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丹 饒先發 曹希西
【摘 要】黨的十九大提出,青年是國家和民族的希望和未來。高校共青團是青年云集的地方,高校共青團干部是團結、教育、動員和帶領高校團員青年的骨干力量,是黨的后備干部隊伍的重要來源。本文分析了高校優秀共青團干部的成長特點和規律,總結其內在優秀特質和外部培養環境,進而研究其培養路徑,對于提高高校共青團干部隊伍建設的專業化水平,推動高校共青團事業的發展具有重要的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
【關鍵詞】高校共青團干部;優秀特質;培養路徑
中圖分類號:D296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7-0125(2018)12-0162-02
一、高校優秀共青團干部的概念
共青團干部是指在共青團組織中擔任團支部委員以上各級團的委員會委員,正副書記職務和在團的各級委員會的工作部門,派出的代表記掛著的專兼職工作者。高校共青團干部是指在共青團組織中從事團的工作,對大學生進行思想引領,服務青年學生成長的骨干力量,主要包括高校團委書記、副書記、干事及基層團組織的專職團干。近年來,共青團中央開展了全國“兩紅兩優”評選表彰活動,表彰了一批優秀高校共青團干部,本文從政治立場、思維風格、智力水平、知識涵養、個性特征和外部成長環境等方面對他們進行研究,進而總結其優秀特質。
二、高校優秀共青團干部的特質描述
(一)良好的政治理論素養引領青年
2015年7月6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黨的群團工作會議上講話時強調,“政治性是群團組織的靈魂,是第一位的?!薄氨3趾驮鰪婞h的群團工作的政治性,關鍵是群團組織必須自覺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高校優秀共青團干部的政治面貌一般為中共黨員或共青團員,對中國共產黨忠誠,是他們的首要素養。他們的政治敏銳性強,有著遠大的共產主義理想信念,能夠始終堅持正確的政治立場、政治方向,準確地把握黨的路線、方針、政策。高校共青團干部的職責就是組織青年、引導青年和服務青年。其中,思想引領很關鍵,只有先進的創造性的思想才能引領時代之先河。共青團干部的工作經歷使他們普遍具有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有理想、有信念、有信仰、積極進取,勇于創新是他們身上鮮明的特征。
高校優秀共青團干部具有扎實的馬克思主義理論功底,能夠深入地學習馬克思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廣泛涉獵并批判地借鑒西方哲學社會科學,同時樂于關注國內外形勢和社會熱點,了解當代大學生深層次的思想狀況,對大學生進行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宣傳、普及和教育,寓思想引領于大學生喜愛的各種活動之中,引導大學生心能向黨、思想向黨、感情向黨,從而真正做到思想引領有的放矢,入腦入心。同時,他們還能熟練地掌握團學業務理論,了解團史團章,團務知識,青年組織以及青年工作知識等;堅持密切聯系青年大學生,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相結合,幫助解決青年大學生成長中的實際問題,從而更好地引領青年大學生保持思想先進性。
(二)高尚的思想道德情操凝聚青年
高校優秀共青團干部之所以能夠脫穎而出,關鍵點就在于他們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在工作中能夠自覺弘揚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思想,時刻謹記言傳身教,率先垂范;在生活中積極倡導社會公德、職業道德、家庭美德,始終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良好的道德品質和健康的生活情趣;他們積極倡導社會文明新風,帶頭學雷鋒,積極參加志愿服務,主動承擔社會責任,熱誠關愛他人,常做扶貧濟困、扶弱助殘的實事好事,以自己的實際行動促進社會進步。正是這種在長期工作中歷練出來的優秀的人格品質和強烈的社會責任感,不斷地感染青年、吸引青年、凝聚青年,從而成為青年大學生前進的榜樣,幫助他們始終團結在中國共產黨的周圍,不斷積極向前。
