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艷金
【摘要】課程標準對名著閱讀提出了明確的規定,但在語文教學中名著閱讀教學處于末位。針對這種情況,筆者在分析名著閱讀價值意義的基礎上,論述了閱讀教學的構成板塊,探究了開展閱讀教學的指導策略,以期對初中名著閱讀教學有所啟發。
【關鍵詞】初中 名著閱讀 教學
【中圖分類號】G633.3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3089(2018)12-0047-02
一、名著閱讀的價值和意義
1.名著蘊含深厚的魅力
文學名著是人類思想、智慧和精神的寶庫,匯聚著人類語言文化的精髓,是世界文化歷史的寶貴遺產。名著記載了過去文明匯聚、交流,表達對未來的希望,大部分表現的是一個社會生活的縮影。歷經歷史的篩選,名著經得起揣摩和“消費”。名著的價值體現在歷史借鑒、人類教育、文化傳播和歷史研究等方面,例如中國古代四大名著承載著古人的智慧和精神,經典名著已成為人類的精神食糧。
2.閱讀名著具有重大意義
經典名著是語言文化的精粹,通過名著閱讀我們對世界和時空的了解更加廣闊,視野會越來越廣闊,思想得到升華。書讀百遍其義自見,誦讀的水平在提高,閱讀面積不斷拓寬,讀者的理解和體會也不斷地加深,潛移默化地受到名著中精神文化的影響。名著博大精深,承載著傳統文化,從名著中能領悟人性的真善美,提高學生的人文素養。
3.貫徹落實新課標的要求
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要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義務教育階段課外閱讀總量不少于400萬字;實施建議提出要“擴大閱讀面,增加閱讀量,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少做題,多讀書,讀好書,讀整本書”。在第四學段中也明確說明學生要學會制定自己的閱讀計劃,廣泛閱讀各種類型的讀物,每學年閱讀兩三部名著。有效的經典名著閱讀也是學好語文的基礎。
二、名著閱讀教學板塊構成
1.名著導讀
新課標明確指出學生每學年要閱讀兩三部名著,因而語文教學中經典名著的推薦也是必不可少的。推薦名著要對名著做一個簡單介紹,讓學生對名著有基礎的了解,更好地閱讀名著,達到預期的閱讀目標。簡單的說就是在學生開始閱讀之前要給學生做一個點撥指導,激發學生興趣;或是教會學生閱讀該名著的一些理論方法等,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名著導讀環節。
2.自主閱讀推薦
自主閱讀推薦目的是照顧學生的閱讀興趣,拓寬名著推薦的范圍。在閱讀選擇時學生根據興趣,自行安排名著閱讀計劃。但學生自主選擇閱讀讀物需考慮兩個因素:第一可讀性與經典型相結合;第二與閱讀方法相結合,或與主推薦名著類型相同。例如主推薦名著《西游記》,閱讀方法為精讀和略讀,自主閱讀推薦可以是《獵人筆記》、《鏡花緣》等。
3.由精彩選篇到專題探究
名著閱讀一般是散亂的精彩選篇,學生讀每一部經典著作都津津有味,但把讀過的著作做整理分析的時候大腦里通常會空白,不知如何入手。名著專題探究可幫助學生在閱讀名著的基礎上形成自己的知識體系和閱讀思考。以課本推薦的名著為主,推薦相關主題的課外經典名著,讓學生在閱讀中比較分析關注這一主題或這一類型的著作,留下深刻的印象,獲得出乎意料的閱讀效果。
4.讀書方法指導
名著閱讀需要引導學生聚焦閱讀方法。圍繞一部名著例談一種讀書方法或者是某一類書的閱讀策略,如精讀和略讀、快速閱讀、圈點批注、等。同時結合專題探究和精彩選篇閱讀全書、閱讀一類書。名著的閱讀方法通常是相互聯系,相互交叉的。
三、開展名著閱讀的指導策略
1.把名著閱讀納入教學計劃
語文教學中名著閱讀板塊通常是被忽略的。名著閱讀教學通常不作為重要的教學內容放入教學計劃。教師根據課本的閱讀推薦簡單的推薦書目,課外完成名著閱讀,沒有閱讀效果檢測環節,名著閱讀不了了之。就此來看,把名著閱讀納入教學計劃顯得尤為重要。教師可根據課本推薦的名著設置名著導讀教學計劃,把課本推薦的名著納入學期教學計劃。制定名著導讀計劃,適時的給學生開展名著導讀課程,課后監督學生名著閱讀情況,這樣一來學生自然把名著閱讀歸入學習計劃,一舉兩得。
2.用具有思維含量和探究價值的問題驅動閱讀
名著閱讀不像平時上閱讀課有具體的交流互動。一般是教師導入閱讀、學生自讀的模式。初中生思維邏輯能力和問題探究能力都處于發展階段,學生在閱讀更多地關注的讀本身,即名著的內容。語文課程標準實施建議部分指出語文教學要注重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發展學生的思維,開發創造潛能,提高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因而在學生進行名著閱讀之前用具有思維含量和探究價值的問題驅動學生進行名著閱讀十分關鍵,在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同時可以幫助學生更好的理解名著的內涵。
3.讀寫結合,樹立成就感
古往今來讀和寫就密不可分?!白x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在讀的過程中讓學生動筆制作 “名著閱讀園地”:好詞佳句的摘錄,閱讀感悟,相關內容的評價等,長時間的閱讀積累會讓學生在讀寫方面都有大的突破。也可開展名著閱讀交流討論會、出名著閱讀板報、班級名著閱讀集子等,把大家的閱讀感受等收集分享,形成展示性成果。
4.創設適當的評價方式
初中生正處身心發展的重要階段,學習生活中孩子們都渴望被認可與肯定,名著閱讀中創設適當的評價方式也必不可少的。學生閱讀文學作品獲得屬于自我的情感體驗,初步理解作品內涵,獲得對學習、生活、人生的有益啟示,當學生得到認可,他們會繼續前進;如若有不好的方面也可以引導幫助學生更好的完成后期閱讀。評價的方式有在小組交流中評價;讀書筆記分享互評;在話題辯論中評價;在問題探究中評價;在成果展示中評價等。教師只有探索新穎有效的評價方式,實際地完整地進行名著閱讀評價,才能調動學生的積極性。
名著閱讀是語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是提高學生讀寫能力、文學素養的途徑,越來越受到重視,但名著閱讀教學是一個漸進的過程,需要不斷探索前進,相信在師生的努力下定會有別樣的
參考文獻:
[1]宋曉靜. 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有效性探究[D].華中師范大學,2014.
[2]丁麗娜. 初中生與名著閱讀教學研究[D].東北師范大學,2007.
[3]張海彥,周正梅. 初中名著閱讀教學的問題與對策探析[J]. 現代中小學育,2013,(09):50-52.
[4]曾小蘭. 對初中語文名著閱讀教學的思考[J]. 學周刊,2012,(03):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