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麗君
摘 要:群眾文化是指人們在生活中自我學習以及自我開展的社會性活動。群眾文化對群眾來說意義重大,但也彰顯著我國獨具特色的民族文化。群眾文化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代表著中國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所以大力建設、發展群眾文化事業是新形勢的必然要求。下文通過對群眾文化建設的分析,提出了發展群眾文化的措施,以其能進一步豐富群眾精神生活,提高群眾文化素養。
關鍵詞:新趨勢;群眾文化;群眾素養;發展措施
社會發展中,越來越多的民族和社區開始重視本民族的文化發展,時刻關注自己文化帶來的影響。本民族文化影響越大,則文化帶來的政治經濟效益越大,使人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加快步伐提升自身文化素養。群眾文化事業和文化工作者是我國文化發展的重要基石。而良好的群眾文化工作,能夠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需求,豐富群眾文化生活,提高群眾的文化素養,推動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并在社會保障逐步完善的新形勢下,發展和建設群眾文化事業在和諧社會的歷史進程中將發揮重要的作用。
1群眾文化的現狀
群眾文化參與的主體多為廣大人民群眾,指的是群眾在休閑時間自發組織的具有娛樂、教育性的活動,同時也是能夠滿足群眾精神需求的一種社會文化。群眾文化內容豐富,表達方式各種各樣,包含各種歷史文化以及現代文化,既能滿足普通百姓的需求,也包含高端的古典文化,滿足專業人員的精神需求。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的群眾文化工作取得了較大的進步,但仍存在著很多不足。在群眾文化問題上,城鄉差異、區域差異明顯,主要為:城市居民文化生活豐富,但農村居民的文化生活明顯不足,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倆點:一是農村經濟水平落后,人民群眾很少從事文化活動;二是領導干部不重視文化建設,文化設施不健全,導致文化活動質量低。除此外,群眾文化也沒有相應的體制保障,缺乏高素質的文化隊伍,文化活動沒有特色,形式陳舊。
2新形勢下群眾文化建設的有效措施
2.1提高群眾文化管理水平
新形勢下,加強群眾文化建設首先是組建一支經驗豐富、專業性強、責任心高的管理隊伍。廣大人民群眾仍是群眾文化建設的主體,但是基層人民的管理經驗不足,對群眾文化的了解不夠,甚至對群眾文化管理工作沒有責任感,工作只是敷衍了事。要做好群眾文化的建設工作,需要對管理人員進行經常性的培訓,促進管理人員與群眾人員進行更好的交流,保證廣大群眾的參與和支持,而最重要的是對管理隊伍的思想教育,提高管理人員的工作責任感,還可以招聘有豐富經驗的從事文化教育方面的人員來擴大管理隊伍,保障群眾文化管理工作穩定、有效的進行。
2.2堅持對傳統文化的建設
隨著世界貿易的開展,日本漫畫、韓劇、美劇在中國的流行,越來越多的西方文化滲入到中國文化中,而我國的傳統文化卻被越來越多的人們所遺忘。加強群眾文化的建設,要注重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建設。做好群眾文化的建設工作,可以增強群眾對民俗、歷史的了解,人民群眾對傳統文化的了解加深,有利于傳統文化的傳承。所以,我們一定要保證我國傳統文化的原始之處,通過知識講座、論壇等方式宣揚科學,破解百姓迷信行為,倡導百姓健康綠色活動,不斷將本土文化滲透入傳統文化中,提升百姓群眾的文化素養。
3群眾文化的發展
3.1群眾文化可大規模發展
首先新形勢下,隨著社會經濟制度的改革,文化改革也在進一步的發展起來,尤其是政治經濟領域帶動的文化領域的變化深入人心。另外,在新形勢下,人民對文化領域的需求越來越大,百姓的文化生活、風俗習慣以及文化品位產生了巨大的改變,給群眾文化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所以發展與創新群眾文化可以滿足人們對文化消費品需求的日益增長,以及對精神方面的需求。最后,因為群眾文化包括中國傳統歷史文化、建筑文化等多方面內容,大規模的發展群眾文化可以促進各相關產業的發展,從而促進國家的經濟發展。經濟得到發展又可以為群眾文化的發展提供堅實的經濟基礎,為文化活動提供更多的活動基金,進而促進群眾文化的發展,形成一個良性循環。
3.2充分發揮群眾文化功能
開展和建設群眾文化工作,首先要營造良好的文化環境和群眾文化活動的場地,如各地的群眾文化館、群眾藝術館等。要充分調動群眾對群眾文化的積極性,并大力做好先進文化教育,傳播科學文化知識,加強群眾情感溝通和思想交流,促進群眾和諧關系;其次以群眾文化活動為載體,根據不同區域的人,比如學生、青少年、老人等,積極組織與開展社區文化娛樂活動,使各種群體的人們都積極參加,既能豐富群眾文化娛樂活動,又能在群眾文化活動中得到熏陶和良好的教育,使其心胸開闊,并且能培養人們的和睦相處的精神,從而化解一些矛盾,為建設和諧社會主義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作出應有的貢獻。
3.3發展多形式的群眾文化
在新形勢下我國政治經濟的發展處在一個開放的狀態,政治與經濟的改變給我國文化帶來了巨大的發展,各個區域的文化在相互融合與促進,而群眾文化發展到一定的水平就會很難再突破,因此要在新形勢下把握機遇,發展多形式、多樣化的群眾文化。首先要吸取外來的先進文化,促進發展群眾文化事業工作。因為群眾文化的發展對提高文化精神有很重要的意義,并且能有效地促進社會文明的良性循環;其次做好群眾文化工作不僅要加強宣傳優秀文化節目,還要做好節目創新、提高創作水平,并且以滿足群眾精神生活需要為目的,利用多種形式的文化節目如皮影、舞蹈、戲曲等,開展各式各樣的文化活動;最后大力推廣城鄉社區文化、企業文化等活動,既要做到豐富多彩,又要發揮先進、健康的文化主導作用,這樣才能增強社會主義意識的吸引力,鞏固社會主義思想文化建設。
4結束語
新形勢下注重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發揮群眾文化自身的功能,建設和發展群眾文化事業,對宣傳群眾文化、維護社會安定、提高群眾文化素養都具有很大作用。因此,正確的建設、發展群眾文化,對我國精神文明建設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陳志文.淺談新形勢下群眾文化的建設與發展[J].改革與開放,2011(20):138.
[2]萬俊.淺談如何提升群眾文化工作質量[J].大眾文藝,2014(12):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