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同軍
【摘要】從游戲開展的角度對小學語文課堂進行探索和研究,這不僅符合新課標的發展要求,更是迎合學生興趣以及身心發展規律的重要舉措。小學生在課堂中注意力集中時間短、學習易疲勞,活潑好動就使得游戲教學在語文閱讀課堂上具有極大的可行性與必行性。針對如何在小學語文閱讀課堂中,引導學生在游戲中獲得知識與能力。本文將結合筆者教學經驗進行一些策略與技巧的探究。
【關鍵詞】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游戲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一、游戲在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的重要性分析
(一)為學生自我表達與人際溝通創造機會
閱讀是小學語文課程的主要形式,而閱讀作為語言運用的一項能力,它與交際能力、溝通能力以及理解能力密切相關。將游戲融入閱讀教學中,它不僅使學生的閱讀興趣得到了提升,同時又使學生在與教師和同伴進行游戲溝通中實現交際的達成以及溝通能力的提升。因此可以說,將游戲融入小學語文閱讀教學中,有利于學生自我表達與人際溝通能力的增長,并為上述能力的增長提供了可能。
(二)為學生身心健康發展提供引導
從小學生身心發展的角度來看,處于小學階段的學生還處于兒童階段,游戲是兒童的天性,因此,扼制游戲也就屬于扼殺學生的童年、扼殺學生的天性。這種扼殺顯然是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因此,在語文閱讀教學之中提供游戲入手,使學生能夠在歡樂聲中獲得相應的知識、達成相應的能力,不僅可以化解游戲與學習之間的矛盾,還可以使小學生的身心健康得到正確的指引。
二、開展游戲,讓學生愛上語文閱讀的策略探索
既將游戲教學引入語文閱讀課堂對學生來說大有裨益,那么在實際操作過程中,教師應該從哪些策略和技巧中實現游戲與閱讀的無縫銜接呢?筆者認為以下方法與技巧值得一試。
(一)發揮游戲優勢,實現課前熱身
教學導入是課堂教學的必要環節,也是引導學生真正走進語文課堂的關鍵步驟。教師教學導入設計的是否巧妙直接關系著學生語文閱讀的學習積極性。因此教師如何能夠通過課前小游戲的形式來完成教學導入這一環節,使學生能夠通過小游戲自然而然地走進閱讀課堂也就實現了游戲的目標。但值得注意的是任何教學導入都是為新課講授而服務的,因此在小游戲的選擇上,教師也應該緊緊圍繞教學內容而設計。例如在講解人教版三年級下《太陽是大家的》就可以組織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黑板上畫太陽的游戲來展開教學;再如教師講解人教版三年級下《燕子》時就可以通過引導學生齊唱“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來這里……”的童謠開始。也就是說課前導入中所采用的小游戲形式極為靈活,同時還要求簡單易操作,用時短,且與新課內容密切相連。
(二)利用游戲競賽,激發閱讀熱情
好勝心對于小學生來說是十分濃烈的,教師充分利用學生的這一好勝心,不僅可以培養學生的競爭意識還可以使學生意識到合作的重要性,而既要使學生感受到競爭意識的存在同時也感受到合作意識的價值,就需要教師設計以小組為單位的游戲競賽,使這一游戲競賽與小學語文閱讀教學相融合,使學生在競爭的過程中實現閱讀,在閱讀的過程中達成目標。朗讀是小學生在語文閱讀課堂需要掌握的基本素養,然而很多小學生由于自身惰性的影響或是害羞心理的影響,是無法聲情并茂地將課文中的內容展示出來的,為此教師就可以拿出一段優美的文字引導學生以小組為單位在課堂中進行小型的朗讀競賽。例如人教版四年級下《古詩詞三首》由于課標是要求學生背誦的,教師不妨就通過小組朗讀競賽的形式幫助學生在朗讀的基礎上進行背誦,整個環節學生自主閱讀——小組內朗讀及推選——小組代表面向全班朗讀的形式來完成,教師和其他同學充當裁判員從“聲音、節奏、發音、情感”等角度進行打分。
(三)綜合知識體系,提升游戲內涵
提升小學生的閱讀興趣功夫不應該僅僅下在課內,還應該從課外入手,引導學生自動自覺地通過課外閱讀實現知識的積累與擴充,而課堂則可以作為學生課外閱讀成果的檢閱平臺。即教師可以將課外閱讀內容提前布置給學生,鼓勵學生在課余時間完成,并定期在課堂中通過知識競賽的游戲進行檢驗,這不僅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課外閱讀與知識積累的積極性,同時也可以從更廣泛的角度提升閱讀課堂的游戲內涵。例如對于三四年級的學生來說,《西游記》就是中國小學生基礎閱讀書目之一,教師在鼓勵小學生進行課外閱讀時,就可以通過設計“《西游記》知識競賽”“兒童《西游記》話劇”“《西游記》故事會”等形式,來激發學生的課外閱讀興趣,使課外閱讀成為課內教學的有力支撐。
三、總結
開展游戲教學使學生愛上閱讀,在這個過程中游戲所涉及的內容是豐富多彩的,所采取的形式也是多種多樣的,但萬變不離其宗,都是為提升學生的閱讀興趣,提高學生的閱讀能力,提高學生的閱讀素養而服務的。
參考文獻
[1]覃國初.我國小學語文教學中游戲化教學現狀與創新初探[J].科技創新導報,2012(24).
[2]方丹.游戲化教學:試析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游戲成分[J].讀與寫(教育教學刊),2015(3).
(編輯:郭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