儲燕
【摘要】學校和家庭作為小學生生活和學習的兩個重要場所,可以促進學生的學習習慣及生活習慣的養成,更是在學生健康成長的過程中形成了非常密切的關系。通過家校互動,教師能夠將學生的表現告知家長,使家長了解學生在學校的學習成績以及課堂表現,從而協助教師進行有效教育,為學生的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此外,通過家校互動,教師也能夠了解學生在家的學習情況以及學習態度,從而更好地對學生進行分析了解,因此,有效實施家校互動策略至關重要。
【關鍵詞】小學班主任 家校互動 實施
一、實施家校互動策略的意義
(一)有利于及時了解學生想法
作為一種互動策略,家校互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具體體現在以下方面。
第一,在家校互動之下,家長與班主任之間可以展開有效的交流與互動,進而可以相互交換意見,了解學生實際情況,對其教育展開共同研究與分析。小學生往往缺乏自控力,認知能力也較低,在看待問題時往往缺乏全面性,無法進行正確、有效的判斷。而通過家校互動,教師能夠對學生在家的情況進行了解,家長也可以知道學生在校的情況,如此就可以根據實際情況,規范學生的行為。
第二,對于學生而言,家校互動具有一定的約束力。家校互動的目的并不在于向家長告狀,而這種方法對學生起到的震懾作用卻是非常顯著的。如此,學生的行為就可以得到規范,教師與家長也可以對學生的想法進行及時了解與分析。目前,由于小學班級人數過多,很多教師往往疲于應付,無法關注到每一個學生。而在家校互動的幫助下,教師與家長之間可以展開良好的交流與互動,充分關注到每一個學生。
(二)有利于克服教育的局限性
隨著素質教育的不斷發展,家校互動工作的開展除了可以使得教師對學生的想法進行了解與關注,也可以實現教學改革的創新,突破傳統教學的束縛,促進教學的發展。小學階段是學生從家庭教育向學校教育過渡的重要階段,然而這并不代表學生就完全脫離了家庭教育。只有教師與家長共同合作完成對學生的教育才是現代化教育。因此,在新形勢下,家校互動工作的開展具有重要作用。通過家校互動,教師與家長可以相互交換對學生的看法,了解學生在家庭與學校的狀況,從而采取針對性的措施對學生進行教育。此外,家校互動可以消除師長與學生之間的代溝。
二、小學班主任工作中家校互動策略有效實施的措施
(一)家校互動中注重換位思考
換位思考是進行家校互動的基本條件,通過換位思考,將心比心,教師能夠更加體諒家長的難處,家長能夠了解教師的苦心,互相理解,互相遷就,實現有效互動,因此,在家校互動中注重換位思考至關重要[2]。在家校互動中注重換位思考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提前與家長做好交流工作,預定互動時間,家長需要工作,在時間上受到限制,教師也工作繁忙,沒有過多休閑的時間,致使家長與教師可能存在時間上的沖突,為避免此問題,需要教師考慮家長的難處,換位思考,互相配合,以便為有效的互動交流打下基礎。第二,在對學生進行評價時,既需要保證客觀,又需要顧及家長的感受,孩子是家長的心血,教師在與家長互動過程中,必須顧及家長感受,注意措辭,以保證互動的有效進行。例如,教師在評價學生時,不能夠武斷的評價,不能運用貶義的詞語,如,該生不是一個好學生,太過頑劣,喜歡惡作劇,與同學不友善,該生不夠聰明,學生成績中游等,此類語言會對家長造成傷害,家長無法接受,使互動無法有效進行。
(二)用真誠贏得家長信賴
良好互動的基礎就是真誠與信任,教師與家長進行互動必須在真誠、信賴的基礎上進行,因此,用真誠贏得家長信賴至關重要。用真誠贏得家長信賴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在互動過程中,用實際行動表達自己的真誠、友善,教師需要盡心照顧學生,關心學生,家長會通過與學生互動,了解教師對學生的態度,例如,教師對你好嗎?你喜歡教師嗎?等等,家長會以此對教師進行判斷,影響著與教師的互動態度與互動效果,因此,教師需要盡心關心學生。第二,教師與家長互動過程中,需要對學生進行準確的分析,在此情況下,家長才能感受到教師對學生的關注,感受到教師的真誠。
(三)以學生的發展為人手點
學生的健康發展是家長與教師共同追求的目標,是教學的主要任務,因此,教師在與家長進行互動的過程中必須以學生的發展為人手點與立足點,提高互動的有效性,實現家校的有效互動,與此同時,還需要采用多種互動方式實現有效互動,增加互動的機會以及互動的便捷性,保證互動的順利開展。以學生的發展為人手點,采用多種互動手段需要做到以下幾點,第一,合理利用先進技術,通過手機進行便捷、有效的互動,教師可以通過微信、qq等軟件與家長交流,既可以保證互動的便捷性,還可以節約教師與家長的時間,隨時將學生情況反映給家長。第二,為保證學生的健康發展,教師需要從學生的性格、能力、個性、氣質等多個方面與家長進行互動,為學生的全面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總結
總之,班主任除了做好學生的工作,還要做學生家長的工作,引導他們切實擔負起家庭教育的責任,履行好自己的義務。由于家長往往沒有教育方面的專業知識,做出的教育行為常常事與愿違,這就需要班主任與家長相互溝通,利用自己的專業知識加以指導,同時班主任老師必須要加強學習,掌握更多教育學、心理學方面的知識,提高服務的意識和水平,才能為家長提供更多的幫助和服務。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與質量,促進學生長遠發展。
參考文獻:
[1]江誠,宋琳,當前小學家校合作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分析[J].黃山學院學報,2014(02).
[2]陳琳,謝培,小學一年級“家校合作”問題及對策研究[J].基礎教育研究,20015(05).
[3]劉洋,“家校合作”對班主任與問題學生及家長之間重建信任之意義研究[J].亞太教育,2015(16).
[4]許海香,小學低年級家校互動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5]紀陽.小學低年級班主任與家長互動現狀及改進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4.
[6]閆英丹,普通高中班主任與家長互動現狀的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3.
[7]張麗萍,小學低年級班主任與學生家長的溝通技巧探討[J],教師2014(13):49-49.
[8]許海香,小學低年級家校溝通現狀、問題及對策研究[D].遼寧師范大學,2012.
[9]李慧在小學班主任工作中與家長溝通的幾點實踐思考[J]讀寫算:教師版,2015(22):114-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