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敬京
[摘? ? ? ? ? ?要]? 隨著我國素質教育的普及和我國大學的擴招,高職生的數量越來越多。越來越多的高職生數量和有限的工作崗位數量之間的矛盾也越來越大。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國家也適時提出了許多支持高職生就業的政策。高職院校旨在培養技能型勞動者,也要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觀,為日后就業奠定基礎。重點研究高職院校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的對策,意在起到拋磚引玉之用。
[關? ? 鍵? ?詞]? 高職院校;高職生;就業指導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226-01
一、前言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力度的不斷加大,我國與世界的經濟聯系愈發緊密,中國大學生的就業與世界經濟形勢也愈發緊密。由于受到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我國很多企業也開始出現發展變緩的態勢,不少企業減少人員招聘,甚至進行裁員。可以說,全球性經濟形勢的動蕩惡化,導致大學生全面的就業困難。不難發現,我國的社會經濟已經進入新常態模式中,經濟形勢正朝著形態更加高級、分工更加復雜的階段演化,這也給大學生就業形勢造成了廣泛影響。不得不承認,大學生就業問題已經成為我國的戰略問題。在這種情況下,作為高等教育有機組成部分的高職院校必須對學生進行就業指導,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就業觀和擇業觀,才能使高職生盡快找到合適的工作,幫助他們在經濟建設中發揮應有的作用。本文提出幾點對高職生進行就業指導的具體做法。
二、新時期對高職生進行就業指導的做法
(一)對就業政策加大宣傳力度
為了促進學生的就業,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政策。高職院校要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廣播、電視、校園網、就業指導網、校報、廣播站等多種媒體加強對就業必要性、重要性和緊迫性的宣傳,大力宣傳國家、政府鼓勵高職生就業的政策和措施,使高職生增強就業意識。
(二)開展豐富多彩的就業教育主題活動
當代高職生基本都是“95后”,他們活潑好動、思維活躍,對未來充滿憧憬與向往。相比其他群體,高職生群體有著自己獨特的優勢:(1)年富力強,朝氣蓬勃,在事業拼搏上有著充沛的精力。(2)具有更多的想法,敢于去創新。(3)有著“初生牛犢不怕虎”的勇氣敢于去追求夢想。(4)在基礎知識和專業知識上都有著扎實的掌握,能夠指導自己的實踐。高職院校要借助高職生的心理特點,創建寬松的就業環境,營造濃厚的就業文化氛圍,充分調動學生參與就業指導活動的積極性。要通過一系列就業教育主題活動,使學生意識到日后就業的趨勢,幫助學生結合自己的專業找準職業方向,以便更有針對性地進行學習。
(三)對高職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
21世紀是一個瞬息萬變的時代,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高職院校要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引導高職生不要畏懼,要勇敢走向社會。誠然,世界正處在信息時代,畢業前的就業信息也讓人眼花繚亂,面對各公司、各集團的廣告,確實難以理出個頭緒。因此,一些畢業生憂心忡忡,臨到就業時顯得手忙腳亂、無所適從,可謂談就業“色”變,這明顯不利于高職生的順利就業,有鑒于此,高校要對高職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要消除高職生談就業“色”變,幫助他們真正走出“就業焦慮”的誤區,知己知彼是重要一環,而正確的心理調節尤其關鍵,“有得于東籬,必有失于桑榆”,要使高職生懂得就業時不必患得患失,拿出笑對就業的氣度,談就業自如,面不改色心不跳,就業焦慮也就隨之而去了。
(四)對高職生進行創業教育
2015年6月16日,國務院發布《關于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意見明確了30條政策措施,涵蓋創業面臨的政策、資金、產業、環境等九大方面。可見國家政策對創業者的支持和鼓勵。社會競爭越來越激烈,高職生也可以嘗試自主創業,以創業帶動就業。鑒于高職生的發展特點,高職院校有必要對學生進行創業教育,以便更好地指導他們的創業實踐。學校應該通過設置創業教育的課程,對創業的概念、創業教育的概念、意義和內涵等內容進行耐心講解,糾正高職生原先對創業和創業教育的錯誤看法,讓高職生對創業教育形成正確的認識,促進學生對創業教育的重視與參與。
創業教育的核心是培養高職生的創業意識和創新能力,要在觀念層面、技能層面、能力層面、心理層面等多方面對他們進行訓練和引導。在課堂上要對重點內容進行重點講解,通過場景模擬、增強互動等方式提升課堂效果,課堂外可以采用舉辦講座、發展創業社團、創業沙盤模擬、創業實訓、實踐體驗,甚至對創業實踐的學生配備創業指導老師等多層次、多種方式的教育方式來提升創業教育的效果。
三、結論
總而言之,我國高職生就業競爭已經進入白熱化階段,高職院校、國家和高職生要一起努力,高職院校要為學生提供有效的就業指導,國家要制定有效的促進高職生就業的政策,高職生要樹立正確的就業觀,只有從多方面入手,才能為高職生順利就業創造良好的條件。
參考文獻:
[1]李曉穎.大學生就業難問題:國外的研究與經驗[D].東北財經大學,2016.
[2]陳依寧.從《資本論》出發分析中國大學生就業難問題[D].北京理工大學,2016.
[3]孫芳婷.對高校擴招后學生就業工作的思考[D].新疆廣播電視大學,2015.
[4]王立奎.關于大學生就業難的調查與思考[J].中國就業,2013(6):2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