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美麗
[摘要]在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時代之際,實現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目標,關鍵在于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黨的干部是黨和國家事業的中堅力量”,而經濟責任審計作為干部監督管理機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推進黨的建設科學化的重要途徑,因此,提高政治站位,把控新時代下經濟責任審計的目標定位,是審計機關服務國家治理、推進依法治國的重要舉措。
[關鍵詞]新時代;經濟責任審計;目標定位
[DOI]1013939/jcnkizgsc201818155
1經濟責任審計概述
11經濟責任審計概述
經濟責任審計是隨著我國政治經濟社會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起來的,作為國家審計監督的一種特殊形式,是將審計監督和干部管理監督結合的一種創新模式。審計機關按照有關規定對屬于審計監督對象的黨政主要領導干部和國有企業領導人員,對其在任期內的財政收支、財務收支以及有關經濟活動進行審計監督,監證評價其所負的經濟責任。
12經濟責任審計的重要性
從根本上來講,在經濟新常態的形勢下,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能積極完善經濟發展中的干部管理情況,有助于促進管理人員在經濟管理中的責任落實,從機制和源頭上積極預防腐敗現象的發生。與此同時,在新常態經濟形勢下,加強經濟責任審計工作,能使得管理人員在經濟管理過程中,更加尊重市場規律,并且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從而不斷提升管理人員對經濟的管理能力,進而不斷促進我國經濟健康、快速發展。
2新時代下經濟責任審計的目標定位
21聚焦履職用權預防和懲治腐敗
腐敗是公共權力的私有化,侵蝕著黨和國家的執政之基,黨的十八屆六中全會開啟了全面從嚴治黨的新常態。審計部門作為國家治理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八大監督”之一、反腐敗的利劍,要充分發揮審計在黨和國家監督體系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在領導干部經濟責任審計中要加強對黨政領導干部權力運行的審計監督,重點關注領導干部重大經濟事項決策和執行、行政審批、重點項目建設、重大工程物資采購、工程招投標、中央“八項規定”落實等關鍵環節,在審計范圍上,將領導干部“四權一廉”(經濟決策權、經濟管理權、經濟執行權、經濟監督權、廉潔自律情況)全部納入審計范圍。
22對標新發展理念服務大局
經濟責任審計要緊緊把握當前中央對經濟發展的對策,在審計工作中關注領導干部貫徹五大發展理念、推動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落實“三降一去一補”五大任務等要求,作為審計跟進監督的切入點,通過揭示不適應五大發展理念、政策落實不力、重大建設項目推進不力、監管不到位等問題,促進體制機制完善,提出解決突出問題和推進發展的合理化建議,從而切實服務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23規范權責促進依法行政
在經濟責任審計中,推行權力清單制度,重點關注領導干部行使政策貫徹執行權、領導決策權、監督檢查權等履職盡責情況,確定其應承擔的貫徹政策措施責任、經濟發展責任、環境保護責任和廉政建設責任等。責任清單內法定職責必須為,清單之外不可為,糾正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揭露和查處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重大決策失誤、損失浪費、失職瀆職等問題,促進領導干部知法、學法、守法和用法,促進依法行政,加快民主法治,實現法治政府和責任政府。
3新時代下加強經濟責任審計的途徑
31樹立績效審計的理念
新時代下的經濟責任審計要摒棄以往的側重財政財務收支審計的做法,使用績效審計的理念,從片面關注被審計單位財政財務收支的真實合法合規性審計,轉向關注資金使用的經濟、社會和生態效益、政府管理決策效能,緊緊圍繞各級領導干部經濟決策權、管理權及執行權開展審計,以重大資金、重要項目、重點工程為切入點,以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為目標,客觀評價領導干部的經營管理能力和履職盡責情況。
32與領導干部自然資源資產離任審計相結合
新時代下經濟責任審計要聚焦綠色發展。圍繞促進落實綠色發展理念和生態文明建設,關注各級黨委、政府執行落實國家有關資源資產管理方面的政策法規、生態保護政策,是否建立了有效的生態環境保護機制和生態監管機制,重點關注節能減排、耕地保護、環境保護目標落實,關注水、大氣、土壤等資源環境保護和利用情況,促進領導干部樹立“綠色政績觀”。
33與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相結合
在新常態的經濟形勢下,經濟責任審計要聚焦改革創新,與重大政策措施落實跟蹤審計緊密結合。圍繞促進深化改革、創新創業,著力查處制約和阻礙改革創新政策部署貫徹實施、各領域改革措施不銜接不協調不配套、財政專項資金統籌整合不力等問題。聚焦供給側結構改革,圍繞促進“去產能、去庫存、去杠桿、降成本、補短板”五大任務政策落地、實質性進展情況,著力查處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導致政策措施“堵”在途中、政策效應“等”在路上的問題。聚焦精準扶貧,圍繞促進精準扶貧脫貧政策落實,著力查處扶貧項目資金統籌整合不力,扶貧領域虛報冒領、截留私分、揮霍浪費等問題。
34堅持問題導向,促進依法行政
新時代下經濟責任審計要由單純查處問題向推進依法行政、擔當作為、遏制腐敗轉變。聚焦依法行政,圍繞提高依法治理水平,增強政府治理能力,著力查處重大決策失當、重大失職瀆職等問題。聚焦領導干部擔當作為,圍繞促進干部擔當作為、履職盡責,著力查處慢作為、不作為、假作為、亂作為的問題。聚焦頂風違紀,圍繞促進《準則》《條例》貫徹執行,著力查處十八大后不收斂、不收手、不知止,仍然頂風違紀的問題。聚焦遏制腐敗,圍繞促進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著力查處在民生資金、“三資”管理、土地征收和惠農等領域截留克扣、吃拿卡要、強占掠奪、貪污挪用等侵害人民群眾利益的問題。對審計發現的問題的認定,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提出的“三個區分開來”,要以是否符合黨的政策、中央的決策部署和重大改革方向作為評判標準,充分調動廣大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促進領導干部依法作為、主動作為、有效作為,積極營造鼓勵領導干部干事創業和促進改革發展的良好環境。
4結論
綜上所述,經濟責任審計是國家治理的一種重要工具,擔負著服務改革發展、維護經濟秩序、促進經濟持續發展的重任。在新時代下,對于經濟責任審計,必須給予明確的目標定位,使之更加適應新常態經濟發展的要求,從而推進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促進社會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
參考文獻:
[1]樊星淺議新常態下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J].中國內部審計,2016(7):89-90.
[2倪劍平略論經濟新常態下經濟責任審計工作的創新與發展[J].審計與理財,2015(2):17-18.
[3]梁鑫,楊玉國引領新常態加強經濟責任審計[J].中國注冊會計師,2016(5):88-91.
[4]趙彩霞,曹麗梅新常態下經濟責任審計與政府治理[J].會計之友,2017(13):112-115.
[5]劉國偉淺析新常態下經濟責任審計存在的問題及對策建議[J].商,2015(47):1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