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建坤
[摘? ? ? ? ? ?要]? 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社會創新模式的提出,建筑學人才培養模式和目標也發生了變化。立足于建筑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現狀,著眼于國家新形勢下創新人才培養的緊迫性和時代性,以地方本科院校建筑學專業為研究對象,提出“多維”視角下的人才培養模式,并進行探討和分析。
[關? ? 鍵? ?詞]? 校企合作;創新培養;建筑學專業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038-01
一、“多維”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研究內容
“多維”視角的建筑學專業人才培養模式是指建筑學授課形式實現渠道的多維性,即融合、釋放本科高校、政府部門、社會企業在信息、人才、資本、技術、社會服務項目等教育資源方面的便利條件,通過突破教學主體的壁壘,實現教學主體“普通本科院校—學生”“政府部門—學生”“社會企業—學生”的教學渠道、資源的協同共生、交替與互動,目的是在“多維”協同創新培養人才機制下實現社會資源、企業資源、高校資源的有效匯集與教育途徑的多樣性。
二、人才培養模式創新內容
濰坊科技學院“多維”建筑學專業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著手實施于2015年,在建筑學教學過程中我們以“理論教學—實踐驗證—思維創新—理論升級”的“單鏈—復合”模式進行教學。
建筑學專業課程進行只有一個時間維度,在有限的時間維度內如何最大化地豐富課堂形式和內容,實現課堂授課高質量化與創新人才的培養是我們研究的重點。
(一)一個中心
在單一的授課環節中實現多維的授課渠道和內容,這就要求課堂踐行過程中,目的要明確,時刻以學生為中心,培養適合的人才,強調學生的創新思維、創業思維和動手實踐能力的培養,所有教學措施和教學手段都圍繞其進行。
(二)“多維”的教學渠道和內容的創新
傳統教學過程的模式是“教師—學生”,這是一維的“單元”教學主體。在我校建筑學專業人才的培養中,學生的教學主體地位未發生變化,但是進行教學的另一主體—教師的身份發生變化,由“教師—學生”演變為“三大主體—學生”的授課模式。
1.課堂內容交叉培養,提升職業素養,培養創新能力
轉變原有的“課本—教師—學生”的授課方式,實行課程內容交叉授課,任課教師了解建筑學專業課程體系特點及我校的專業發展方向,發揮不同性質課程在課程體系中的作用,專業核心課程為“樹干”,專業基礎課程為“樹根”,專業拓展課程為“樹葉和樹枝”,其中建筑設計(一)—(六)課程是核心和主體,教師在授課過程中對課程要進行針對性、目的性處理,各司其職,為培養社會需要和符合我校特點的建筑學人才服務。
在交叉授課過程中,以學科競賽為引,實習賽練結合的教學方式。在大二、大三學年選擇性地進行學科競賽與建筑設計(三)—建筑設計(六)課程相結合,既有利于打破學生在高學年出現的設計瓶頸,提升學生主動學習的興趣,還可以幫助學生了解當前學科前沿討論的新思想、新問題,拓寬學生知識面,培養學生的創意創新能力。
2.實現“多維”教學內容和渠道的交互、融合
強化實踐教學體系,提升工程實踐能力和創意創新思維,教學內容和授課渠道由單一的“理論—教師—學生”模式向“多維渠道—(教師)—學生”模式演變。
(1)校政合作的實踐與落實
建筑學專業是一個實踐性、應用性極強的專業,其特性決定了建筑學專業人才在素質培養方面應該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2015年《國務院辦公廳關于深化高等學校創新創業教育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5〕36號)提出要“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探索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以及國際合作的協同育人新機制”。近年來,我校以校政合作為突破口,與政府部門等建立聯動、合作關系,發揮我校人才方面的優勢,充分發揮利用政府部門的資源和優勢,探索人才協同創新培養路徑,建立校政實踐基地為著力點,助力人才培養質量的提升。
(2)校企合作的踐行與創新
地方高校的辦學特點宜采用“工學結合,校企合作”的人才培養模式,但是在長期的所謂的“校企合作”實踐教學模式后,高校、企業和社會都未從其中取得較為理想的“碩果”,究其原因是因為高校與企業在社會發展的定義上有巨大的差異,兩者之間存在“隔離帶”,這是高校與企業兩者之間的天塹,也是校企合作不能按照理論模型實現的真正原因。
三、“多維”協同創新人才培養模式的意義
在濰坊科技學院建筑系的校企合作過程中,突出合作由企業主體本身轉為企業的項目,院校在項目進行過程中承擔了責任和義務。將企業項目引入課堂,企業設計人員布置課堂任務,以任課教師為主導,引導學生有限度地參與到社會項目的設計中,最終完成社會項目的是任課教師。該種連續互動、層次抵進的授課模式,能夠滿足學生參與實踐的渴望和需求,同時又鍛煉了任課教師的實踐能力,通過“項目—教師—學生”的教學授課模式,實現了教學過程和企業效益的完美結合。
參考文獻:
[1]程澤海,吳建華.校企合作“雙元制”人才培養弄濕的探索[J].浙江科技學院學報,2017(8):12-19.
[2]婁成武,魏淑艷,曹丁.“校府合作”公共管理專業人才培養弄濕的新探索[J].中國行政管理,2009(9).
[3]曾秀蘭.供給側改革視域下校政合作提升人才培養質量的實踐探索[J].高教探索,2016(5):52-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