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娥
[摘? ? ? ? ? ?要]? 大學生工匠精神培育是高校的一項重要教育工作,也是實現我國從制造大國向制造強國轉變的重要途徑,工匠精神的四大職能:高校的人才培養,科學研究,服務于社會以及文化的傳承與創新體現著內在要意,也是高校培養大學生工匠精神的必要性體現。
[關? ? 鍵? ?詞]? 工匠精神;基本職能;文化傳承
[中圖分類號]? G641? ? ? ? ? ? ? ? ? ?[文獻標志碼]? A? ? ? ? ? ? ? ? ? ? ? [文章編號]? 2096-0603(2018)35-0299-01
李克強總理在《2016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到工匠精神,工匠精神的培育不僅僅是一種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更是在如切如磋的鉆研精神背后對事業的一顆敬畏之心。工匠精神作為一種珍貴的職業操守,是整個社會人才都需要的。大學生作為工匠精神的接班人和傳播者,培養工匠精神對于整個社會的發展都具有積極作用。
一、高校人才培養
高校作為向社會輸送人才的基地,最終目的是培養社會需要的高端人才,并且促進學生德智體全方面發展。這樣的人才一定是具備豐富的內心世界的,并且作為人的獨特精神世界所存在,大學生成長的一個標志就是精神世界的豐富,精神世界的成長程度就是培養人才的一個重要標準,精神品質的提高也是培養人才的主要目的。工匠精神作為一種重要的品質精神,是人才培養的任務之一,也是當今時代發展的必需。培育工匠精神,也是豐富精神世界的具體體現。大學生在大學期間,是人生觀、價值觀和標準觀的重新建立之期,也是培養工匠精神的重要時期,對于大學生畢業后在工作中弘揚工匠精神非常重要,培養工匠精神可以提高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是高校實施人才培養的重要措施,豐富了人才培養的內涵,也符合高校教育標準和社會對人才的需要,更是大學生實現人才目標的需要,有利于大學生的長遠發展[1]。
二、科學研究
科學研究在工匠精神培養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由科學研究的自身因素決定的。科學研究需要潛心鉆研、精益求精和一絲不茍,這些都是工匠精神的體現。因此科學研究就是弘揚工匠精神的活動之一。大學生在科學研究上投入的時間和精力越多對于工匠精神的領會越多。科學研究為大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提供了重要途徑,鼓勵大學生參與科學研究是培養大學生的有效方式。大學生參與科學研究可以對工匠精神有直觀的感受和體驗,并且通過研究,個體可以深層次地理解工匠精神的內涵,從而不斷完善對工匠精神的認知程度,使之成為自我品質的一部分,最后在實踐活動中,可以自覺地踐行工匠精神,培養一種精益求精,追求完美的精神,相互促進,并且養成一種穩定的因素,培養工匠精神精雕細琢的品質,這是培養工匠精神最直接的體現[2]。
三、服務社會
高校服務社會的具體表現就是把科研成果和智力資源通過大學生輸送至社會,由此可見,大學生的意識和能力也是高校服務社會的水平表現,工匠精神的培養要有自己的價值取向,服務社會是高校的一項基本職能和觀測點,是培養大學生工匠精神的價值體現,也是大學生全面發展的自身要求,以服務社會為價值體現,不僅僅只在于對高校大學生的人體發展,要把社會和大學生共同發展作為培養工匠精神的基礎,服務社會要保障工匠精神培養的方向性,培養學生要有責任感,要有對自我的價值追求,正確認識和梳理個體發展和社會之間的關系,了解社會的責任感,把服務社會作為重要的目標,在不斷變化的社會環境中,積極協調社會與個人之間的矛盾[3]。
四、文化傳承創新
工匠精神作為文化傳承的一部分,是一種文化力量的體現。文化和工匠精神之間相關聯,不管是出于歷史發展還是實際需要,工匠精神的培養都是必然的趨勢,自古流傳的庖丁解牛就是一種工匠精神的體現,作為文化傳承的重要部分,也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凸顯出對高層人才的需要。高校作為弘揚優良文化的重要基地,各個行業對于具有工匠精神的人才的召喚,也在無形中對高校的職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在工匠精神的培育中具有優勢,不僅要傳承工匠精神,也要創新符合時代發展的工匠精神。高校要積極地指引大學生理解、深入感悟工匠精神,并在社會中具體踐行工匠精神。
高校對于大學生工匠精神的培育是其基本職能。高校在培養工匠精神的過程中需要符合學生和社會的一致性發展,相互協調。培養工匠精神是高校的一項重要任務和要求,符合社會對人才的需要,因此高校應該承擔起對大學生工匠精神培養的重要責任。
參考文獻:
[1]唐良虎,廖成中,李彥晶.生態文明視角下的大學生工匠精神培育研究[J].教育現代化,2016,3(16):58-59.
[2]楊軍.高校基本職能視角下的大學生“工匠精神”培育[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7(14):49-50.
[3]白寧寧.論高職院校大學生“工匠精神”的培養[J].領導科學論壇,2017(1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