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作鴻
【內容摘要】“農村留守兒童”是一個比較特殊的弱勢群體,在“第一代城市務工人員和打工者”到新時代“第二代城市務工人員”的背后,遠離父母而留守在農村的兒童成為媒體和社會關注的焦點。國內研究者對“留守兒童”的關注、研究,始于上個世紀90年代初期,1994年上官子木發表《“留守兒童”問題應引起重視》一文率先提出了“留守兒童”問題,呼吁農村“留守兒童”作為一個新的社會現象應引起社會的關注,以后相關的文章也有論及。對于農村留守兒童的教育方面、心理健康方面以及身體健康方面等等都有所研究和分析。兒童是祖國的未來和希望,關愛留守兒童,促進留守兒童情感健康是本文研究和分析的根本目的。結合對父母雙雙外出打工后對留守兒童情感生活帶來的影響進行實地調查研究的調查報告和相關資料,并從家庭、學校和社會以及社區的角度提出一些具有理論價值和現實意義的改善留守兒童情感狀況的建議。
【關鍵詞】農村留守兒童 情感健康 分析研究
一、農村留守兒童的情感現狀分析
社會上對于農村留守兒童的定義大致可以歸納為:農村留守兒童就是父母流動到外地工作,孩子留在農村戶籍所在地,不能與其父母生活在一起的兒童。這些兒童大部分在春節等重大節日才能見過父母一面,有的幾年都沒有見過父母一面。農村留守兒童正處于個人成長發育的關鍵時期,他們無法享受到父母在思想認識及價值觀念上的引導和幫助,成長中缺少了父母情感上的關注和呵護,極易產生認識、價值上的偏離和個性、心理發展的異常,一些人甚至會因此而走上犯罪道路。根據權威調查,中國農村目前“留守兒童”數量超過了5800萬人。57.2%的留守兒童是父母一方外出,42.8%的留守兒童是父母同時外出。留守兒童中的79.7%由爺爺、奶奶或外公、外婆撫養,13%的孩子被托付給親戚、朋友,7.3%為不確定或無人監護。留守兒童多由祖輩照顧,父母監護教育角色的缺失,對留守兒童的全面健康成長造成不良影響,“隔代教育”問題在“留守兒童”群體中最為突出。據調查顯示,父母外出打工后,與留守兒童聚少離多,溝通少,遠遠達不到其作為監護人的角色要求,而隔代教育又有諸多不盡如人意處,這種狀況容易導致留守兒童“親情饑渴”,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現偏差,學習受到影響,有的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留守兒童問題是我國現代化進程中的一個獨特的社會問題,嚴重影響了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我們必須意識到農村留守兒童是祖國的花朵,是祖國未來的接班人和建設者,關心和關愛留守兒童的情感健康問題不僅僅是需要政府的支持和保障,還需要我們全社會的共同努力。
二、促進農村留守兒童的情感健康的對策
1.政府和社會各方人士聯手,確保留守兒童的基本生活得到滿足
貴州以及廣西等中西部不發達地區,貧困是農村勞動力外出打工的根本原因。留守兒童跟隨爺爺奶奶生活,基本物質生活往往很難得到保障。生活條件困苦,更不用說孩子的教育問題。解決孩子的基本生活問題是政府和社會各界人士首先應該解決的問題。例如在當今社會上出現了許多關愛和幫助農村留守兒童的項目和計劃,“免費午餐”、“農村希望小學”、“送溫暖志愿者服務活動”以及“捐贈衣物、生活用品”等等這些都是社會各界人士對于農村留守兒童的特別關心。但是最重要的是政府的相關政策支持和保障。最凸顯當屬習近平總書記帶領全國黨員干部打響的精準扶貧攻堅戰。發展經濟,進行專項扶貧工作,從根本上解決好農村貧困問題是根本。
2.發展教育資源,關愛孩子的情感健康成長
農村留守兒童的基本生活保障和心理健康問題是當前我們急需解決的問題。其中最凸顯的是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根據專業的調查和面對面研究分析,我們將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歸納為幾個方面。例如留守兒童的性格較一般家庭的孩子要內向,55%的留守兒童還有自卑心理情緒,并且對于剛剛步入初中生活的留守孩子來說,他們一般會因為一些瑣事或者學習、爺爺奶奶教育不當會產生反抗或逆反心理,甚至會對自己的父母產生怨恨心理。在這其中,我們的政府和學校要主動承當責任,積極作為。教師是留守兒童的引路人和心理輔導者。在對留守兒童進行教育的過程中,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以表揚為主,喲保護好學生敏感自卑的心理,既要關注留守兒童的學習進步,也要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狀況。因此教師要做到“三多”、“二知”、“一溝通”?!叭唷?,即多與留守兒童談心,彌補留守兒童的親情缺失;多鼓勵支持孩子參加學校的各項活動;多進行家訪,了解孩子在家活動和學習情況;“二知”即知道留守兒童的個人基本情況和家庭情況;“一溝通”即定期與留守兒童父母電話交流溝通,并采取針對措施,提供必要的幫助。用關愛、親情為留守兒童營造溫馨的家園氛圍。
結語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興則國興。農村留守兒童是社會中的弱勢群體,是祖國未來的希望。我們要根據農村留守兒童的實際情況,遵循他們的發展規律和個性特點,關愛他們的成長,關心他們的安全,促進農村留守兒童更好更快成長。
【參考文獻】
[1] 段成榮、呂利丹、郭靜、王宗萍. 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生存和發展基本狀況——基于第六次人口普查數據的分析[J]. 人口學刊,2013(03).
[2] 段成榮、呂利丹、鄒湘江. 當前我國流動人口面臨的主要問題和對策——基于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的分析[J]. 人口研究,2013(02).
[3] 段成榮、黃穎. 就學與就業——我國大齡流動兒童狀況研究[J]. 中國青年研究,2012(01).
(作者單位:甘肅省白銀市會寧縣翟家所鎮教育管理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