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釵
【摘要】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它在學生的智力發展、道德發展和審美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方法,激發閱讀的興趣,選擇合適的讀物,教給正確的方法,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關鍵詞】課外閱讀;高年級;策略
【中圖分類號】G622 【文獻標識碼】A
課外閱讀是語文學習的重要途徑,它在學生的智力發展、道德發展和審美發展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而越來越受到廣大語 文教師的重視。但我們也應該看到,當前小學生的閱讀現狀不容樂觀:一是閱讀書目和閱讀時間帶有隨意性;二是閱讀習慣差,讀書不加思索,不動筆墨;三是閱讀品質不高、數量不足。這都是缺乏方法指導的結果。有的老師雖有一定的方法指導,但多流于形式。因此,對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指導勢在必行。
一、激發興趣愛好讀書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我國古代教育家孔子也曾說過:“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我們教師的首要任務就是培養學生閱讀興趣,激發孩子的內在動力,讓孩子主動從課外閱讀中獲取精神營養,感受閱讀的快樂。因此,教師在平時要有意識 地積極營造一種濃厚的讀書氛圍,讓學生在潛移默化中受到感染。課外閱讀的大部分時間是在家中進行的,與家長溝通取得家長的支持,創設良好的家庭閱讀環境,開展親子閱讀,在家長的帶動和督促下,激發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營造校園、班級書香氛圍,教師以身垂范,與生共讀,彰顯榜樣的教育力量,并適當激勵,使學生不知不覺中產生閱讀欲望,愛上讀書。
二、選擇讀物讀上好書
書籍浩如煙海,如果不加選擇去讀,不但達不到效果,反而有害。小學生年齡小,閱歷淺,選擇讀物時往往帶有盲目性、隨意性。因此,指導學生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是教育者極為重要的任務,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年齡、心理、認知特點以及閱讀興趣,指導學生選擇健康、合適的讀物。
首先,結合教學內容推薦選讀。課外閱讀作為課堂教學的延伸和補充,必須與課堂教學相結合。小學課本中選入的多是文質兼美的名家名作改編或節選,是學生學習語言和精神提升的典范,我們可以結合教學內容指定學生課外閱讀同主題或同文體的優秀作品。一是由主題拓展到類似作品,讓學生受到不同角度的滋養與浸染。如學習《牧童》《清平樂·村居》后,課外可讓學生搜集、誦讀有關寫童年趣事的詩詞;二是閱讀與課文相關的章節或整部作品,例如學習《草船借箭》,推薦學生閱讀《三國演義》;三是增讀該作家的同風格的其他文章。其次,讓學生閱讀優秀的古詩文和經典名著,可根據《語文課程標準》附錄中《關于優秀詩文背誦推薦篇目的建議》和《關于課外讀物的建議》來進行推薦。再次,可以根據重要的節日、紀念日的一些活動推薦學生去選材。此外,向學生推薦具有時代氣息的科普、雜志、報紙等讀物。
三、教給方法學會讀書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器欲盡其能,必先其得法。”搞好課外閱讀,關鍵在于讓學生掌握科學的閱讀方法,使他們會讀。常言道:“得法于課內,得益于課外。”我充分利用“課堂”這一陣地,指導學生把從課內學到的閱讀方法遷移到課外閱讀中去,從而逐漸形成自己的閱讀技能。
第一,指導學生有目的地讀書,并掌握一般讀書報的程序,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高效地閱讀。
第二,教給學生基本的閱讀方法和技巧,讓學生能根據不同的讀物和需要采取不同的讀法,提高閱讀的效果。
1.精讀。優秀名篇或名著節選作品要細讀、品味,做到讀思結合,邊讀邊想,不僅懂得文章寫了什么,還要了解作者是怎么寫 的,想想為什么這樣寫,好在哪里,學習作者觀察和表達的方法。在文章緊要處、感受最深處勾點、圈畫重點詞句、批注想法、感受。有的好文章(如優秀散文及詩詞),需要反復地讀幾遍,甚至熟讀成誦。
2.瀏覽。信息類報紙雜志或內容淺顯易懂的文章,可以采取泛讀瀏覽法,大致了解主要內容或通過看標題目錄、內容提要、前言等,在有限的時間內獲取更多有價值的信息。
3.略讀。一些長篇的故事性強的書籍可采取略讀,先看序言,再讀章節,一目十行,了解故事梗概及主要人物或典型事例。
第三,指導寫讀書筆記的方法。俗話說“好記性不如爛筆頭”,做讀書筆記,是對課外閱讀內容的加深理解、加強記憶的一種簡便易行的方法。在閱讀輔導中指導學生寫讀書筆記,養成讀書記筆記的習慣,增強讀書的效果。
1.摘錄筆記。讀到好文章,記下所讀的書(文章)名、主要內容,摘錄文中優美的詞句、精彩片段、名言警句等。
2.提綱筆記。把讀過的文章寫成內容提要,或是理成結構提綱。
3.寫讀后感,即對自己感受深刻的文章,聯系實際,寫出體會。
四、開展活動促進閱讀
教師除作閱讀指導外還需要開展活動,加強檢查督促,使課外閱讀落實到位。如:交流、評比“拾貝集”“隨筆集”,開展“讀書知識競賽”“講故事”“讀書心得交流會”“讀書筆記征文”,采取形式多樣的詩詞朗誦等,讓學生感受到閱讀的快樂與幸福,促使課外閱讀有效進行。
五、施教之功貴在養習
好習慣,是一個人的寶貴財富,終身受用。小學生課外閱讀指導應重視學生良好閱讀習慣的養成。當然,好的習慣養成非一日之功,需持之以恒。一是幫助學生合理安排讀書時間,養成每天閱讀的習慣;二是指導學生讀思寫結合,養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習慣;三是養成愛護書報、閱讀用眼衛生和正確的閱讀姿勢的習慣。
課外閱讀是學生開闊眼界、儲備知識、訓練能力的橋梁,更是學生人生發展的精神資源。作為老師,應重視對學生課外閱讀興趣的培養、方法的指導和習慣的養成,組織學生自主、有序、高效地課外閱讀,讓課外閱讀為學生的人生打好底色。
參考文獻
[1]錢旎.課外閱讀之我見[J]上海教育,2017(Z2).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