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愛琴
摘 要:格式塔心理學主張以整體的動力結構觀研究心理現象,強調經驗和行為的整體性。在語文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借鑒格式塔心理學的相關理論,提高學生對文章的直接感知能力。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利用誦讀加深對文章的整體感受,尋找頓悟支點理解文章,利用存疑探究積極進行內省。
關鍵詞:語文教學;格式塔心理學;古詩詞;整體性
中圖分類號:G633.3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008-3561(2018)13-0052-01
格式塔心理學強調學習的整體性和直覺性,認為學習者如果要獲得知識就要獲得一種結構,獲得一種把握世界的方式。這種理論對于語文古詩詞教學同樣適用,教師可以適當了解一些格式塔心理學的相關理論,并把它作為古詩詞教學的理論根據,促使學生對古詩詞進行整體誦讀,找到頓悟的支點,提高學習興趣,進行積極探究。這樣,能提高古詩詞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一、注重整體感受,學會誦讀
古詩詞具有一定的韻律,然而有的教師只注重引導學生理解古詩詞的主旨內涵,卻忽略了學生對古詩詞的整體感受。教師可以鼓勵學生積極誦讀古詩詞,并說說自己在誦讀過程中的直覺感受。例如,在教學《春望》這首古詩時,教師不必讓學生分析每一句詩的意思,或揣摩“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等詩句所表現的情感,而應讓學生帶著情感誦讀這首古詩,然后在互動討論中說說自己對這首詩歌的整體感受。教師要鼓勵學生展開積極的想象,一邊誦讀一邊將抽象的文字轉化成具體的畫面,并想象詩人的形象,感受其內心的苦楚和強烈的愛國情懷。有學生在誦讀后說:“我通過誦讀這首詩,感受到了詩人內心的悲傷之情,眼看著城郭變得荒蕪,無法和家中的親人聯系,詩人感到十分悲哀,此時就連看到周圍原本無情的花鳥也覺得它們在悲傷?!边@樣的感受建立在學生整體感悟的基礎上,而不是逐字逐句分析而得到的。
格式塔心理學認為事物的性質產生于整體,而部分的疊加并不等于整體。因此,教師不能將古詩詞割裂開來,讓學生分句學習,而應該促使學生整體誦讀,這樣才能把握住詩的內涵,才能體會作者在詩中所表達的情感。
二、尋覓頓悟支點,理解主旨
古詩詞創作年代久遠,具有一定的時間跨度,學生對作者的情感往往理解得不夠透徹。因此,教師可適當介紹作者的生平,以之作為領悟支點促使學生獲得對古詩詞的直覺感受。這樣能讓學生體會到凝聚在古詩詞中的精神和情操,進而激發學生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例如,在教學《過零丁洋》這首古詩時,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的主旨,教師可介紹作者的生平和時代背景,將學生的思緒帶入情境之中。學生如果能以之為支點感悟詩歌,就會獲得頓悟。有學生在了解了文天祥的事跡后,表達了自己的感受:“這首詩是作者在被俘后創作的,他這時已經有了以死報國的決心,雖然也會感到孤獨,但是最終還是決定要為國盡忠。在這種情況下,張弘范逼迫其寫信勸其他人投降,文天祥是絕對不會同意的,這首詩就是文天祥的真情表白,表現了作者的高尚品格和愛國情操。”由于有了頓悟的支點,學生很快就感受到了詩的主旨。
格式塔心理學強調學習的直覺性,教師如果能從整體出發,為學生介紹作者和時代背景,就能促使學生更好地找到理解古詩詞主旨的支點,獲得直觀印象和更加深刻的感悟。
三、鼓勵存疑探究,不求甚解
古詩詞具有言簡意賅的特點,需要細細品味才能體會其內涵,然而格式塔心理學又要求從整體出發學習古詩詞,不求甚解地學習。教師不必要求學生字字推敲,只需要整體把握即可??梢詫W生的思維引向詩詞的深處,體會作者透過詩句所展示的人生態度。例如,在教學《茅屋為秋風所破歌》這首古詩時,為了讓學生更好地感受杜甫詩歌沉郁頓挫的風格,教師可鼓勵學生圍繞詩歌提出深入探究的問題。有學生提出:“作者創作這首詩歌的目的主要是想說自己很貧窮嗎?”對于學生提出的問題教師并未直接回答,而是鼓勵學生進行拓展閱讀,閱讀杜甫的一些其他作品,并將其和《茅屋為秋風所破歌》放在一起進行整體感悟,體會這些詩中所展現出的作者情懷。學生發現,杜甫有不少詩都描寫了窮人的形象,并不只是展現自己的貧窮,而是展現在當時戰亂情況下普通勞動者的悲慘生活。在整體感知的過程中,學生意識到作者并非只是哭訴自己的遭遇,更多是抒發自己的憂民之情。這種存疑探究的方式,能激發學生閱讀興趣,引導學生更深入地了解作者的作品。
這樣的教學方式少了限制,將學生的思維引到了詩詞的深處。學生可以將同一作者的詩詞作品作為一個整體進行閱讀,在相互印證的過程中更深入地感受作者的創作風格。
四、結束語
格式塔心理學體現了心物同形,能促使學生在閱讀古詩詞時和作者進行心靈的契合與情感的交流。教師在教學中要合理運用該理論,以促使學生更好地學習。在古詩詞教學中,教師可以借鑒格式塔心理學中的相關理論,提高學生對古詩詞的直接感知能力。要引導學生利用誦讀加深對文章的整體感受,尋找頓悟支點理解文章,利用存疑探究積極進行內省,提高古詩詞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提升學生語文素養。
參考文獻:
[1]郝軍凱.初探格式塔心理學原理在初中語文古詩歌教學實踐中的運用[J].語文世界,2017(06).
[2]吳麗琴.格式塔理論視角下古詩歌連貫的認知解讀[J].重慶科技學院學報,201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