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云琪
[摘? ? ? ? ? ?要]? 結合多年高職英語教學經驗,對高職院校公共英語教育改革予以闡述。
[關? ? 鍵? ?詞]? 高職高專;模塊化;評價體系;多元化
[中圖分類號]? G712?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243-01
近年來,由于國家大力倡導和發展高等職業教育,在我國高職教育蓬勃發展的新形勢下,以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為首要特征的高職學生已成為企業技能型人才的一項重要來源,隨之,社會對高職學生的質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公共基礎課程的高職高專英語也面臨巨大挑戰:我們作為一線英語教育者,既要重視學生對語言本身的學習,又要兼顧專業方向的需求。于是,各大學者、廣大一線教師紛紛撰文探討如何對基礎英語進行行之有效且切合教學實際的改革。下面,本人將結合多年的高職英語教學經驗對此進行一定的闡述和分析。
一、現狀分析
隨著高職院校招生規模的不斷擴大,來自不同地區,英語水平差異極大的學生紛紛涌入校園。學生水平參差不起,班額又大,無論教師采取何種教學方法和教學手段,總會顧此失彼,力不從心。但在傳統的教學體制下,不顧學生個人水平差異和興趣差異,必然會造成教與學的脫節,使學生徹底喪失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二、改革方向
(一)教學方法
一直以來,公共基礎英語教學雖有創新,但大多數時間仍采用傳統的講授模式,但這并不意味著基礎英語教學方面的瓶頸就一定完全來源于此。本人認為,學生知識主要來源依然是接受前人累積的科學文化知識,因而講授法依舊是現階段最行之有效的方法。一味地否定傳統模式的態度是不可取的。在使用過程中去其糟粕,取其精華,批判性地加以利用才能真正發揮傳統模式的作用。
內因是事物發展的根本動力,在英語學習上亦然。因此,如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讓自主學習融入他們的日常中就顯得尤為重要。
(二)教學模式
升入高職院校后,學生的自主學習時間更加豐富,也擁有更強的獨立思考能力,這些都為學生的自主學習提供了更為有利的客觀條件。課堂教學過程中讓學生通過Class report,Role-play等形式參與到自我學習和自我創造的環境中,是幫助學生充分體會到語言學習快樂并且能夠加以掌握和運用的一重要手段。
依托于精品資源課程建設,我院積極對高職高專英語學習進行模塊化探索。通過專任教師多年的資源整合,我院提出將不同版本教材的同一內容進行整合,以模塊為話題展開教學。這樣,在同一年級、同一專業,甚至在同一班級內部也可以根據不同層次水平的學生選取相適應的學習和練習材料,從而取得分層教學的效果。以每學年的第一學期為例,我院從《高職國際英語》和《新編實用英語》兩本教材入手,從中選取了極具代表性的話題,構建了六大模塊,分別是:模塊一 Greeting & Farewell;模塊二 Asking & Giving Directions;模塊三 Shopping;模塊四 Entertainment & Hob-bies;模塊五 Health和模塊六 Festival。其中,除語言的基礎學習外,我們還根據不同專業學生的專業特點設置不同梯度的要求,適應他們對更高層次英語學習的需求。例如,我院的國際郵輪乘務專業將來的就業方向必然是要與國際接軌,這就必然要在教學過程中對這一部分學生提出更高層次的要求,對英語學習的廣度和深度以及運用語言的能力方面的教學勢必有所側重。
高職院?;A英語課時寶貴,授學生以“魚”,不如授學生以“漁”。關于授之以“漁”的模式,各大學者、高校紛紛提出不同觀點與方法。筆者認為,從傳統的“注入式”轉化為“交互式”最行之有效的手段莫若從學生有最高興趣的新媒體手段入手。追求新鮮是年輕人的共同特征,我們完全可以從這一點入手,將線上交互式學習和微信平臺引入基礎英語教學過程中來。事實上,我院自2015年引入《朗文交互英語》(現稱《新大學交互英語》)以來,已取得顯著成效。這種在線學習的模式將課堂與課后有機結合在一起,給學生創造了全方位的英語學習氛圍。
(三)教材改革
高職院校所使用的教材種類繁多,但如何選擇適合學生水平的公共基礎英語教材是每個高職類院校都必須慎之又慎的問題。而一本教材的適合度是一項既需要教師理論評估又需要學生實踐驗證的過程。教材既要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能力,又要有利于提高他們的職業能力。在有能力且有條件的情況下,各院校還可以結合實際情況編寫適合的校本教材供學生使用。
(四)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是實現課程目標的有效途徑。在傳統英語教學的大背景下,我們對學生英語水平的評價依然更多地關注知識的記憶與積累,忽視對英語應用能力方面的測評。語言學習的首要目的就是應用,不以應用為目的學習只能讓學生停留在知識的認知水平,很難有更深層次的造詣。
筆試作為目前高職高專英語評價體系的主要手段,形式太過單一。這種方式很難全面反映一名學生的真實英語水平和交際能力,語言最重要的實用性功能難以體現。
因此,我們的高職高專英語亟待建立一種新型的、科學的評價體系。這種評價體系應能夠全面評價一名學生的英語水平,并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積極性,使他們向綜合全面的方向發展。
在整個評價過程中,首先,要重視評價主體的多元化,可以從單一的任課教師評價向外擴展到管理者或各類競賽的組織者,靈活多樣。其次,要注重用發展性的評價標準來進行評價。每一個學生都是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的基礎和發展水平各不相同,通過收集與保存被評價者的相關資料全方位的呈現被評價者的發展與變化的過程評價則能更好地解決這一問題。
參考文獻:
[1]宋紅英.談高職專業英語教學改革[J].邢臺學院學報,2007(1).
[2]唐紅.以就業為導向 改革高職公共英語課程[J].科教導刊(中旬刊),2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