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麗亞
[摘? ? ? ? ? ?要]? 《國務院關于大力發展職業教育的決定》提出,“要建立職業教育教師到企業實踐制度”,這是適應職業教育改革發展新形勢,加強職教教師隊伍建設的迫切需要,對創新和完善職教教師繼續教育制度,優化教師的能力素質結構,建設高水平的“雙師型”教師隊伍,促進職業教育教學改革和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都具有十分積極的意義。在企業實踐中對企業人才的需求情況和教學與崗位對接中存在的問題和解決方法進行調研并形成調研報告。
[關? ? 鍵? ?詞]? 企業實踐;教學;人才培養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154-02
陶行知先生曾提出了“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教學做合一”三大主張。他特別強調要親自在“做”的活動中獲得知識。陶行知提出“教學做合一”,要求“教”與“學”同“做”結合起來,同實際的生活活動結合起來,這對教師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師注意教學之外的生活,指導學生在實際的活動中學好本領,培養他們的生活能力。
雖然隨著經濟的發展,企業對會計人員的需求越來越大,但是不同層次的畢業生的自身素質、專業技能、學習能力差別都很大,因此,中職會計專業的學生在畢業之后很難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找到滿意的工作。另外,在學生頂崗實習期間,企業對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反饋也大多是專業知識與企業要求差距大,難以適應企業的需求。在工作中遇到的困難是:對原始憑證的判斷不準確,導致賬務處理錯誤;對納稅申報的操作完全不懂;自身專業素質、知識水平有限,無法獨立解決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而在選擇就業單位時,由于學歷問題,大多數中職會計的畢業生只能找到小型企業或會計核算制度不健全的私人企業,在賬務處理中全憑老板的指示,操作不規范。因此,當中職會計學生踏上工作崗位后會發現很多知識派不上用場,學校學的和實際用的不能接軌。因此,如何實現中職會計教學與企業崗位完美對接,是當前中職院校亟待解決的問題。
本次針對中職會計專業學生就業單位較多的財務公司進行研究,對如何做好教學與崗位對接提出部分建議。
一、企業背景
財務公司主要業務有:注冊公司、驗資、增資、代理記賬、納稅申報、辦理進出口業務;代理企業各項登記事項的變更、公司股權轉讓、各項年檢、申請一般納稅人;代辦企業登記前置行政審批手續。同時專業代理進出口經營權申請,海關備案、代辦電子口岸、外管局外匯核準核銷、核銷單申領、外貿出口退稅等企業其他綜合業務等。中職會計畢業生主要工作項目為代理記賬、納稅申報、注冊公司等。其中代理記賬項目的主要工作內容為:每月初進行各家企業國稅的增值稅、地稅的印花稅、城建稅和教育費附加的申報以及金稅三期的工資個稅的申報。每月中整理各家企業的原始憑證并填制記賬憑證、結轉材料及成本。每月末進行增值稅專用發票的認證、各家企業憑證的裝訂。在企業工作中必須了解最新的稅收政策,掌握不同行業的賬務處理方法。
二、企業對學校培養人才的需求情況
(一)企業需要有良好溝通能力、熱情服務態度的人才
財務公司的業務范圍廣,對人才的具體要求也不盡相同,但是有一點是必需的,那就是良好的溝通能力。在辦理注冊公司業務時要了解客戶的名稱、地址、經營范圍。和客戶溝通了解他們的需求,明確其要求公司完成哪些業務服務,并告知客戶要配合完成哪些資料的提供。在一這過程中,必然涉及與客戶的交流,良好的表達能力在這中間就起到了事半功倍的作用,既可以讓客戶明確我們的服務內容,也可以有效傳達相關部門的審批意見,縮短時間,提高工作效率。財務公司有個實習生在實習一周之后就被企業勸退,就是因為其性格內向,不愿與其他人溝通交流。即使是做代理記賬會計,也需要向老板了解很多企業情況,所以不是做賬就能“埋頭苦干”。另外,作為一個服務行業,也需要擁有熱情的服務態度,對客戶負責,提醒客戶相關稅務風險,這也與我們會計職業道德中的強化服務的要求是一致的。
(二)企業需要有扎實專業技能、熟悉相關政策的人才
財務公司涉及的都是專業性強、技能要求高的業務。因此,要完成相關工作,必須有過硬的專業技能以及豐富的知識儲備,并且熟悉相關政策。如要熟練使用用友財務軟件,掌握每月及季度需在國地稅申報的稅種及申報流程,專業的賬務處理能力。另外,由于財稅方面的政策一直在變更,所以也應了解最新政策,才能更好地服務客戶、為客戶做好咨詢服務。
(三)企業需要有強烈責任心、能吃苦耐勞的人才
