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摘 要】語文閱讀教學是提升學生語句理解能力及相應的知識體系有效構建的關鍵,也是實現基于創新理念為一體的有效閱讀教學實踐理論的實施,因此在現有的閱讀教學理論下,應充分地結合現有的理論知識體系,構建適于小學生課外閱讀能力提升的相關措施。
【關鍵詞】小學語文 課外閱讀 語文能力
課外閱讀是提升小學生語文學習能力的關鍵,也是使得他們能夠靈活運用語文知識,形成有效的語文學習內容的有效方式,而且課外閱讀量的逐步提升,對于語文學習及語文作文寫作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
一、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情況現狀
1.對語文閱讀興趣低
隨著電子信息化技術的不斷發展,平板電腦、手機等信息化設備應用程度不斷加深,尤其是在小學生身上,他們更多的利用業余時間玩手機,表現出來的是自控能力有待提高。在小學語文月度教學中,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及信息化教學資源,但是學生自身需要在監督人的關注下進行使用,這也是在課外閱讀擴充方面存在完善的地方。
2.應試教育限制了課外閱讀發展
小學生因為學習思想尚不成熟,基本上是學習到的都是考試考的知識,對于課外閱讀知識處于弱化的地位。應試教育的思想限制了學生的發展,將課外閱讀排除在外,對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產生了不良影響。
3.課外閱讀存在誤區
學生和家長認為課外閱讀能夠有效地提升學生的學習能力,加速學生對語言的掌握,從而提升他們閱讀的能力。在閱讀過程中可以利用更多的閱讀資源開展閱讀,例如電視、電腦等。但是對于小學生而言,他們辨別能力存在偏差,需要老師和家長將讀物認真篩選,一本好書對孩子的成長至關重要。
二、課外閱讀對學生語文能力的影響
1.閱讀寫作是培養學生口語表達能力的根基
課外閱讀讓學生接觸到更多的語言使用方法,應試教育對于課外閱讀存在一種盲目的導向,課外閱讀可以突破應試教育的束縛,讓學生更加熱愛學習、熱愛閱讀。課外閱讀可以讓小學生接觸到更豐富的課外知識,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在寫作中靈活運用,為自己的文章添彩。例如,在《父與子》的連環畫小故事的生動描述中,漫畫家們根據真實的生活情境,結合實際反映出了令人難以忘懷的相關真實感受,從智慧的角度和小故事的角度真正地反應生活中的所見所聞,進而實現整個教師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教師可以讓學生們閱讀后寫一篇關于自己和父親之間的小練筆,這樣學生在閱讀中既提升了寫作能力,同時也增進了和父母之間的情感。
2.閱讀中思考提升學生的語文認知能力
我國著名作家臧克家曾說過“讀一本好書就如同交了一個益友”,一本好的課外讀物可以對我們的知識乃至人生都產生深遠的影響。課外書籍種類及數量在市場經濟背景下越來越多,很多書籍只是為了盈利而盈利,真正能夠引起小學生閱讀共鳴的書籍較少。小學生可以通過對課外書籍的閱讀理解語句的含義,在認知書的內容基礎上提升自身文學底蘊,從而培養小學生的認知能力,提高小學生的綜合素質。例如《夏洛的網》是一首關于生命,友情,愛與忠誠的贊歌!教師可以讓學生閱讀后,向同學們介紹對這本書的感受與理解,學生們在互相交流中會收獲不同的體驗。
3.閱讀中提升完善學生的綜合能力
課外閱讀是學生在課堂之外的自主學習,也是學生自我思考自我探究的途徑,在經理了一天的校園學習生活后,課外閱讀可以給學生一個放松的機會,緩解作業和考試帶來的壓力。小學生正處于好奇心較強的階段,教師可以給學生推薦一些有趣的書籍。課外閱讀可以讓學生掌握不用的閱讀方法,可以讓學生們增強探究能力和理解能力,讓學生們快樂讀書,燃起對語文的熱愛,提高自己的自學能力、思維能力和理解能力。教師可以定期舉辦一些閱讀比賽,例如“閱讀馬拉松”,讓學生們互相交流自己讀書的感受,可以互相推薦好的書籍,學生在互相促進中完善自己的綜合能力。
三、課外閱讀興趣培養的具體路徑
1.課外讀物要滿足孩子的心理需求。
有些教育者認為孩子是一張白紙,對課外讀物興趣的建立需要從零開始,但是對于孩子來說,其很小就會觀察周邊的事物,建立自身的興趣。家長應該切身的利用自身條件將書籍推薦給學生,閱讀給孩子聽,培養起他們的興趣。
2.以學校為基準點,構建閱讀交流平臺
首先,應該借助于班級黑板報及課外作業布置等有利條件,教師宣傳課外閱讀的作用,營造良好的學校及班級的課外閱讀積極氛圍;其次,認真嚴格把關閱讀書籍的挑選,讓學生大量閱讀優秀書記,另外要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興趣,進而實現閱讀的高效化,讓學生在課外閱讀中汲取更多知識。
四、結束語
課外閱讀教師要做好引導工作,讓學生們在課外閱讀中開創一片天地,在閱讀中鍛煉自己的多種能力,這需要教師和學生的共同努力,在閱讀中凈化心靈,在閱讀中培養情操,為今后的語文學習奠定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陳霞.讀書好 多讀書 讀好書——對小學語文課外閱讀的初探[C]// 江蘇省教育學會2005年小學語文優秀論文集.2005.
[2]田樹生.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有效引領策略初探[J]科教文匯,2009(6):134-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