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磊
[摘? ? ? ? ? ?要]? 高職院校成為很多人關注的重點,主要是源于高職院校能為社會輸送優秀的人才。在服裝專業教學中,服裝材料是專業基礎課程,主要講解服裝材料的性能、特點和用途等,重點在于對材料的識別,并在服裝設計制作過程中合理地選用材料。從表面上來看,該課程內容比較簡單,實際上學生很難達到能識別的要求,更難以在設計中合理選用;再者,學生不能跟上教師講課的步伐,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降低,導致服裝材料教學效果不理想。如果教師能夠在開展服裝材料教學中為學生提供探究性學習模式,那么就會加強學生的識別能力,會讓學生積極參與學習之中。因此,重點分析在服裝材料教學中開展探究性學習模式的具體策略。
[關? ? 鍵? ?詞]? 服裝材料教學;研究性學習;問題;策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124-02
江蘇省鹽城技師學院主要以培養學生操作技能為主,課堂多采用項目、任務驅動的教學方法。要進入高職院校序列,當前的教學模式就需要改變,我把教學方法的關注點放在了研究性學習上。在研究性學習中,學生針對具體的問題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分析和探究,實踐能力和思維得到了提升。服裝材料教學專業性比較強,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熟知各種服裝材料,引導學生更好地掌握如何辨析面料、如何根據款式選取面料。本文重點分析了研究性學習在服裝材料教學中的運用策略。
一、服裝材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在當前高職院校服裝專業教學中,服裝材料一直是一個很重要的專業基礎課程。但是,服裝教師在實際開展服裝材料教學中存在很多不足,這對學生的學習產生了不良影響。下面重點分析服裝材料教學中存在的問題。
(一)教師受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
課程教育改革,對高職教育教學產生了很大影響,很多高職教師能夠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對教學形式進行優化和升級。但是,也有一些教師在教學中忽視了新穎的教學觀念,依舊會受到傳統教學模式的束縛。在服裝材料教學中,教師受應試教學思想的影響,經常是通篇在講解理論,讓學生“填鴨式”地被動接受,學生的分析、識別的能力得不到鍛煉。教師在實際開展服裝材料教學的時候,過度關注自身的課堂主導地位,認為課堂就是自己的,學生能夠聽懂自己的講解便可。這樣的錯誤認識嚴重與“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相背離[1]。服裝材料教師在教學中,未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與研究的機會,導致學生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失去了正確的定位,對服裝材料學習失去了信心和興趣。傳統教學模式嚴重束縛了高職服裝材料教學的發展和穩定運行。
(二)教師和學生之間缺乏溝通
完善的師生溝通是提高課堂效果的保證。因為,在完善的溝通模式下,學生才會對所學習的內容形成深刻的認知。通過溝通,教師引導學生更好地進行學習,找出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存在的不足,最終優化學生的學習方法,讓學生更好地掌握專業知識。但是,從當前高職服裝材料的教育教學研究中,我們可以十分清晰地看到,教師在開展教學中缺少和學生之間密切的溝通和交流。比如,針對“服裝材料的識別與運用”的分析,教師往往自己講解,并未給予學生提問的機會,當學生自身存在一定問題的情況下,則不能得到教師的引導和幫助。同時,學生在服裝面料等方面的知識都存在問題,但是學生不敢向教師提出問題,與教師全程無溝通,問題得不到解決,最終,學生對學習失去信心。由此可知,在高職服裝材料教學中,教師不能忽視和學生之間的溝通。
(三)教師教學手段單一
豐富的教學手段是保證學生高效學習的基礎。由此,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時,要迎合時代的發展需要對教學手段進行更新和升級。通常情況下,在高職院校教學中,教師應該豐富教學手段,讓學生處于良好的學習氛圍中。但是,從當前高職服裝材料教學現狀來看,教師單一的教學模式,總是教師講學生聽,不能使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體。同時,教師忽視了學生的身心發展規律和特點,課堂教學氣氛比較沉悶,很多學生一堂課下來昏昏沉沉,沒有學習到相關知識[2]。教師在開展教育教學中,應該對教學手段進行優化,跟上時代和課程改革的步伐,為學生提供生動和活躍的學習空間。
二、研究性學習在服裝材料教學中運用的意義
研究性學習主要以學生為主。教師提供輔助,學生自主策劃、執行和評估,這是一種十分有效的學習方法。通過對某一個特定專題的研究,運用已有知識和技巧讓學生建構完善的知識體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一)為學生提供完善的學習空間
在高職服裝材料教學中,教師為學生提供研究性的學習模式,則會讓學生處于良好的學習氛圍之中。通常情況下,在以往的學習中,學生經常會受到教師教學的束縛,教師未給予學生充足的學習空間,這樣的背景下,學生失去了學習的意義。但是,在研究性學習模式下,學生學習則展現出了一定的不同。學生可以針對自己所學習的內容進行策劃研究,制訂出研究主題。比如,學生針對服裝材料中學習的內容,可以與學生進行分析和研究。在這個過程中,學生之間相互學習[3]。如一些學生不能對服裝的材料進行正確的識別,在研究性學習模式下,可以讓掌握識別技能的學生帶領其他學生學習從而使整個班級共同進步。所以,在研究性學習模式下,學生學習擁有了完善的空間。
