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祖戰
【摘要】微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具有精短、針對性強等優點。采用微課的教學方式可以有效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培養學生的思維習慣,提升小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與自主學習的能力。文章對小學語文教學中微課的應用進行了探討,以期提供一些參考價值。
【關鍵詞】微課;小學語文教學;應用
一、引言
互聯網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推動著社會各行各業發生重大變革,取得了重要的成果和重要地位,并且在教育教學領域也獲得了普遍運用,推動了多媒體教學的優化和發展,促進了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方法的不斷革新。微課就是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和普及背景下出現和發展的一種現代化教學模式,其可以將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和整合,具有不受時間與空間限制,實時共享等優勢和功能。在語文教學中運用微課展開教學,可以實現直觀、精簡的教學,切實提高語文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也更加滿足學生學習需求。為此,本文就對當前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運用展開簡要論述。
二、微課在小學語文相關教學中的應用優勢
(一)適合小學生語文學習的特點,內容更集中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因為年齡與心理特點的制約,小學生的注意力難以持久集中,一般最多能集中20分鐘左右。而微課內容具有短小精悍的特點,其教學內容的設計更側重于提升學生的認知水平,幾分鐘的課程十分適合精力無法集中的小學生學習,符合小學生的語文學習特點。微課一般時長為5-8分鐘,其教學設計務必是核心內容,屬于課程中的難點與重點。學習這樣的課程,小學生只需要接受少量的核心知識就可以,這樣其對于核心知識的關注度更高,相較于傳統課堂更占據優勢。在這種情況下進行學習,對所學知識的印象會更深刻,微課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內容更直觀、簡單,能夠有效體現語文教學的集中性。
(二)具備多媒體教學優勢,有效展現具體形象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微課展現的主要形式就是微視頻。微視頻以多媒體為主要的技術手段,通過直觀、形象、生動的形式,把微課的多樣性及集成性優勢有效發揮出來,以達到更好地傳遞知識的目的,有效提升了小學語文的教學質量。
(三)憑借微課優勢,進行教學內容的有效優化
在微課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針對教學內容進行反思,由旁觀者身份對微視頻組織教學的情況進行體驗,類似于在教學時所做的評價活動。教師通過對微視頻的回放,可以進行自我評析,對語文教學中產生的不足進行反思與改正。另外,教師還可以運用錄像等手段來觀察學生在課堂上的學習狀況,深入了解學生的學習弱點與學習興趣,并根據這些信息對課程進行更新與總結,從而進一步提升微課教學效果。
三、微課在小學語文中應用的重要意義
(一)有效提升小學生自學語文的能力
人們學習的最終目的之一就是培養出自學能力,只有這樣才可以在未來的工作與生活中不斷提升自己,不斷進步。語文的需求是貫穿于人的一生始終的。所以,培養漢語的自學能力是非常有必要的。微課教學能夠給學生提供一種自主探索的學習方式,教師在微課教學中需要進行一些問題的設置,使學生自主尋找答案,運用多種形式提升小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與漢語運用能力。
(二)有效激發學生參與教學的積極性
微課教學可以有效激發出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在微課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引入生活化事例,讓學生能夠擁有愉快的心情進行語文的學習,有效提升其語文能力。在教師為學生設計好的微課當中,學生的學習興趣會有更大的提高,在整個教學過程中學生主動參與,充分發揮學習主動性,師生間更好地交流,同時增強了學生的學習自信心。
四、小學語文微課教學的相關設計
(一)把學生作為核心主體的互動設計
小學語文是以語言作為主體的課程,語文課程內容囊括了我們國家五千年的文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改變陳舊的教學理念,秉承以小學生作為主體的教學理念,讓學生在學習與互動交流中,不但能夠更好地學習相關語文知識,更重要的是實現了自主成長。以學生為核心的教學設計可以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學生與學生間更好地互動。在小學語文的學習過程中,學生不但需要對基本知識進行全面掌握,還要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所以,教師在進行微課設計時,可以設計學生提出問題并解答的環節,從而促進學生間的互動。
