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博文
【摘 要】最近一部由皮克斯影業出品的《尋夢環游記》引發社會大眾持續關注與熱議,該片以夢想和家庭為主題,講述主人公米格追尋音樂夢想的故事,本文從電影觀眾學的角度分析《尋夢環游記》在中國獲得成功的原因和對我國動畫電影的啟示。
【關鍵詞】電影觀眾學;動畫電影;原因;啟示
中圖分類號:J905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2-0079-03
《尋夢環游記》在中國一經上映,就取得了10億的票房成績,同樣也獲得美國影視業金球獎提名。皮克斯影業出品的動畫電影幾乎都能將技術與藝術完美融合,給人們帶來奇特的視覺體驗,同時也能溫暖心靈。《尋夢環游記》為何會吸引眾多的中國觀眾?這又會對中國的動畫電影產業帶來怎樣的啟示呢?
一、《尋夢環游記》獲得觀眾認可的因素
動畫電影《尋夢環游記》能在商業化運轉和口碑方面取得成功,主要是因為在主題、角色、視覺方面滿足了中國觀眾的觀影感受。
(一)符合中國的傳統價值觀
情緒可以影響和調節觀眾對影視作品的認知與把握,從而加深觀眾對電影作品的理解。《尋夢環游記》的主題思想與中國觀眾自古受到戲曲中的傳統價值觀念相吻合,而戲曲是以“開始-行徑-高潮-結束”的模式構成,觀眾也就形成“產生-積累-強化-發展-高潮-釋放-緩和”的情緒模式,而且觀眾產生情緒波動的過程也會受到儒家思想中“天人合一”的影響,受到這些傳統觀念的影響常常在敘事上以大團圓的方式結尾,所以中國觀眾的觀影習慣受到傳統文化和戲曲兩方面的影響。
《尋夢環游記》的內容是主人工米格不顧家庭的反對,不放棄對音樂的夢想,而為了獲得樂器不小心進入到亡靈世界,與逝去的親人相聚。整部影片呈現出追逐夢想和守護家庭的主題思想,雖說是傳統影片的敘事主題,但是貼近中國觀眾平常的生活狀態,能產生一定的觀影認同感。因此,《尋夢環游記》以米格與逝去的親人團圓為故事核心,拉進了電影與觀眾的距離,在中國觀眾看來,該片的內容滿足了人們的情感需求,隨著故事節奏的不斷變化,情緒能得到釋放。
導演李昂克里奇在談到最初構建影片的主題時說:“我們只是想能創作出可以引起觀眾共鳴的作品,有時候電影本身會有自己的走向,但是我們只是想講一個有所表達的獨立故事,這就是我們想要的。”導演的敘述代表了該片有著與中國傳統文化相同的道德標準,那就是在盡量不用暴力血腥鏡頭的視覺刺激條件下,讓影片故事情節最終回到一個團圓的正能量主題上來。
正因為《尋夢環游記》的主題價值觀與中國傳統價值觀相一致,通過影片敘事、人物塑造的方式影響觀眾的觀影感受,提升影片的關注度。
(二)塑造不完美的人物角色
能讓觀眾產生認同感的影片往往依賴于故事內容中的角色設定,成功的影片會讓觀眾在腦海中把自己投射到主人公上,不自覺地把自己與主人公的行動粘合在一起。皮克斯在設立角色時,都要考慮設立與主人公性格相對立的特征,通過設置矛盾沖突,對影片中主人公的性格特征進行立體化展現,讓影片內容更加生活化。例如,《尋夢環游記》的主人公米格在追求音樂夢想的過程中所表現出的不放棄、積極追求的形象,能讓觀眾自覺學習米格的精神。但是影片的后半段沒有一直展現主人公的正面形象,反而將其塑造成一個有缺點的人物,用設置困難的方式側面反映人物的性格弱點,這是其他影片所沒有的。而且影片中米格追求夢想錯認德拉庫斯為歌神的敘事片段,沒有過多描寫米格獲得歌神幫助的情節,反而用一種蔑視的手法表達出對那些急于成功的人用特殊手段獲得成功的一種批判,讓觀眾跟著主人公米格經歷人生中的成功與失敗,當面對生活中像德拉庫斯那樣的誘惑時,有一種自我判斷和反思。
影片塑造不完美的人物形象,使中國觀眾的觀影感受眼前一亮,在觀賞影片的同時能與自己的人生產生對比,學習到正確的人生價值觀,進而推動社會發展。
(三)視覺心理
