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軟件課程建設是各高職院校藝術設計類專業核心應用型課程,具有較強的實際操作性,在對現有Photoshop、Illustrator、AutoCAD、3DsMAX等軟件課程改革的同時,增添具有較強針對性的其它軟件課程,推動學生根據所學相關軟件,服務于其它課程的教學,促進教學的綜合發展,并提升“互聯網+”時代的就業籌碼與能力,擴展大學生的創新創業思路與觀念,通過“一生一品”、“雙創”環境,帶動大學生的理論素質與創新能力并行發展。
關鍵詞 “雙創”體系 高職院校 藝術設計專業 軟件課程模式改革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DOI:10.16400/j.cnki.kjdks.2018.01.010
A Study on the Reform of the Curriculum of Software Design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under "the Double Innovation System"
HAO Ti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of IMAU, Baotou, Inner Mongolia 014109)
Abstract The construction of software course is the core application course of Art Design Major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It has strong practical operability. While improving the existing software courses such as Photoshop, Illustrator, AutoCAD, 3DsMAX and so on, it also has strong pertinence And promote other students in the teaching of other courses according to the relevant software to promote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teaching and enhance employment chips and abilities in the era of "Internet +", and expand the ideas and concepts of college students' innovation and entrepreneurship through the " A lifetime of a product ","double create" environment, promote the theoretical quality of students and innovative ability to develop in parallel.
Keywords "double innovation" system;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s; art design professional; software curriculum reform model
0 引言
Photoshop、Illustrator、AutoCAD、3DsMAX作為高等職業教育室內設計專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視覺傳達專業、家具與雕刻專業、產品設計專業的主干基礎軟件類課程,具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實踐操作性,廣泛應用于綜合的專業課程當中,但由于市場需求的變化,互聯網+時代的新目標,有些基礎性的軟件,并不能完全適應當前就業形勢,隨著“一帶一路”、“一生一品”、“雙創”觀點的推出,為大學生的就業質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無論是計算機專業、金融專業,還是藝術設計專業,都應當與時俱進,合理安排與重新審視各種新興軟件對原有軟件的沖擊。[1]
1 軟件課程模式改革的必要性
1.1 高職院校軟件課程模式現狀
目前,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開設的課程中,大多數需要使用Photoshop、Illustrator、AutoCAD、3DsMAX等軟件來制作作品,更加合理地規劃這些課程的深度與針對性,是改革中遇到的最大問題。這些課程安排案例往往不考慮其它專業課程的需求,與其它課程關聯不夠緊密。所排列的順序,安排的學時與學分,也存在較大問題,軟件本身需要經常練習,不應只安排在同一學期,學生經歷一個假期后基本將所學內容忘記,待開學后上其它專業課程時,基本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軟件課程教學安排應該循序漸進,隨著專業課程的進度時常穿插,使學生能夠鞏固與加強軟件學習。
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中,室內設計專業、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主要開設Photoshop、AutoCAD、3DsMAX三大軟件課程,對于室內設計方向而言,三大軟件已經不能滿足新時代的需求,需增加相關的網絡課程和草圖大師(sketchup)、瑪雅(MaYa)等相關軟件;廣告設計專業與視覺傳達專業主要開設軟件為Photoshop、Illustrator,需要增加Indesign、After Effects、Premiere等新媒體軟件。各專業仍需要共同學習一些互聯網軟件,如DreamWeaver、Flash、FireWorks網頁三劍客軟件等。
