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曉靜
摘要:小學數學是培養孩子思維能力的重要教學內容,數學思想方法能促進學生數學思維能力的提高。數學教師應該提升教學思想的有效應用,重視此方法的應用在現實教學中的意義,讓數學教學思想的方法積極應用到教學的每個層面當中。所以,我們在此對小學數學教學當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應用做深入的研究與探討。
關鍵詞:小學數學;數學思想方法;應用
在小學教育階段,數學思想方法是數學教育的關鍵所在,它是通過教學來研究運用數學知識的方法,這一點很有實際意義。教師不僅要從根本上了解數學知識的結構,還要能夠靈活運用到小學數學的教學中去,借以提高教學的效率,增強學生對于數學的理解和接受能力,為學生未來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
1.數學思想方法在實際教學的情境創設應用
情境教學是非常具有實際意義的一種教學手段,對于小學生學習數學有極大的幫助,它不僅能促進學生的動手能力,還能充分理解抽象的數學內容,幫助小學生學好數學。雖然小學生自身條件很有限,但是創設的情境教學會把孩子們帶進具體的學習環境中,使他們對學習數學產生興趣,這樣有利于他們把學習變成興趣,從被動接受變成主動學習,產生積極的學習心態,從而便于教師把數學思想巧妙滲透進教學當中。例如:在青島版小學數學《分類與比較》進行長短比較的學習時,我們可以讓孩子們拿出兩只長短不同的鉛筆,讓他們自己目測2兩支鉛筆的長短,為了更有說服力,進而更好地理解當節課的教學內容,再讓孩子們拿出尺子,動手量一下鉛筆各自的長度,并且記錄下數據來,進而了解長度比較的意義。教師就此掌握了數學思想方法的具體應用,使用這種創設的情境教學方法,通過教師和學生互動的方式,來教會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辦法,鍛煉小學生在學習當中運用數學思想方法的習慣,以達到提高孩子們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自覺性,提高他們學習數學的能力,為將來學習更深層次的知識做好準備。
2.在日常學習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有效應用
教師要在小學數學的教學過程中,將數學思想方法循序漸進地應用到平常的教學當中去,這是孩子們形成數學知識的過程,也是他們體驗數學思想方法的過程,從小培養他們運用數學思想方法來學習和解決問題,是有無比積極的意義。例如:在數學教研模擬課中,模擬課的內容就是插紅旗,該教學課題應用的思想方法就是形成建模思想,再依據建模來解決具體的數學問題。那么我們怎么做到有效建模?而且還有其他的建模方法嗎?教師們帶著這些問題進行多次研討比對,共同決定:在新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利用數形結合的方法,引導孩子們直觀的認識插紅旗的問題,同時展示出三種模型。最后教師提問每個學生,我們展示了哪三種模型?它們之間有什么不同?引領學生注意觀察,帶領他們探索間隔與每一面紅旗的關系,經過比較,直觀展示一面旗對應一個間隔的方法,讓學生了解什么情況下間隔數和紅旗數相等,什么情況下間隔數少于紅旗數。如此利用一一對應的方法,讓學生更加深刻而直觀地理解了這個知識點。
3.學生借助做習題而感受數學思想方法的應用
在小學階段,應該重視培養學生對于數學知識的應用能力,加強思維訓練,從而讓學生掌握數學思想的基本方法,培養學生積極思維的學習習慣,這一點對于小學生以后的學習成長具有實際意義。學生在解題過程中,直接獲得了數學思想方法及其應用方法。解決數學問題,固然需要具體的數學知識,但是更需要根據數學思想方法。小學生在做數學習題時,一方面能夠掌握數學知識,另一方面還鞏固了所掌握的數學思想方法,最重要的是學生能夠在解答習題的過程中,發現新的數學思想方法,在以后的學習當中會有所應用。例如:在講解青島版小學數學《分數的基本性質》一課過程中,教師可以首先拿出請學生大致估算是幾分之幾的習題,用多種色彩的方塊貼滿一張紙,告訴學生整張紙表示數字1,隨后請學生估計一下各種顏色占整張紙的幾分之幾,學生之間可以互相討論,引發學生思維,稍后教師可以提問,用了什么方法呀?是怎么估算出來的呀?學生們可能回答1/3或者1/4,但對于1/8的問題,可以通過將一張紙折三次,展開之后將1/8展示給學生們看,教師還可以繼續引導學生,你們有什么新的發現嗎?學生會發現,1/8小于1/4,。這樣,在這個提問與回答的過程中,學生可以學會用高矮不同的柱子畫出心目中的分數并給予標注,進而達到讓學生們學會了數形結合的思想,通過想象,學生會感知不計其數的分數,萌發極限思維。
結束語:
綜上所述,積極貫徹小學數學思想方法是必要并且可行的,它不僅幫助小學生直觀的掌握了數學知識,而且還幫助他們從小樹立數學意識,學會數學思想方法,使他們容易理解所學的數學知識并積極應用,在今后的人生中利用數學知識和數學思想方法解決問題,使復雜的問題簡單化,探索解決問題的新思路。
參考文獻:
[1]鄭碧石羨.小學數學教學中數學思想方法的有效滲透[J].教師,2015(30):51-52.
[2]柳艷華.淺談數學思想方法在小學數學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上),2017(1):40-40.
[3]王靜.簡析數學思想在小學數學教學中的滲透與應用[J].華夏教師,2017(7):33-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