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稚芳
摘要:在當代的教學背景下,激勵原理被廣泛地應用于各行各業中,尤其在人事管理的工作中廣受青睞,而且大多數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激勵原理在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也廣受好評,因為高職學生具有獨特的群體特點,靈活地應用激勵原理可以有效提升高職學生的管理水平。本文簡要分析了高職學生的心理特征,闡述了激勵原理應用于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意義,提出了三點激勵原理在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對策,希望能對提升高職學生管理水平有所幫助。
關鍵詞:激勵原理;高職學校;學生管理;應用研究
引言:
當前,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和社會的變革,高職學生的價值觀和人生觀逐漸走向多元化、發散化,從而加大了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難度,如果方法不當,很容易引起校園內的負面影響,給校園管理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因此,相關人員在進行高職學生的管理工作中,必須要改變管理思維,創新管理方式,要與時俱進,跟隨時代的腳步共同進步,積極應用新的管理模式來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同時激勵原理中的新思維和新理念也能為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提供有力的保障,為管理人員提供有效的工作方法,開創工作人員的新思路。
一、當前高職學生的心理特征
(一)自信心不足,需要得到理解和尊重
近年來,教育事業對于大學生的培養逐漸向大眾化發展,越來越多的學生可以進入大學校園,許多大學都下發了擴招的政策,這一政策的實施,一方面給更多學生提供了上大學的機會,另一方面又不可避免的拉低了大學生的綜合素質。“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許多學生各方面都很優秀,可是有可能因為高考發揮失常并沒有走進理想的大學,選擇理想的專業,這使得一些不是重點大學的高職院校的學生自信心不足,遇到事情容易退縮,容易對自己產生懷疑,不愿意以積極正能量的心態去面對生活,遇到事情總是還沒有解決就說自己做不好,對自己沒有信心,有的甚至是自卑心理,一旦受到一些批評,就會充滿負能量,內心極度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和尊重。
(二)興趣廣泛,樂于在實踐中培養興趣
雖然有一些高職學生某些時候會充滿負面的情緒,但是這并不影響高職學生具有廣泛的興趣愛好,基本每一個學生都具有一項或者幾項特長,比如:唱歌、跳舞、樂器、畫畫、羽毛球、演講等等。也正是因為高職學生的愛好廣泛,所以總是充滿活力,富有生機的。學生非常熱衷于參加學校內各種團體活動或者實踐活動,校內兼職或者校外兼職,很多學生都喜歡通過各種方式來豐富自己的校園生活,鍛煉自己的意志力,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并且也很樂于主動地去企業進行實習或者兼職,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更有的學生利用假期時間進行支教或者去當志愿者,都是在履行一個大學生的責任。
二、激勵原理應用于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意義
(一)有助于提升學生幸福指數,提升學生學習自信
根據心理學家相關研究表明,通過激勵的原理來進行高職學生管理工作有利于學生提升自信心,提高學生的生活幸福指數,讓學生在幸福的氛圍下學習。在高職學生的管理工作中,科學合理地應用激勵原理對管理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推動作用。高職學生的心理狀態一般處于一個既敏感又熱情的階段,渴望得到別人的理解、認同和尊重,這就要求在進行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要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激勵學生正確的認識自己,感受世界,并將情感深入地表達,促進學生在校園的學習和成長中穩步前行。可以幫助學生對自己的價值進行正確的判斷,避免學生在成長中走向彎路,引導學生積極地面對人生中發生的任何事情,鍛煉學生的心理素質。
(二)增進師生感情,培養學生健康心理
教師在高職學生管理工作的過程中,教師運用激勵原理這一管理方式,有利于與學生之間建立平等的相處關系,與學生成為朋友,而不僅僅是把他們當做學生來傳授知識,把學生當做成年人來溝通,能夠給予他們充分的尊重和肯定,對學生適當的引導,而不是批評和否定,在這一過程中,讓學生充分地發揮學習的主觀能動性,在這種平等溝通交流的前提下,師生之間的關系自然會融洽和諧,學生對教師的管理就會認同,而不是反抗,從而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狀態。這對學生今后走出校園,走向社會,對學生的工作和生活都將是一個有力的保障,對學生一生的路途都將具有重要的影響。
三、激勵原理在高職學生管理工作中的具體應用
(一)理性教學和感性交流相配合
高職院校對學生的培養是有不可推卸的責任的,要把學生培養成適應社會的全能型人才,最大限度地挖掘學生的潛在能力。在班級集體中的每一位學生都有其自身獨特的魅力,都希望能在集體中感受到溫情,而不是冷漠。大家共同付出真心,才是一個正能量的團體。所以,在高職學校學生的管理工作中,教師及相關管理人員一定要最大化地激發出學生內心的真實情感,不要只靠單純的口頭教育,要讓學生真正感受到一件事情的價值和意義。例如:在知道某位同學家里經濟較為困難,而家里又急需用錢的時候,領導就應該組織學生及教師進行募捐,向這位同學獻出自己微薄的一份愛心,幫助這位學生度過這次生命中的難關,讓他感受到生活處處是充滿著愛的。通過這次事件,可以增進同學間的關系,激發學生心中的愛心,感受到集體積極正能量的氛圍,有利于學生正確價值觀、人生觀的培養。
(二)構建獨具個性的校園文化,開發多種激勵方式
學校是學生賴以生存的學習環境,如果學校沒有一個良好的校園風氣,沒有一個獨特的校園文化,那么也就無法對學生進行高效地管理。學校包含學生,學生是學校內的一名成員,很容易被大集體所影響。這就要求高職學校要構建一個獨具個性的校園文化,明確學校的價值觀念,打造一個敬業、寬容、信任、親密的校園氛圍,培養學生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學校可以多開展和組織各種各樣的校園活動,讓學生的興趣愛好特長能夠有地方施展,給學生們更加廣闊的表演平臺,讓學生從中獲取成就感和自信感。
(三)制定嚴明的規章制度,獎罰要分明
所謂“沒有規矩,不成方圓”。對高職學生進行管理既要激勵也要懲罰,對行為優秀的同學進行鼓勵,對行為后進的同學進行一定的懲罰,小懲大誡,一味地激勵或縱容是對學生的不負責任,應該在合理的規章制度和獎罰制度下帶領學生共同進步。例如:獎勵可以是物質方面的,給學生頒發一定數量的獎金,一個小禮品;也可以是精神方面的,為學生頒發獎狀、證書等榮譽。而懲罰一般就是對學生進行開導和教育,讓學生從與教師的交談中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進行改正。在執行獎罰制度的時候,管理人員一定要做到不偏不倚,公平公正。
結束語:
綜上所述,高職學生的管理工作是一項需要專業方法的人事工作,在具體的管理過程中,管理人員一定要不斷地創新管理方式,合理地應用激勵原理,對學生進行積極正確地引導,要張弛有度,全面提升高職學生各個方面的綜合能力,促進學生人生觀、價值觀的正向發展。這對于加強高職學生管理水平、為社會輸送全能型的社會人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趙靜. 淺談激勵原理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 長江叢刊,2016(9):164-164.
[2]王勇. 論激勵原理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 中國高教研究,2001(11).
[3]李曉明. 論激勵原理在高校學生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 才智,2017(12):149+151.
[4]閆敬章.論如何促進新形勢下高職學校學生管理工作質量的提高[J].智庫時代,2019(13):63-64.
(作者單位:云南外事外語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