1.2 高職院校軟件課程的新問題
隨著市場模式、新媒體平臺的日益更新,高職院校軟件課程不能只局限于Photoshop、Illustrator、AutoCAD、3DsMAX等基礎性軟件,隨著大學生“雙創”方案的提出,各大高校與教育系統已做出了相應的機制與對策。現有軟件在課程中設置的案例,經常與社會脫節,甚至與其它課程沒有任何聯系,互聯網時代的介入,使得整個藝術設計行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人才培養再不是單純的“學得會”就可以滿足市場需求,而是要“用得對”,才能借助軟件制作更多其它課程的作業,設置更加合理的練習內容,從而促進整個專業綜合課程的進步,提升教學實效。
2 高職院校軟件課程教學模式改革和創新措施
近年來,我們在Photoshop、Illustrator、AutoCAD、3DsMAX等軟件課程的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手段,課程考核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探索與實踐,以保證和提高教學質量,使學生能夠扎實掌握實驗技能,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達到藝術設計各個專業的人才培養目標,體現“雙創”體系和“互聯網+”時代的發展方向。
2.1 軟件課程與其它課程聯動方案
在軟件課程教學中,授課教師應該與其他專業課程教師溝通課程內容,可以將其它課程的實操作業置于軟件課程中完成,實行聯動機制,其它課程為軟件課程提供實際操作案例,軟件課程為其它課程提供操作與技術指導,并且通過專業教師的指導,也可以鞏固軟件課程的熟練程度,將軟件課程融入其它課程的實驗或實訓課程中,達到雙贏的目的。[2]
2.2 增加相關課程所需的專業軟件
將Photoshop、Illustrator、AutoCAD、3DsMAX之外的軟件課程帶入課堂,形成更加有針對性的學習方案。如在環境藝術設計專業中增加擅長景觀園林設計的草圖大師軟件,在室內設計與景觀專業增加MAYA等可以制作建筑動漫的專業軟件。又如在廣告設計與制作專業增加Indesign、After Effects、Premiere等新媒體軟件,以便更好地針對插畫設計,制作更加有高度和深度的設計作品,根據不同專業,補充已有軟件技術上的不足,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更加牢固的專業思想。[3]
2.3 增強實訓室建設、配置個性化設備
在實訓室增加新媒體所需的手寫板設備、打印機設備、印刷設備、掃描設備、非編系統設備、航拍器、攝影設備等。通過實訓室的建設,提升制作效率,同時可以通過設備對外開放,實現費用回收與持續運轉。針對不同專業,安排人員進行管理和應用,使學生在實際操作中,實現與市場需求接軌的目的。
2.4 加強專業實習基地建設
軟件課程的實踐操作能力是提升教學成效的關鍵,實驗教學與實際應用相結合,建立校外實訓基地,合理利用社會資源,使學生能將所學知識與生產實踐相結合,可以將公司的案例引入軟件課程教學中,使學生與社會接軌。
2.5 “工作室制度”的軟件機制應用
工作室制度對于大學生創新研究有著巨大促進作用,工作室一般都會承接社會項目,學生介入工作室的項目中,能夠更好地形成正確的培養模式,通過軟件的應用,推進專業的突破與進展。工作室的制作方案,也可以引入到軟件課程中,對于實際案例的培養,能夠更好地增強學生的興趣與自信心。[4]
2.6 改革考核方式和綜合評價教學質量
軟件主干課程的考核必須與該專業其它課程并行,軟件課程評價應當分為兩個部分:一方面自身課程的考核包含平時成績與案例制作;另一方面需要放在其它專業課程中,如果能夠很好地應用所學的技術工具,完成其它專業作業,便可給予相應的分數,使軟件更具有應用性與針對性,形成對學生的綜合評價體系。
3 結語
軟件課程對于高職院校藝術設計專業來說,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基礎技術課程,調整好軟件課程教學模式改革方案,更有效地安排課程的相關元素,通過大學生創新和創業的市場需求,改善專業中其它課程與軟件課程的關系,改革相應的課程內容與案例,以及操作實踐與手段,不但有利于促進學生系統掌握現有軟件技術,而且有利于學生更好地使用此類軟件制作其它課程的作品。通過這一系列改革,十分符合新形勢下大學生人才培養的趨勢與目標,從而更好地培養學生理論聯系實際的能力,全面提升藝術設計專業“創業帶動就業”意識下的綜合教學質量。[5]
項目:內蒙古農業大學職業技術學院院級教改項目“基于行動導向的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項目編號:201406JG09
參考文獻
[1] 崔維響,宮小飛,王磊.基于“行動導向”的高職院校《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教學研究[J].科技信息,2012(21).
[2] 郝婷.基于行動導向的高職院校環境藝術設計專業實踐課程的教學改革研究[J].科教導刊,2015(7):74.
[3] 張強.行動導向的職業教育課程模式研究[D].天津大學,2007.
[4] 趙文博.“90后”高職學生心理特點及教育對策研究[J].欽州學院學報,2010(4).
[5] 楊振泉,方維明. 食品衛生檢驗檢疫學課程教學改革探索與實踐[J].中國校外教育,2009(8): 99-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