1.動畫環境的視覺展現。皮克斯影業制作的影片都以技術為手段,創作出視覺感十足的動畫作品,而視覺是通過眼睛等感覺器官,在接收到外部環境的刺激時,在人腦的中樞神經系統中產生主觀感受。一部影片除了擁有社會價值和具有吸引力的故事情節之外,還需在視覺感受方面讓觀眾有所觸動。
在表現《尋夢環游記》里的亡靈城市時,觀眾的第一感覺是影片呈現出迷離的科技色彩,整個城市被設計成垂直的形狀,城市與城市分布錯落有致,具有層次感,再加上廣交鏡頭的調度運用,巧妙地將現實與虛幻的場景融合在一起。除了環境展現外,還有燦爛的煙火、湛藍的天空、多彩的建筑等,都展現在影像中,讓觀眾清楚地感受到亡靈文化的神秘感。
影片之所以能讓中國觀眾保持更好的視覺體驗,源于創作者了解中國對場景的處理方法,知道中國觀眾的視覺心理常常受到來自山水畫中景物的特殊表現手法和空間構造的影響,而且學習到其中的哲學思想。例如,當山水畫在表現景物之間的空間關系時,通常用景物遮擋方式展現縱深關系,呈現給觀眾一種透視的立體感。由于這種傳統視覺習慣的影響,使觀眾很少關注人物的表情和景物細節,更多是用大場面的刻畫和故事的敘事能力來評判影片是否成功。
皮克斯公司為了能滿足觀眾的視覺習慣,在構建亡靈城市的場景時,動畫美術設計師哈利查恩和他的團隊多次前往墨西哥采景,結合事先在腦海中構想的場景,在了解了當地居民亡靈節的民族風格和房屋特點后進行繪制,而在掌握觀眾的視覺心理后,增加場景的空間感和層次感,同時加入每個亡靈房屋的細節繪制,使亡靈世界真實地展現在觀眾面前,最終貼合影片對逝去親人的思念,以及對回歸家庭的主題設定。
2.動畫人物的視覺建立。皮克斯公司的動畫電影對動畫人物的視覺呈現,依據影片中角色的性格特點和故事內容,使塑造的人物符合觀眾審美感覺。《尋夢環游記》把家庭和夢想的主題融入到人物形象中,在表現逝去的親人時,用擬人化的骷髏作為人物造型,用溫柔的方式把亡靈不同的衣服、靈活的眼球表現出來,在不失原有人物性格特征下,使觀眾感受到一種親切感,而不是恐怖片中嚇人的形象。中國觀眾受傳統戲曲的影響,腦海中的人物形象有一個固定模式。所以皮克斯公司在處理人物的手法上,在保留原有形象的同時,加入豐富的面部表情,使人物的視覺造型創造出新的審美感覺。
在成功構造亡靈人物造型的背后,體現了設計師對每一項工作細節的把控。該片的藝術手繪師安娜羅米爾說,在塑造每個骷髏人物時,人物身上的127塊骨頭大約有80塊是可見的,這對設計師來說,工作量是難以想象的。正因為皮克斯擁有對人物和場景細致入微的工作態度,才能在展現故事魅力的同時,將人物活生生呈現出來,也生動表現出不同的人物造型所擁有的不同性格特點,進而滿足了觀眾的視覺心理和觀影需求。
二、對中國動畫電影的啟示
本文從電影觀眾學的角度分析了《尋夢環游記》在中國獲得成功的原因,得出動畫電影成功的因素,所以中國動畫電影要想獲得觀眾的認可,就要學會利用國外優秀的創作方法,找到屬于自己的創作模式。綜合以上皮克斯動畫電影成功的因素,給中國動畫電影的實際現狀帶來如下啟示。
(一)基于人民實際需求,打造符合自身的創作模式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社會主義文藝是人民的文藝,必須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導向。在當下商業化電影模式下,皮克斯的《尋夢環游記》取材于真實生活中的墨西哥亡靈節,構造出亡靈與現世的新穎故事,加入夢想與家庭的主題,符合觀眾的觀影感受和社會價值取向。