(二)提升學生實踐操作的能力
不管進行哪一個學科的教學,教師都應該積極關注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但是,在以往的教學模式下,高職服裝材料課程中所涉及的知識讓學生感到頭疼。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可能會扎實地掌握理論知識,但是在實踐操作上則出現很多問題。比如針對服裝材料的識別上,很多學生面對服裝材料識別的原理能夠形成倒背如流的態勢。然而,如果讓其對服裝材料進行識別,則會出現無所適從的現象,這主要是因為教師沒有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實踐操作機會。所以,通過研究性學習模式,讓學生在學習中能夠提升自身的實踐能力。如針對“純羊毛—仿毛”的識別,可以將學生分成實驗小組,通過對羊毛織物、腈綸仿羊毛織物和黏膠仿羊毛織物的性能分析,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研究上擁有動力。教師在傳授理論基礎知識之后,向學生展示不同的服裝面料,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模式下對這些面料進行重點分析。這樣,學生通過自己親身實踐就會強化操作能力,并能夠把理論知識和實踐內容結合在一起。
(三)加強學生對知識的認知
在研究性學習模式下,教師為學生提供了良好的學習空間,學生可以踴躍發言。在這個過程中,學生參與學習的積極性會得到提升,在發表見解中也活躍了自身思維。同時,在聽別人發言的時候,學生會對自身的知識結構進行整合和優化,能在實際學習的過程中強化對服裝材料知識的認識和理解,針對其他學生的發言進行評價和分析。該環節就是學生自主評價的過程,通過自主和相互評價的形式,提升對知識的認知。在這個過程中,應該著手于研究性學習模式的創建。學生通過研究的形式,針對特定知識進行分析,并最終提升學習的效率和質量。
三、在服裝材料教學中開展研究性學習的策略
以“識別面料、選擇面料、縫制面料”為課題開展研究性學習為例,其中前兩個內容是課題的重點,具體研究性學習步驟如下。
(一)從學生已有知識出發,確定選題,識別面料
在高職院校中,教師開展服裝材料教學,是在為學生提供研究性學習模式的背景下,以學生已有的知識為出發點和落腳點,成為學生學習的重要引導者和幫助者。比如,教師可以為學生提供關注服裝行業的機會,讓學生從行業的層面去選擇學習的題目。同時,教師還應該為學生的研究方法提供指導,學生對自己所感興趣的內容進行合理歸納和總結,這樣就可以形成完善的研究性學習方案。在實際開展服裝材料識別教學的時候,教師要引導學生從面料市場出發,從高、中和低三個層次分別對不同面料進行分析和研究,同時記錄分析面料供給情況。另外,緊緊握住“服裝教學成果展示”的機會,征集學生的建議。比如,款式的設計與材料的材質、顏色、紋理選用的關系等,還可以通過問題“服裝材料對服裝設計和制作產生了什么樣的作用?”加深學生對面料識別的學習。由此,從學生的已有知識領域出發,為學生研究性學習提供明確的主題,這對形成高效的研究性學習產生重要影響。
(二)搜集資料,選擇面料,完善思路
在資料的搜集上,學生就要付出一定的努力,通過豐富的資料為研究性學習提供堅實的基礎。比如,學生在課余時間可以通過訪談、上網和閱讀書籍等形式,獲取關于服裝材料的知識。在材料搜集的過程中,可以更好地讓學生形成較強的邏輯性。隨之,學生把自己所搜集的資料在小組內部進行分析,以一定的研究形式,對搜集和實踐的內容進行整理,并做出詳細的記錄。在小組內部成員之間就可以進行合作和交流,對搜集的資料即信息進行重點整理。通過對比和分析的形式,找出其中有價值的資料。面料的選擇也是一門學問。在進行面料選擇的時候,根據款式從面料的表面肌理出發,柔軟面料比較柔軟體貼,褶皺面料粗獷,光滑面料華貴。在搭配上,要注重顏色和質地。通過多方面的收集、對比、分析,完善思路。
(三)形成成果,縫制面料,交流激勵
成果展現是研究性學習中比較重要的一個環節。學生可以把整合的資料通過調查報告、實驗報告等形式呈現出來。同時,還可以創建研討會、辯論會等活動為研究提供載體。由此,學生可以根據將研究性學習成果向班級全體成員進行詳細匯報,通過研討的形式讓學生之間進行學習成果的分享。在分享的過程中,學生會進行深度的思考,并對知識體系進行更好的補充。
在面料縫制的過程中,教師則可以帶領學生到縫制工藝室,為學生提供一些特殊的面料。比如,向學生展示天鵝絨面料,但不告知學生,讓學生自主摸索縫制的前后片。學生在進行縫制的時候可能會運用上下對齊機縫的形式,這樣會出現上層面料長的問題。教師不要急于糾正,應該激活學生思維,讓學生運用所學知識解決問題。比如,可以通過加紙的形式解決,這樣就可以讓學生掌握縫制同類面料的關鍵點。
綜上所述,在實際開展高職服裝材料教學的過程中,教師要從學生學習的實際情況出發,為學生制訂出完善的教學策略。教師在教學中轉變以往的教學觀念,迎合高職院校教育教學的需要。高職院校內部關注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根據該內容設計服裝材料教學的主題。同時,還應該對相關資料進行積極搜集,讓學生在研究性學習中對學習的思路進行重點完善。在研究學習模式中,要對信息進行完善的加工,保證學習模式的正常運行。最后,在教師的引導下,把研究學習的成果展現出來,教師給予幫助和引導,并對學習的效果進行重點評價。相信學生在研究性學習模式下,一定會更好地掌握服裝材料知識。
參考文獻:
[1]李祖華.服裝藝術設計專業教學改革的探索與實踐:以“服裝材料學”課程為例[J].韶關學院學報,2016,37(7):134-137.
[2]杜康,高穎.基于服裝設計專業的《服裝材料》課程學習情境設計思路探析[J].山東紡織經濟,2016(2):57-59.
[3]林萍.淺談如何激發學生對《服裝材料學》的學習興趣[J].學周刊,2014(33):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