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小燕
[摘? ? ? ? ? ?要]? 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一直處于相對薄弱的教學環節,“三自主”(自選方式、自選教師、自選內容)教學模式在教學中取得了長足發展,但是整體發展速度較慢。通過對粵西三所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三自主”教學現狀進行研究和分析,提出改進的措施,旨在為提高粵西高職學生對公共體育課程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終身體育的行為習慣、豐富體育教學內容、提高體育教學效果、形成具有鮮明粵西特色的公共體育教學課程提供理論指導。
[關? ? 鍵? ?詞]? 粵西;高職院校;“三自主”;公共體育課;對策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100-01
我國高校體育課程的改革正是在教育國際化的大背景下開展的。隨著高職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化,國家體育新標準的實施,中共中央和國務院聯合印發了《關于加強青少年體育增強青少年體質的意見》,廣東省委省政府和廣東省教育廳也隨之印發了具體實施意見,由此,全國和全省高校公共體育課程教學改革的序幕正式拉開。
廣東文理職業學院、茂名職業技術學院、陽江職業技術學院3所粵西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的發展對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因地制宜、打造終身體育運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一、研究方法
1.文獻綜述法:通過文獻資料查找,了解當前國內外高校特別是高職院校公共體育課的特點,結合粵西三所高職院校的特點,總結出該三所院校存在的問題以及發展方向。
2.問卷調查法:通過對粵西該三所高職院校的學生和相關體育老師進行問卷調查,尋找公共體育課“三自主”教學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找到合理的發展方向。
3.專家訪談法:通過對專家的訪談,洞察體育教學最前沿的技巧和方法,為改進公共體育課“三自主”教學積累深層次的理論知識。
二、結果與分析
(一)體育教學設施落后,內容相對陳舊、單一,教學中斷現象嚴重,且可選方式較少
在對高職院校的研究中,學校體育設施中,占主導地位的都是籃球場,并且大部分籃球場都是室外的,占所有籃球場的比例高達百分之八十以上。室內的籃球場以及其他運動設施相對較少,教學內容受天氣的影響較大,據調查顯示,有學校的個別班級一個學期上體育課的次數居然只有8次,尚不到全部課程18次的一半,其中主要是天氣造成的。在問卷調查中,女生喜歡的健美操、室內運動等在開展現狀上幾乎為零,男生喜歡的健身、拓展運動等項目開展也比較少。大部分教師的教學方式跟高中時一樣,缺乏創新性。
(二)教學組織實施中,基本上都采取了統一教學模式,學生自選課程受到了極大的限制
調查訪問發現,由于受到排課和場地器材等方面的影響,所以,基本上都采用了統一教學的模式,統一安排上課內容,學生基本上沒有選課權利的。有的學校采用了班級選課的模式,這樣比統一上課稍微民主了點,但是也不能充分發揮每個學生的自主性。
(三)師資隊伍參差不齊,教師水平有待于提高,“放羊式”教學時有發生
在調查研究中發現,該三所高職院校中,教師隊伍參差不齊,年齡上多是以中青年教師為主,學歷上本科占大多數,研究生所占比例較低。職稱上,助教和講師占大部分,副高和高級職稱的教師所占比例非常小。在教學過程中,“放羊式”教學屢有發生,有不少教師集合整隊完之后,就直接讓學生自由活動了。
(四)學生成績的考核方法不夠規范,甚至非常不科學
調查發現,大部分教師有著統一和完整的考核方式,但是有不少體育教師的考核方式卻非常不規范,甚至不科學,不同教師相同授課內容的考核方式也大相徑庭。有的教師上的是籃球課,但是在考核的時候,卻以跑步作為考核內容;有的教師干脆要求學生交一份上課的心得體會就算是考核的內容了;有的教師對不同的學生考核的內容和標準也不一樣。
(五)體育教師的工作積極性不高
在調查中發現,體育教師的公共體育課存在著打折的現象,這一不公平的待遇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師教學的積極性。有的學校體育教師承擔了課外體育指導等,但是報酬較低甚至沒有報酬,這也嚴重影響了體育教師工作的積極性。
三、建議與對策
1.體育場地的建設要面向學生,要從教學和學生的運動出發,打造適合“教、學、練”多樣化的場地場館。根據學生的運動需求,加大室內場地場館的比例,保證教學的不間斷續性。教學內容上要創新,充分利用場地器材和教師資源,多開展學生喜歡的體育運動項目,充分調動學生參與運動的積極性。
2.在教學組織中,打破統一教學模式的束縛,因地制宜,從學生的角度出發制定切實可行的教學模式,使統一教學和學生“三自主”選課有機地融合起來。樹立終身體育教學觀,讓公共體育有機地滲透到課外體育以及學生的終身體育之中。
3.提高學校的師資力量,端正體育教師的教學態度,多角度、全方位地成立不同功能的教研室,加大教學教研力度。通過教學研討和評比,提高教師的教學水平、教學觀念,充分調動教師的積極性。發揮地域特色傳統體育的優勢,讓地方特色的體育運動項目走進課堂或者課外活動,繼承和發揚地方優良的民族傳統體育,活躍和繁榮體育課以及課外體育活動。主動探索高職公共體育課程的改革與創新之路,努力改善現階段學生對體育教學滿意度偏低,積極性不高的現象,逐步形成既有鮮明粵西文化色彩、又有濃郁地方氣息的高職體育教學特色。
4.制定科學合理的考核標準,給學生一個公平公正的學習環境,既能保證完成教學任務,又能讓積極參與課堂教學的同學取得較好的成績。
參考文獻:
[1]劉五云.論高職院校課程模式的構建與開發[J].教育與職業,2009(5).
[2]趙順來.試析高校體育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與發展趨勢[J].沈陽體育學院學報,20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