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雪
【摘要】語文具有情感豐富、涵蓋面廣等特性,語文能力的提高不僅對于單一學科有著拔高作用,同時還可影響其他學科思維水平的進步。初中語文承擔著承上啟下的重任,需銜接小學語文內容,為高中語文的順利開展做鋪墊。而作文能力的停滯不前,常作為初中時期的學習障礙制約著整體語文能力的進步。教師應針對不同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結合現實的寫作困境,分析其發生規律,對癥下藥地探索問題的解決策略,以寫作能力的循序漸進,促進教學的有序開展。
【關鍵詞】初中語文;作文困境;分析及對策
【中圖分類號】G623.24 【文獻標識碼】A
作文作為語文中的重點也是難點,在語文板塊中占據著絕對的地位,但又由于其開放性,沒有固定的寫作方式提供借鑒與參考,學生找不到寫作思路,一味地按照作文書中的模板套取內容,導致作文呈現效果千篇一律。作文能力的提高不是一蹴而就的,教師應有目的性地制定寫作目標,讓學生結合自身的寫作特點,將生活細膩地展現在筆下,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以期自主探求靈感、自主批閱,互相敦促進步,從旁輔以點撥,利用有效的問題解決對策,幫助學生走出寫作困境。
一、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
(一)教學模式陳舊
傳統教學模式,教師在課堂上以滿堂灌的方式滔滔不絕地指出學生的優勢與錯處,導致原本作文能力較好的學生沾沾自喜,寫作能力止步不前,作文成績較為落后的學生受到打擊,從此一蹶不振,對寫作抱有消極的心態。這種單向化的教學方式,在缺乏互動的情況下,很難真正理解學生的困惑點,白白浪費教學時間。
(二)寫作要求過多
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對于學生的作文要求多強調“自保”,只要不跑題不偏題完成作文,拿到分數即可,致使學生束手束腳,阻礙了思維路徑,缺乏創新意識。一些教師在寫作教學時,對作文類型進行分類,且對每類作文限定一個模板,要求學生根據模板的要求進行寫作。學生的創新意識也不強,對作文深入研究的意識不強,就會導致作文模式僵化、內容雷同現象較高,有的甚至連例子內容都相近,導致模式化寫作,與實際生活相脫節。
(三)寫作態度不端正
相較于其他知識,作文需要運用大量的時間謀篇布局,搭建文章結構,致使學生容易對此產生抵觸心理。在寫作課上,學生的思路不清晰,在沒有完全理解作文要求的情況下就急于下筆,導致作文沒有整體性,內容散亂。學生對于作文都是抱著一種應付的態度,湊字數,使教師的教學內容難以發揮效果。同時對于大部分作文基礎較差的同學,學習態度不端正,不進行作文的課下練習,不對作文素材進行積累,影響作文水平的提高。
(四)抄襲現象嚴重
初中生的課業與升學壓力逐漸凸顯,與此同時,對于作文的逆反情緒越發強烈。學生為了各科成績的提升,對于作文現狀“破罐子破摔”,抱有僥幸心理,找尋抄襲的捷徑創作,為了縮短作業時間,或者是為其他科目增加學習時間,馬虎應對寫作,照著作文書進行段落的整合或者是通篇照搬。這種現象造成作文教學的成效不明顯。
二、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對策研究
(一)創建創作自由空間
教師應從應試教育的教學理念中脫離出來,鼓舞學生發揮自身潛能,減少對學生創作思路的干預,同時規范作文內容,保障作文的真實性。作為教師,對于學生天馬行空的想法不應該予以對錯的評價,對于同一問題的闡述,教師也不應該對其進行個人思想的灌輸,只要保證學生具備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便可。例如作文題目為“我的父親”,教師可指引學生觀察日常生活中父親的言行舉止,將細節放大化,以細膩的文字描述引發讀者共鳴,隨后將僅僅局限于肢體語言和外貌的描寫上的目光延伸開來,繼而對于上文描寫的父親日常舉動、語言口吻、性格特征上升到分析解讀的層面上來。鼓勵學生突破常規,為作文插上想象的翅膀,結合課外讀物與文學作品的趣味情境,描寫自己想象中的父親,將自己童年對于父親的英雄意識化為筆觸,豐富作文內涵。
(二)強化文章賞析
以往教學模式中,教師習慣讓學生結合課內及課外的美文美篇進行摘抄,背誦名言佳句,提高作文的文字應用能力。這種教學方式可謂有利有弊,利是學生在短時間積累了大量的文學素材,有助于啟發創作靈感;弊是學生誤解了教師的良苦用心,直接背誦全文,生搬硬套,作文如同機械化的模具,缺乏靈動性。文學著作是將文化流傳下去的重要表現形式和精華所在,教師應保留優勢,填補劣勢,鼓勵學生多多接觸好的文學作品,不僅要摘抄記憶,更要學習他們的寫作形式和表達方式。例如學到“匆匆”時,在基本的比喻、排比、擬人等作文手法的層次上,學習作者自問自答、首尾呼應的文章構造,可以防止學生走歪路,出現表達意義混亂和表意不清的問題。
(三)開展日常生活鍛煉
生活是啟發靈感的不竭源泉,作文的表達應來源于生活,回歸于生活,即使要創新內容、開拓思維,也理應在生活的基礎上鋪陳文章脈絡。作文的寫作目的是將自身的想法表達出來,對此,我們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專項訓練,例如老師可以訓練學生寫請假條,分出事假和病假的不同詞匯應用,對于詞不達意、長篇拖沓累贅的假條不予批示,以日常行為鍛煉學生的語言組織能力。
三、結語
初中語文作文能力的提升,還需教師抓住不同學生的寫作特性,幫助學生有目標地沖破寫作困境,為國家儲備獨特思維能力、創新能力、想象能力的人才做奠基,促進語文教學的順利開展。
參考文獻
[1]宋勝克.初中語文作文教學困境分析及對策研究[J].教育教學論壇,2013(5).
(編輯:張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