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樂平
【摘要】農村地區經濟欠發達,師資配備不足,教學理念以及管理模式等軟硬件也比較落后,阻礙了小班教學優勢的發揮,導致教學中出現各種問題。如何有效發揮小班化差異性教學的優勢,本文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關鍵詞】農村;小班化;差異性;教學策略
【中圖分類號】G632 【文獻標識碼】A
近年來,隨著我國縣級地方“撤鄉并鎮”“普九”撤點并校、集中辦學的發展,加上城鎮化建設步伐的加快,很多進城務工人員將小孩送進縣城學校讀書,使得農村小學生源逐漸減少,農村小班化傾向愈發明顯,每個班級的學生人數只有15人左右。由于農村地區經濟欠發達,師資配備不足,教學理念以及管理模式等軟硬件也比較落后,阻礙了小班教學優勢的發揮,導致教學中出現各種問題。如何有效發揮小班化差異性教學的優勢,本文提出了相應的策略。
一、營造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構建開放性課堂
課堂教學應當是教師和學生的雙向互動過程,營造民主平等、和諧愉悅的課堂氛圍,有利于增進師生之間的關系,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在農村小班教學中,由于班級人數少,平均每一位學生所占有的教育資源相對增多,教師能夠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變化發展,每位學生參與到課堂活動的機會也相應增加。因此,教師應當從學生的身心健康出發,建立和諧民主的教學氛圍,啟迪學生的思維,提高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帶領學生因地制宜設計布置班級環境,充分利用教室的角落來展示學生的學習成果。在學生的座位安排上面,可以改變傳統的座位編排方式,采用圓桌型、周邊型的座位擺放,方便師生之間的交流,構建開放性的課堂。
二、教師要做到因“小”施教
農村小學班級規模小、學生人數少,但是教師不能因為這些原因而怠慢工作以及降低教學質量,反而要主動學習最新的教育理論,并根據農村班級和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進行差異性教學,不斷創新教學方式,從而努力將小班教學工作做到具體而精細。首先,教師要創建開放性的課堂環境,從而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讓學生在寬松自由、民主平等的環境下進行合作學習,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得全班形成一種積極向上,勇于拼搏的學習氛圍。其次,教師應拋棄大班教學的傳統方法,而是采用個性化教學,尊重學生,平等對待學生,引導學生主動質疑、探究,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三、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與合作學習能力
新課標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習的引導者和參與者。在農村小班教學中,教師應重視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盡可能在課堂上將更多的時間留給學生,培養學生自主預習、自主閱讀、自主思考、自主練習以及自我檢測等,教師從旁進行適當的指導,幫助學生獲得自主學習的方法和能力。另外,農村小班教學還應重視培養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根據學生不同的學習基礎和能力,按照組間同質、組內異質的方式分配小組,注意小組內的成員分工要明確,做到每個成員都要有任務,將每個小組成員的差異優勢充分發揮出來,促進學生個性的發展,最終保證不同學習層次的學生都能夠有所收獲。此外,農村小學生的性格大多比較內斂,不太敢在課堂上大膽交流,這就需要教師給予足夠的引導和鼓勵,精心設計適合小組合作學習的問題,指導學生善于觀察、分析、傾聽、交流以及匯報,讓學生在自學、同學間交流合作、師生互動中實現學習目標,并在交流中有所感悟,從而達到合作共贏的目的。
四、利用課堂練習鞏固學習效果
有效的課堂教學離不開適當的課堂練習。在農村小班化教學中,教師要根據班上學生的學習情況,精心設計課堂練習,能夠讓學生在課堂練習中及時查缺補漏、鞏固所學。學生通過分析、思考和解決問題,也起到了鍛煉學生思維的作用。在農村小班化教學中,教師要充分利用班小人少的特點,盡量給學生的作業做到當面批改,對學生的作業評價也應當凸顯激勵性質,還應注意評價的方式應多種多樣。面對一些學習比較困難的學生,教師應當進行二次面批,督促學生及時改錯、反思,對不同學生采取過關性評價、反思性評價、綜合性評價等評價方式,強化激勵效果。
五、重視興趣教學、活動教學以及創意教學
首先,應重視興趣教學。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直接原因。在農村小班化教學中,教師要采取多種多樣的教學方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更好地促進課堂教學。其次,活動教學也是提高農村小班化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顒咏虒W研究的目的很明確,就是為學生提供一個學習和發展的空間,讓學生在各項教學活動中學習知識,增長才干,在實踐的基礎上培養理解問題的能力,解決問題的能力和動手操作的能力。具體操作方法如下:明確學習目標,分組學習、游戲競賽、表演評價、質疑補充。它適用于復習課和練習課。最后,采取創意教學策略。創意教學是指充分利用課堂生成,開展具有創意的課堂教學活動,使課堂教學具有創新性。學生在學習上有好奇心和探索欲,教師的責任正是要不斷滿足并提升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創新意識。在小班化的教學前提下,民主活潑的教學氛圍,是進行創新教學的重要條件。
六、總結
總之,為了更好地促進農村小班化差異性教學的開展,作為教師應當努力克服不利的因素,充分挖掘和利用有利的一面。相信只要師生從根本上接受小班化教學,并且積極落實好小班化教學的策略,就可以培養出更好的人才,擔當起中華民族復興的使命。
參考文獻
[1]雷志斌.淺談農村小班化課堂教學的方法和策略[J].新課程學習,2014(1).
[2]梁生榮.農村小學小班化課堂教學策略探究[J].學周刊·中旬刊,2016(4).
附 注
本文系甘肅省“十三五”教育科學規劃課題(GS[2017]GHB2791)農村小班化差異性教學策略研究成果之一。
(編輯:龍賢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