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媛媛
[摘? ? ? ? ? ?要]? 當今時代,社會需求和語言教學都要求一定的交際能力,而語言、文化及生活多元社區的形成正好促使了人們交際能力的提高。近年來,“服務型學習”因其學術反思與滿足社區需求的功能獲得教育界的持續關注。著重介紹服務型英語學習概念,并對服務型學習在中國及中國EFL教學進行研究現狀調查,以證實中國英語教學領域開展服務型學習的可行性。
[關? ? 鍵? ?詞]? 服務型學習;中國EFL教學;現狀調查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011-01
一、服務型學習的概念
Bringle&Hatcher(1995)提出“服務型學習”是以課程為基礎的教育經歷。在學習經歷中,學生參與到有組織、有明確社區需求的服務活動。通過這些服務活動,學習者能進一步深入理解課程并提高公民責任感”。[1]Thomson,etal(2008)提出成功的“服務型學習”應具有體驗性、真實性、互惠性、反思性和交際性五個特點。[2]
二、中國英語教學環境下服務型英語學習的概念
將“服務型學習”融入中國英語教學環境中,英語教師必須結合當地條件和地域進行教學。服務型英語學習需要考慮多方面因素,主要包括課程與現行教學政策的關系;教學目標的實現與人才培養目標的關系;語言學習動機與社會環境的結合;語言課程與課程改革的關系;學校與社區伙伴的關系;個體語言發展與個人思想成長的關系;活動參與與活動反思的關系;學習者的真實需求與所在城市真實需求的關系;語言與文化、跨文化的關系等。
三、服務型學習在中國及中國EFL教學的研究現狀
梁春芳(2003)《中學服務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研究》介紹了服務學習的實驗模式、基本理念和實施效果。[3]王文嵐(2004)介紹了服務型學習的原則、高校服務學習研究以及應該注意的問題等。[4]劉寶存(2005)從服務學習與課程關系的角度,用《美國研究型大學服務學習的墓本模式》一文介紹了美國研究型大學服務學習的幾種模式。[5]目前,“服務型學習”雖已廣泛地引起了國內學者和教育者的關注,但大多數的研究仍是停留在綜述性的介紹層面。
在高校外語教學改革方面,陳麗芳(2004)指出應試教育現象扼殺了外語學習的靈活性和主動性;她探討了服務型學習應用于我國大學EFL教育的現實依據,并從三個方面探討大學EFL教育引入服務學習的可行性。[6]陳佳銘(2009)發現了能激發學習外語的持久動因。他通過知識獲取和技能培養雙向互動,嘗試通過設計實驗教學來驗證服務學習在中國大學TEFL教育中的可行性。他認為服務的滿足感和對學習的不滿足感能幫助確立外語學習者的主體性。[7]袁建萍(2011)還建議將服務型學習理論正式引入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中。[8]
四、結語
相比服務型學習在美國的發展,中國英語教學環境中實施服務型學習有諸多困難。實踐服務型學習,就必須創造真實的語言交際環境。英語教學工作者須認真地從語言學、社會學、心理學等視角,合理規劃并制定滿足學生、課程和社區需求的課程。
參考文獻:
[1]Bringle,R.G.,Hatcher,etal.A service-learning curriculum for faculty[J].Michigan Journal of Community Service Learning,1995(2):122.
[2]Thomson,A.M.,Smith-Tolken,等.Service learning and com-munity engagement:A cross cultural perspective[J].University of Barcelona,Spain,2008.
[3]梁春芳.中學服務學習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華南師范大學,2004.
[4]王文嵐.社會科課程中的公民教育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04.
[5]劉寶存.美國研究型大學服務性學習的基本模式[J].復旦教育論壇,2005(2).
[6]陳麗芳.服務學習在大學EFL教育中的應用:理論依據和實踐設想[J].寧波大學學報,2004(5).
[7]陳佳銘.服務型學習在大學TEFL教育中的理論與實踐研究[D].北京交通大學,2009.
[8]袁建萍.服務學習在高職商務英語人才培養中的應用[J].寧波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