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倩
【摘要】本文主要針對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進行深入分析,結合當下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發展現狀,從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近況、教學有效性提升措施方面進行研究與探索,主要目的在于更好地推動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的發展與進步。
【關鍵詞】小學語文;課堂教學;朗讀教學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課堂朗讀教學有著極為重要的作用,可較好地對學生的閱讀能力與語言交流水平進行提升。完善科學的朗讀教學在提高學生對語文教材感悟與理解能力以及促進教學效率提升的同時,也可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自信心,使學生敢于表達自己。
一、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近況
在小學語文教學期間,朗讀教學的主要作用是想要讓學生對語言進行科學的理解與運用,使其形成較為完善的語感,不斷豐富其語言能力,培養學生良好的語文邏輯思維,對學生的情感進行熏陶,提升其語言水平,進一步形成語文素質。因此在實際教學期間,除了要結合實際需求增加學生閱讀量,教師也應提升對課堂朗讀教學質量與效率的重視,并使學生在朗讀教學期間可真正地進行自主學習,促進其個性化發展,讓學生在體驗朗讀樂趣的同時不斷豐富自身知識與智慧。但在客觀因素影響下,課堂朗讀教學期間教師將其作為語文教學的相應環節,在簡單朗讀后就對相應的知識點進行分析與講解,致使學生的學習具有較強的機械性,不能促進學生思想與靈魂的碰撞,沒有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形成,使其不能體驗到閱讀期間的各種樂趣,致使其表現能力、思考能力等相對較弱,阻礙小學語文教學效率的提升。
二、教學有效性提升措施
(一)引導學生感知文章
在課堂朗讀期間進行初讀可使學生充分感知文章,引導學生對字詞進行了解與掌握,同時對文章的脈絡與框架進行初步的了解。初讀期間,學生應對多音字進行科學的朗讀,正確地對所有詞語的含義進行理解。其中學生還應對文章的內容有相應的掌握,對文章的寫作思路進行了解。教師在朗讀教學前制訂相應的朗讀任務,使學生結合問題進行朗讀,實現學生在朗讀期間進行審題與問題分析。同時教師還應讓學生真正地進行自主朗讀,使其可自主讀準、讀通以及讀順,文章篇幅較長時應朗讀3遍左右,篇幅較短時應朗讀5遍左右。學生在朗讀期間,教師也應對其進行相應的引導,學生在自身能力的限制下經常在閱讀期間遇到相應問題,教師可讓學生在朗讀其間對問題進行標記,在結束后對學生的問題進行統一解答。
例如在對《我們成功了》進行課堂朗讀教學期間,教師可根據課文提出“我們在申奧期間遇到了怎樣的困難?申奧生活對我們來說意味著什么?”等問題,并讓學生根據問題實施分組朗讀與討論,期間教師對學生朗讀期間出現的錯誤進行及時的糾正與引導。
(二)多次朗讀欣賞文章
在初讀結束后,學生在自身能力的影響下經常會產生相應的疑問,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不能將整體的思路與相應的答案告之學生,若全部告之學生會使其形成依賴的不良習慣,不能自己進行分析與研究,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礙其語文邏輯思維的形成與發展。所以教師應結合學生提出的問題引導學生了解相應的思路,并再次進行朗讀,對問題進行分析,其間不斷歸納朗讀的方法,充分體驗朗讀的樂趣,進一步提升其學習質量。進行多次朗讀期間,學生應主要對文章的思路與脈絡進行了解與掌握,研究各部分在文章整體中的實際作用,確定各部分之間的密切聯系,掌握作者的寫作目的。同時在多次課堂朗讀后,教師還應支持學生根據自身的視角對問題進行分析,實施獨立思考,試著解決相應的問題。這一方法在加強學生動腦力度的同時,也可促進學生語文思維的形成,充分促進教學有效性的提升。
(三)品讀文章,體驗個性化情感
進行品讀主要是讓學生在課堂朗讀文章期間更加深入地了解與體驗到作者寫作的情感,促進學生與作者靈魂與思想上的溝通與交流,真正感受到作者通過文章表達的主要情感與思想,在情感與思維上產生共鳴,優化學生的思維邏輯,豐富情感。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期間,教師應提高對情感個性化交流的重視程度,單一地根據文字進行欣賞不能較為直觀地展示出相應的結構,教師應引導學生根據文章的描述對相應的畫面進行想象,使較為乏味的語言符號逐漸具有直觀性與鮮活性特征。在朗讀結束后學生可結合自身的朗讀體驗對全新的意境進行構建。這在提高學生朗讀積極性的同時,也可對其想象力進行培養與提升。
進行課堂朗讀教學期間,必須注意把握文章中各種詞語以及句子表述的精準與貼切,同時各種標點與符號的運用也要較為豐富,文章的整體結構緊湊與嚴密,為學生面對面描繪出較為完整的意境。其中教師要結合實際教學內容使用一問一答的教學方法,使學生快速地想象出相應的畫面。教師可讓學生對文章中相應的段落進行有感情的朗讀,并在其朗讀過程中讓學生閉上眼睛對文章描繪的畫面進行想象。在學生朗讀結束后教師可根據實際情況提出相應的問題,讓學生充分體會到作者想要表達的情感與脈絡。
三、結語
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課堂朗讀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重要性逐漸提升。但在傳統教學理念因素影響下,致使當前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相對較差。因此,小學語文教師在實際教學期間可通過引導學生感知文章、多次朗讀欣賞文章以及品讀文章、體驗個性化情感等方法促進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的快速提升,在提高學生語文學習質量的同時,為其發展創建良好條件。
參考文獻
[1]常艷.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小學生作文輔導(讀寫雙贏),2017(7).
[2]代順行.小學語文課堂朗讀教學有效性探究[J].新課程(上),2016(2).
(編輯:李艷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