(三)卓越的職業能力本領服務青年
高校共青團是一個有追求、有激情、有創新的群體組織,其工作內容呈現“寬泛”、“無邊界”、“模糊”、“跨越”等特征;這些崗位特性為共青團干部提供了廣泛接觸基層一線和盡情展示創新思維的平臺。作為該組織的領頭羊,高校共青團干部普遍年齡較輕,工作熱情較高,在他們身上體現出“激情”、“奮斗”、“闖勁”和“創新力”等共同特質。
智力水平和文化層次較高,具有自主牽引的個性特征。高校優秀共青團干部的綜合分析和宏觀把握事物的能力較強;組織動員、溝通協調、整合資源、創新創造以及突發應變能力突出;他們多在基層和一線工作,能夠獨立組織、策劃、實施各種活動,具有宏觀眼界和創新思維。
語言表達能力強,高校優秀共青團干部能在各種場合的發言,很多場合即興講話比別人拿稿講話都講得好,這是長期在共青團崗位上鍛煉出來的結果。他們大多數都會開展自己講座或論壇,語言特點風趣幽默,知識儲備豐富,現場互動較強,深受廣大青年學生喜愛。
自主學習和調查研究的能力強;學習是產生一切創造力的源泉。高校共青團干部面對的大都是青年大學生,緊跟時代的步伐,不斷地學習,掌握青年大學生的成長需要,研究青年大學生的思想特點,用數據說話,才能更好地服務青年大學生。
三、高校共青團干部優秀特質的培養路徑
一方面,從高校共青團干部自身而言,個人的綜合素質和能力很重要,政治素質,品德素質、知識素質、能力素質和心理素質等各方面的素質和能力需要全面發展。作為一名高校共青團干部,需要德才兼備,以德為先,不斷加強內在修養和外在素質;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不斷充電提高。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成長觀,善于學習和思考,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謙虛謹慎,嚴格要求自己,要有遠大志向和為共產主義奮斗的信仰。
另一方面,從外部環境方面而言,首先要有制度保障,形成有利于年輕的團干脫穎而出的制度環境。一個組織必須要有積極向上的激勵機制和嚴格的考核機制,才能保證組織成員源源不斷地向前發展。高校應探索科學化的共青團干部的激勵和考核晉升制度,以形成對優秀共青團干部的選拔和輸送機制。其次,要注重培養和培訓,形成有利于青年團干成長成才的培訓機制。理論素養和業務知識是高校共青團干部成長成才的肥沃土壤,高校應該啟動校內外培訓機制,全面系統地提升高校共青團干部的理論素養。第三,交任務、壓擔子,形成有利于青年團干實踐成長的用人方法。為青年團干提供到基層崗位歷練的機會,在實踐中切實鍛煉青年團干的工作能力,不斷激發他們的熱情、潛力和動力。第四,鼓勵創新,寬容失誤,形成有利于青年團干放手干事業的寬松環境。創新力是青年團干的活力與生命力,高校應提供寬松健康的輿論氛圍,通過積極評價,正面宣傳、榜樣的力量鼓勵青年團干放手干事業。
四、結束語
高校共青團干部是共青團工作的領導者、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對團員青年進行思想教育和素質教育的一支重要力量,建設一支“讓黨放心,讓青年滿意”的高素質高校共青團干部隊伍具有重要的意義。綜合上述分析,在高校共青團干部隊伍培養方面,德才兼備,自勵自省是干部成長的前提條件;知人善任,組織培養是干部成長的關鍵所在;全面參與,深入基層是干部成長的重要路徑;優勝劣汰,完善考核是干部成長的必要條件。只有內在素質與外部環境綜合發揮作用,才能切實提高高校共青團干部隊伍的專業化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李漫婭.高校共青團干部隊伍建設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7(12).
[2]劉佳.高校共青團干部理論思維的培養與實現路徑[J].青少年研究與實踐,2017(1).
[3]榮文婷.高校共青團干部的基本素養建設探索[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4(11).
[4]習近平.習近平同各界優秀青年代表座談時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3-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