不及時、教學方法的不適當等。
2.2 教學實驗后學生在某些項目上運動能力得到明顯提高
實驗后,數理統計后得出50m、立定跳遠等項目的測試數據進行t檢驗后,得到P值均大于0.05水平,這表明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在這些項目上的測試成績不存在顯著性差異;而仰臥起坐、800m、實心球的測試成績經t檢驗后,得到P值小于0.05,說明學生的有氧耐力能力、上肢力量、腰腹力量等的素質在經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實驗后有所提高。
因此在翻轉課堂教學中通過教師的幫助引導及學生的互助合作,在學習技術動作的同時學生的身體素質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進而增強運動能力。同時運動能力的增強也離不開一定的身體素質,身體素質的提高能促進學生更好地去掌握運動技術。由于運動技術的提高,進而運動能力也得到提高,學習的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改善,潛移默化中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機制。
2.3 教學實驗后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明顯改善
分析實驗班的學生的問卷結果,在對待和解決困難和問題的能力方面:學生從之前的85.5%的從不主動學習轉變為如今的僅僅8%的從不自學;另外從掌握情況來看,有81%的學生自學掌握情況良好,只有11%的學生表示完全不能掌握。
結果表明,翻轉課堂教學模式下給學生提供了新的視角下的學習途徑,課下主動學習教學視頻,課上練習糾正答疑,課下反復練習,自主學習能力的發展有了可能性,學生的各方面能力明顯改善,與同學合作能力也明顯提高。
3 結論
3.1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能夠普遍被學生喜歡并接受
在課堂上為學生提供了獨立思考和協作探究的機會和環境,將互動環節和知識吸收環節納入課堂,學生喜歡并且愿意在今后繼續這種模式教學,實施效果較好,具備應用推廣性。
3.2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通過新穎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的學習能力得到很大提升
學生通過這種方式自己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參與度的改善進而潛移默化地提高了學生對體育課的主動性和興趣,課前課上的溝通交流和小組討論,使得學生的團結協作精神和自主探究學習等能力也得到提高。
3.3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較之前的教學模式更加靈活
這種模式不僅可以在課堂上調節學生的運動情緒,促使學生們進行更廣泛的體育鍛煉,而且無形中在課下主動加強了體育鍛煉,從而可以逐漸養成終生鍛煉的習慣;高效地短時間促使學生的運動成績的進步,改善學生動作技術的規范,并且潛移默化的提供給學生解決問題的方法和思路,對其他項目的學習也起到較為長遠的意義。
3.4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應用于初中體育教學中的案例目前尚不完全成熟
這種新模式應用在體育學科,相對于其他科目的教學資源來說亟待改善和完備,希望更多后續研究者完善更多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體育教學模型,推動體育教學資源的共享化和全球化,雙“優”(優質化、優置化)資源,建立“互聯網+”背景下的體育教育慕課課程,使更多的體育教育工作者和學習者受益;另外,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課下模式需要學生家長的支持和配合,對實施學校和學生的學習環境的要求較高,需研究探索更好的機制,從而被更多的體育教師更普遍地實施。
參考文獻
[1] 金陵.薩爾曼·可汗怎樣走向“翻轉課堂”[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2(10):29.
[2] 周建克.翻轉課堂在提高學生體育課興趣作用的研究[J].運動,2014(23):95.
[3] 陳曉菲.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研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