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峰
[摘? ? ? ? ? ?要]? 研究性學習是形成于互動教學理論的基礎上,以學生為主體,由教師指導學生開展調查、研究、學習、交流,進行知識體系構建的教學方式。高校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程教學中應尊重學生的主體性地位,通過對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創新性的改革,構建研究性學習三階段的教學模式,包括組建學習小組及設定研究主題、進行分組研究與成果展示、總結反思三個階段,從而改善教學過程中缺少新穎的元素、教學模式的單一和教學質量較低等顯著問題。
[關? ? 鍵? ?詞]? 主體性教育;研究性學習;中國近現代史綱要
[中圖分類號]? G64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061-01
一、組建學習小組及確定研究主題階段
研究性學習的第一步就是對學生進行小組的分配和研究主題的設定,這其中也是由三個步驟組成:前期準備工作、小組的分配以及設定研究主題。
首先,前期的準備工作。教師向學生說明研究性學習模式的相關事項,激發學生的主體意識和參與興趣,讓學生能夠以積極主動的態度參與到研究性學習活動中。研究性學習是需要師生雙方的共同參與配合來完成的新型教學模式。由于大多數學生并沒有參加過類似的學習模式,教師在活動開展前的準備階段,應該先對學生進行研究性學習含義的宣講,將其教學目的和具體要求進行全面落實,讓學生明白自己在學習中應該完成的任務以及教師對自己的成績評價。使學生能夠真正的全面了解研究性學習,培養學生的學習主動性,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消除學生的學習信賴心理和敷衍狀態。
其次,學習小組的分配。該環節的學習需要采取自由分配小組的方式進行,每組人數控制在4~6人之間,并由一名組長帶領,來完成組內的分工合作。自由分組的方式能夠極大程度的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使擁有同樣學科興趣和特長的學生進行聯合,增強學習優勢。
最后,設定研究主題,正式進行研究性學習的核心環節。主題的設定和選擇直接影響到研究性學習的實施效果。如果所選主題的研究范圍太大,就會導致研究性學習中的任務量增大,使最后的展示環節變得緊張無序。因為學生在初高中階段已經有了一定的歷史基礎,教師可以在課堂開始時向學生提出每個章節的研究性問題,讓學生進行思考和借鑒。當然,教師也可以引導學生從自己所感興趣的歷史內容角度來進行研究主題的選擇,幫助學生進行可行性的分析,并提出相對應的指導意見。
二、分組研究與成果展示階段
這一階段主要是對所設定的主題進行全面深入的研究,并將研究成果進行制作,通過課件的形式展示給學生。各個小組的組長要對組內的成員進行合理分工。首先,小組成員要在圖書館找尋和研究主題相關的材料,或是在網上搜索相關的文獻資料,全面了解和分析研究主題的相關史料,通過借鑒一些前人的研究成果和主題相關的歷史著作,結合學界對研究主題的討論,然后從所搜集的材料文獻找出關鍵點,從中整理總結出自己的觀點。最后,則是通過小組內的討論,進一步確定小組的統一結論,并制作成課件形式來向其他學生進行展示和分享。
課件的制作要遵循邏輯清晰、層次明確的原則,將觀點內容全面、正確地突顯出來,可以適當增加圖片、視頻等素材來完善課件的內容。在課件制作完成之后,要提前一周交由教師進行審閱。教師通過對課件的內容、思路脈絡以及和學生之間的交流,充分了解各組的研究結論。對部分不符合要求的課件,教師要對其進行針對性指導修改,并選擇優質的小組進行課堂展示。課堂上的展示由組長或是組員單獨完成,也可以由多名組員共同配合完成,展示時間控制在15分鐘以內。在展示完成后,教師和學生可以對這一小組的研究成果進行質疑,也可以根據該小組的研究問題進行小組之間的探討。最后,教師要在課堂上對學生小組的研究結果及其表現做出合理的評價,并根據課件的內容及展示過程中的細節處理做出對應的分數點評。學生通過研究性學習,不僅能夠獲得大量的歷史知識,還能鍛煉學生對信息的收集能力,逐漸培養學生的獨立思考和自主學習的優秀能力。
三、總結反思階段
總結反思是研究性學習的最后環節,也是最重要的環節,是對師生所完成的研究性學習活動中的教學反思,其中包含學生的研究總結和教師的教學反思。這一階段中,師生要對研究性學習的過程進行全面的回顧,并且要對其進行深刻的探究和整理,總計其中的知識、方法、經驗和策略。學生的總結主要是以心得體會來呈現,總結出自己在本次研究性學習中的收獲、缺陷以及對研究性學習的看法和建議,做成書面報告交由教師審閱。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課堂表現,通過三個階段的學習情況來完成對學生的評價。教師的點評是研究性學習的關鍵點,可以對學生的學習過程進行有效指導并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配合協作能力。教師的反思是研究性學習的主線,將三個階段進行了有效的串聯,教師需要真正地反思研究性學習的主題是不是適合學生,怎樣做到合理公正的學生評價等。只有這樣,才能夠使研究性學習順利進行,才有利于教師素質的整體提升。
參考文獻:
[1]張北根.貫穿于“中國近現代史綱要”研究性教學中的愛國主義教育[J].思想政治課研究,2018(1):33,50-53.
[2]袁翠嬋.進一步提高“中國近現代史綱要”課教學實效性的思考[J].思想理論教育導刊,2017(10):116-117,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