反觀中國的動畫電影,近年來,國家在政策和資金方面加大對動畫電影的扶持力度,使得中國動畫電影呈現出欣欣向榮的新局面。由于中國動畫電影在創作理念、傳統文化、工業化制作水平方面與其他國家相比還稍顯稚嫩,所以當下中國動畫電影的現實情況是質量低、故事俗、受眾窄。而高投資、高制作并能夠盈利的動畫電影屈指可數,像《熊出沒》《喜羊羊與灰太狼》等系列動畫電影也只能滿足低齡兒童的觀看需求。所以中國動畫電影要把滿足大眾需求放在首位,以追求夢想、個人奮斗等積極向上的題材為主,以發生在人們身邊的小事為出發點,反映社會生活,而且要把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和思想道德融入到作品中去,將歷史中的人物和事實相結合,創作出新的內涵,這樣才能得到觀眾和社會的認可。
(二)完善工業化制作流程,培養中國的技術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提出,建設知識型、技能型、創新型勞動者大軍,弘揚勞模精神和工匠精神。中國觀眾對《尋夢環游記》中的亡靈世界和人物造型表示贊美,美國的動畫制作技術,不管是人物面部表情還是場景的塑造,都代表著皮克斯動畫電影公司對細節認真負責的工作態度。而我國的動畫制作水平缺乏專業的工業化制作制度,許多影片由于缺少技術人才,導致無法創作或者直接成為半成品,也造成了高投資、低回報的電影投資形式,最終讓中國觀眾對我國的動畫電影失去信心。
皮克斯影業制作動畫的流程從開始的構思到角色、環境的建立,再到最后動畫的合成,每一步都體現著專業化,而且每一環節都擁有專業人才。而我國的動畫制作缺少成熟的人才培養體系。例如,布蘭博導演的《深海營救》在中國尋找特效公司時,沒有一家公司能按要求完成,最后與一家cg培訓機構里的幾個三維愛好者合作才完成,表現出了當下的中國動畫電影需要培訓學校、特效公司等組織花長時間學習國外的動(下接第83頁)畫經驗,形成自己的工業化動畫制作流程,并且用縮短勞動時間、提高薪資待遇、實行稅收優惠政策等措施培養出自己的制作團隊和動畫制作基地,最重要的是要轉變制作模式,讓動畫技術不僅僅只掌握在別人的手中,這樣中國的動畫電影才會得到長久進步。
(三)形成互聯網思維建立動畫品牌模式
互聯網思維,就是在互聯網+不斷發展的背景下,對市場、產品、企業價值進行整個商業體系的思考方式。《尋夢環游記》除了在主題和人物方面取得成功外,影片本身的敘事能力毋庸置疑讓觀影體驗上升。皮克斯在提升影片質量與市場營銷方面,利用線上線下的方式,形成動畫電影產業鏈,隨著影片的關注度不斷上升,其片尾曲《remember me》在網絡中點擊量也逐漸提高,再次擴大了對影片的宣傳,并利用影片中的人物造型生產出衍生品,最終樹立了皮克斯在質量和發行方面的一種品牌戰略。
中國動畫電影在提升質量的同時,要懂得互聯網創新思維與市場營銷,把web2.0人與人交互轉變為web3.0人機交互的方式,在微信和微博中實行人機實體交互,進而構建影片衍生品與電影發行的聯動,建立籌備、制作、發行的動畫電影產業鏈,將影片的價值與市場價值結合在一起,扭轉高投資、低回報的不良投資環境,改變中國觀眾潛意識層面對中國動畫電影的固有印象,推動中國動畫電影營造一種精品化制作的核心理念和品牌戰略。
三、結語
通過電影觀眾學的角度分析《尋夢環游記》在中國取得成功的原因和啟示,我們發現,一部成功的動畫電影不僅僅是通過技術與文化產生的影響,更多的是將市場規律、觀眾喜好等其他因素運用到影片中。而且皮克斯以創意至上的制作理念,造就了《尋夢環游記》,成功引起觀眾的關注與共鳴,證明了皮克斯制作理念是生活化作品和商業運作的雙向成功。《尋夢環游記》的成功經驗表明,中國動畫電影也能擁有自己的制作模式,獲得成功,并運用先進的創作理念和市場要求,滿足中國觀眾的觀影需求,創造出自己的動畫時代。
注釋:
①章柏青.電影觀眾學[M].北京:中國電影出版社,1994,90-96.
②李姝.皮克斯動畫的文化主體性構建[J].電影文學,2017(9).
參考文獻:
[1] 趙晶.皮克斯動畫電影的人物形象塑造[J].電影文學,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