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霄
摘要:隨著科技的發展,社會的進步,物質生活的富足,手機早已進入尋常百姓家,也進入了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校園。毋庸置疑,手機網絡對農村初中生的學習有極大影響。為了找到手機網絡背景下恰當的教學方法,為了教學能順利高效完成,農村中學教師很有必要認清這一形勢并對此進行研究。
關鍵詞:手機網絡;學習影響;研究
隨著手機的普及與推廣,越來越多的中學生使用手機上網。上個學期,學校政教處對全校學生持有手機數量進行調查,發現手上持有手機的學生占百分之六十三點六,而且還存在逐漸增長的趨勢。自從有學生帶手機進入校園,我一直擔任班主任工作,目睹學生用手機上網帶來的利與弊,總會引起我深深的思索。下面我來聊一聊手機網絡對農村初中生學習的影響。
一、學習受到影響
中學生正處在身心發育階段,有著強烈的求知欲與好奇心,手機上網確實能拓寬他們的視野,豐富他們的知識,充實他們的生活,但由于他們心理年齡不夠成熟,自我控制能力較差,如果不及時加以管制及引導,“玩手機”將很快取代日常其它娛樂,影響正常生活、影響學習。
那些自控能力差的學生總是沉迷于網絡這個虛幻而奇妙的世界里不能自拔。試想,吃飯捧著手機,睡覺抱著手機,走路摟著手機,上課想著手機,這樣的學生,怎會有好的學習成績,學習怎會不受影響!
二、身體受到影響
學生持有手機,大多成為“低頭族”。這低頭一族迷上手機網絡可不得了,玩起手機來總是不分場合不分時段。宿舍玩,教室也玩;休息時間玩,上課時間也玩。有的學生總是犧牲睡覺時間來玩手機,玩到晚上十一二點正常,凌晨兩三點也不稀奇,這樣的玩,嚴重影響了睡眠,影響了身體發育。另外,長時間玩手機,還會引發頸椎變形、頭痛、眼花、視力下降等疾病;學生不分時段長時間玩手機,還會導致精神恍惚,理解力、記憶力下降。再者,使用手機上網之后,大部分學生都忽略了體育運動,學生的體魄跟以前的相比,相差甚遠,很多學生中考體育成績不及格。
三、心理受到影響
學生走進手機網絡之后,網上的垃圾信息也隨之撲面而來,嚴重影響了學生的心理。早戀、性開放、互相攀比、拳腳英雄主義比比皆是。
學校所在鄉鎮,隨著外出務工人員的增多,留守兒童也很多。外出務工的大多數家長掙了錢,為了彌補自己對子女的愛或為了方便與子女溝通,都買個手機給自己的子女。有些學生則是在家長不知情的情況下,自行購買手機。因為絕大多數的學生都有銀行卡,有些學生的銀行卡里面錢數目還不小,幾千塊上萬塊都有,盡管未經家長授權許可,這些學生購買手機也是隨心所欲。有時學生之間經常聊某某的手機最貴或功能最好等等,互相攀比之風在學生當中蔓延。
當今社會,大多數的家庭父母與孩子缺乏有效的溝通,同時受少生快富計生政策的影響,家庭人口少,家庭中同齡的交流對象也在減少,思想以及生活上的困惑找不到傾訴的對象,因而,很多學生在虛擬的世界里尋找精神上的寄托,打發無聊的時間。總之,五花八門的網絡內容,對于一味尋找刺激的學生來說,若沒有正確的引導,很容易誤入歧途,甚至成為青少年犯罪的根源。當然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兩面性,手機上網也會給學生帶來積極影響。
第一,開闊視野。網絡的容量相當大,各類的新聞、信息以及各類的知識相當齊全。給學生獲取新知識提供了一個便捷的通道,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開闊學生的視野。劉海珍是我帶過的123班的學生,初中三年都是班長。她平時喜歡上網瀏覽佳作,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世界各地的氣候以及地理位置的特點,喜歡拜讀世界名著。因此,在學校里她寫的作文都被老師當作范文來讀,世界各地的人文特點都能娓娓道來。真有點“上知天文,下知地理”的韻味,同學都喜歡叫她“活字典”,連老師都驚訝于她的才能。
第二,排憂解獨。有心理學家說,一個缺少朋友,不能與他人和諧相處的人,一定不是一個心理健康的人。而對于兄弟姐妹少、可交流的同齡人少的零零后,無地域限制、年齡限制、性別限制的網絡,是他們隨心所欲、暢所欲言的傾訴對象。而正能量的傾訴對象就像燈塔一樣,照亮了他們人生前進的道路,排解心中的憂愁與孤獨,這對學習起到很好的積極作用。
第三,促進成長。手機上網可以接觸更多的新生事物,有機會近距離地接觸更多的正能量事件,讓他們時時都被滿滿的正能量所包圍,有助于他們在實際生活當中分清美丑,弘揚正氣,促進健康成長。
網絡上的新生事物層出不窮,青少年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對新生事物總有一種刨根問底的精神。在這一過程當中,能養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有效促進成長。
綜上所述,手機上網對初中生的成長有其積極的作用和意義, 但也確實存在著影響初中生健康成長的不良因素,且很多問題都不容小覷。作為長輩或老師的我們要從農村初中生的實際出發,幫助他們正確認識網絡,引導他們正確地使用手機上網,端正他們的態度,盡可能地避免或減少手機網絡對初中生學習的負面影響,充分發揮手機網絡優勢,給孩子營造一個良性成長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