財務工作不同于其他工作,一不注意可能就會讓客戶損失很多資產。單位會計過期沒申報所得稅,讓企業罰款500多;賬務處理錯誤,使企業被稅務機關查賬,補稅2萬多;一個號稱做過主辦會計的財務工作者竟然不懂得退稅申報,使企業損失20多萬退稅款;有會計離職時惡意更改海關電子口岸密碼,使企業重新補辦跑流程,損失人力、財力,這都是財務公司碰到的客戶的真實案例。因此,企業需要有專業能力強的會計,更需要的是有責任心的會計,把公司客戶的事情當做是自己的事去辦,小心謹慎。離職時更應該做好交接工作。會計每月的工作內容繁雜,從整理憑證到記賬到打洞裝訂憑證,事無巨細,每樣都要親力親為。到季度,有更多的報表需要申報,還必須在限期內完成,加班工作是家常便飯。因此,沒有吃苦耐勞的精神是很難勝任的。
三、教學與崗位對接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方法
(一)模擬真實賬務處理程序,讓學生學會判斷,熟悉記賬環境
真實的賬務處理程序中,都是從原始憑證直接到記賬憑證,所以在處理中必須快速判斷這些原始憑證反映了什么經濟業務,以此來確定會計分錄,進行記賬憑證的編制。而平時的教學中由于教材篇幅的限制,或者內容的陳舊,很少有類似的原始憑證,學生只能通過文字描述的經濟業務來練習會計分錄的編制,局限性大。就算練習完成比較好的學生到了真實做賬環境中,也有可能摸不著頭腦,亂了方寸,不知道編制什么樣的會計分錄了。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要多引進相關原始憑證,如銀行回單、增值稅專用發票、電子繳稅憑證、銀行存根聯、折舊表、工資表等常見的憑證讓學生多看、多熟悉、多判斷。
(二)熟悉財務軟件各項功能,讓學生熟練使用,知其所以然
企業里記賬多使用會計軟件,比如中小企業里使用率比較高的用友、金蝶,還有大型企業、外資企業里普遍使用的SAP、ORACLE。而我們學生在平時練習時大多還是簡單地在練習本上做一下會計分錄,很少有機會手工填寫完整的記賬憑證,更別提用會計軟件記賬了。雖然課程中有開設用友T3課程,但課程時間有限,學生大多是按照書本流程操作一遍,離開書本學生就不知所措了。另外,軟件中的很多功能雖然書上有介紹,但是學生大多不能理解其用途,也不會在實際中運用其功能來簡化記賬工作。所以,在平時的教學中應積極提供利用會計電算化軟件教學的機會,讓學生在日常的練習中鞏固軟件知識,在問題中學會各種功能的操作。
(三)明確各行經濟業務性質,讓學生理解區別,判斷處理差異
在經濟市場中有各種不同類型的企業,經營不同的業務,如工業企業、商業企業,而不同的企業類型會導致會計處理上的巨大區別。比如,同樣是購進材料的發票,在工業企業就是借記原材料,而在商業企業就是借記庫存商品。而我們學生平時教學中主要做的是工業企業的練習,碰到不同行業往往就習慣性思維進行會計處理,而不去結合企業的具體情況。所以,遇到不同行業的會計處理時,學生往往覺得和理論知識差異大,難以“學以致用”,銜接不上,這也是學生踏上崗位時面臨的一個問題。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可以多引入主要的幾類行業,讓學生理解各行業的性質,判斷他們在賬務處理時存在的差異。
(四)培養學生專業職業道德,讓學生樹立規范,操作合法合規
企業需要有強烈責任心、能吃苦耐勞的人才。每一個企業都需要有責任心的員工,財務工作尤其需要有責任心的會計,把公司客戶的事情當做是自己的事去辦,小心謹慎。因此,在平時的教學中除了專業知識的教授,更需要在整個學習生涯中貫穿會計的職業道德和規范,不能為了給企業“節稅”就做一些違法違規的事,這也是會計人員在職業生涯中能安身立命、長足發展的根本。然而許多小企業老板法律意識淡薄,總是想做一些“無傷大雅”的小動作來節約稅務成本,而這個問題在財務公司尤為突出,有些員工已經把這種“特殊”的操作方法當做是合法合規、理所當然的事情。我想,這種不專業的做法應該作為反面教材,讓學生知道危害,保持警醒。
陶行知先生說:“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沒有生活做中心的學校是死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書本是死書本。在死教育、死學校、死書本里鬼混的人是死人。”從這個意義上講,對我們現在的教學方式也有啟發之處。而翻看我們的中職教材,大多數教材內容還比較陳舊,有些稅收政策都沒及時更新。如果我們的教師沒有了解學習新的稅收政策,照著書本去教,那么教出的學生定是與時代脫節的。所以教師除了要更新知識,提高業務技能,更應該及時更新教材,提高教材的實效性,從源頭上先改革我們陳舊的教育教學方法。
相信將這種校企合作、新型的實踐教學模式運用到平時的教育教學中,定能提升職業學校的人才培養質量,促進學生個性化發展,適應時代對職業教育人才培養的新要求。
參考文獻:
張新平,陳學軍.陶行知的教育管理思想與實踐[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4-08: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