2.師生之間的互動。在進行微課的教學設計過程中,教師可以運用提問的形式來進一步引導學生的思維,采用問答形式更好地幫助他們進行語文知識的學習與理解。
3.強化學生與知識的互動。微課教學的時間是很有限的,因而其展示的內容與知識也是十分有限的。所以,教師在設計微課時可以進行適當的知識擴展,讓學生對相關的文本知識內容進行自主獲取,從而更好地提升學生的知識水平與學習能力。
(二)情感化的微課設計
微課在教學過程中有時候會被視為一種教學產品,要想使這種產品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教師在設計時就需要融入一些比較情感化的內容,這樣才可以在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的同時,最大限度地實現良好的教學效果。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對文本內容進行積極的情感設置,這種情感設計可以有效培養小學生在語文學習中的愉悅感與信任感,激發出小學生對知識的更多渴求,培養他們的創造力,更有利于學生對于語文知識的獲得與思維的開放性訓練。
(三)創新性的微課設計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把學生作為課堂的主體。但是,小學生因為年齡小,其往往呈現出好動,活潑,思維不成熟及無法集中注意力等特點。在傳統教學中,他們往往表現得毫無耐心。然而運用具有鮮明色彩與動態,直觀的事物,可以調動起他們的學習熱情,對他們具有強烈的吸引力。例如:在學習《掌聲》這一課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參與,通過親身體驗充分認識掌聲這一行為,引發他們的學習興趣,并構建出具有生動形象效果的動畫視頻。教師可以借助這種對故事人物的展示,運用視頻等多媒體形式來設計微課,通過形式與內容上的創新來進行更多優質的微課設計。
五、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探討
(一)對小學生課前自主學習進行有效引導
在小學語文學習過程中,小學生因為年齡比較小,學習能力不是太強,大多數時候無法融入課堂教學中來。結合小學生的這些特點,教師要注意對他們進行課前自主學習的相關引導。與此同時,教師還可以依據學生不同的學習水平對他們進行合理分組,使學生在小組內部針對相關內容進行自主學習。另外,教師要注意小組內的成員要具有差異性,科學搭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使他們在小組內實現互相幫助與學習的目的,在小組內部更好地學習老師所布置的微課內容。為了確保每一個學生都可以順利完成學習任務,教師需要運用現代化信息技術有效而全面地對學生的學習情況進行了解。在引導學生進行自主學習的過程中,不但要對學生學習的完成情況進行關注,還要對學生自主學習的態度及對學習內容的理解程度進行全面考查。
(二)微課教學內容要與實際緊密聯系
在小學語文教學過程中,教師為了使語文教學達到更好的效果,使學生的語文學習興趣更強,不但要把微課內容融入教學當中,還要把微課的教學與實際進行緊密的連接,這樣才可以進一步突顯出微課的重要性。教師在進行微課內容的制作時,一定要充分考慮到學生的實際心理及學習情況。經過一系列的分析、調查、研究,努力把微課控制在5到10分鐘之內,進一步解決小學生注意力無法集中的問題,繼而保證小學生可以在較短時間內對更多知識進行掌握,促進學生綜合素質的有效提升。
(三)運用多種形式,讓學生充分體會到語文的樂趣
只有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才可以讓學生真正掌握知識點。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努力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這也是教學的重點。教師可以通過多媒體等多種形式,借助音樂、視頻,或者把知識點制成視頻動畫等,利用聽覺與視覺接收的方式,更有效地將課文中的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有效提升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讓他們能夠更積極地參與到課堂中來。如在學習《春》這一課時,教師可以播放關于“春”的相關音樂或者視頻讓學生收聽或觀看,并讓學生看完之后把對春天的印象說出來,同學之間進行交流,以進一步加深他們對課文內容的深入理解,從而更好地體會作者的寫作意圖,逐步提升小學生的語文能力。
六、結語
目前,微課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已經越來越多地被應用在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可以運用微課教學模式有效提升小學語文的教學效果與教學質量,豐富相關教學資源。在信息化的大背景下,怎樣更有效地把微課的價值與作用發揮出來,是教育工作者未來需要持續關注與探討的重要課題。
【參考文獻】
[1]劉麗娜.讓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閃光[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5( 01):47-48.
[2]鄭煒冬.微課情感化設計:理念、內涵、模型與策略[J].中國電化教育,2014(06):101-106.
[3]王根生.淺析微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有效應用[J].考試周刊,2016(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