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娜 許博
摘要:隨著教育事業的不斷改革,學生的心理健康問題成為了社會上重要關注的問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已經開展了很多年,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還需要進行不斷創新?;诖?,本文基于生態學視野下,研究了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從創建生態化教學環境、制定生態化教學目標、豐富生態教學內容、注重合作式教學過程四個方面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生態學視野;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引言:
所謂生態學視野,就是在心理健康教育中,不僅需要重視學生心理健康問題的解決,更要重視對影響學生心理健康的原因的分析,認為學生出現心理問題,主要是由于心理生態系統發生了失衡。生態學是將學生周圍的家庭、學校、社區及社會看作一個整體,基于生態學視野的心理健康教育需要教師重視多個方面的教育。
一、創建生態化教學環境
基于生態學視野,教師要想在課堂上和學生進行更加良性的互動,需要構建生態化教學環境。在中小學心理健康課程中有很多種不同的課型,在常規課程中,教師主要安排學生之間的分享互動,教師可以對教室進行布置,對教室的裝飾和陳設進行合理的變換,通過調整教室創建教學環境。例如教師可以將學生的作為排列成一個環形,為教師上課進行示范創造便捷條件,同時能夠增加學生之間、教師和學生之間進行的互動,學生圍繞著教師坐更加有利于學生的發言。教師也可以將座位變成小組式,讓學生形成一圈,更有利于學生進行小組活動。同時教師在教學中進行小游戲的時候,班級內也有更大的空間進行游戲,教師能夠有更充裕的空間開展教學活動[1]。
另外學校還應該注重建設心理教育專用教室,在教師中布置更充分的沙盤、畫板等設施,讓心理健康教師有更加充足的教學設施開展心理健康教學。在校園內,學校也應該注意校園生態建設,在校園內布置生態文化區域,在有需要的時候,能提供給心理健康戶外課堂更加優美、生態的教學環境。例如,學??梢蚤_通心理健康輔導網絡平臺,學生可以在網絡上匿名的方式向教師傾訴自己的煩惱,教師可以有針對性的為學生提供心理指導,讓學生能夠得到及時的排解。
二、制定生態化教學目標
在心理健康教學中,教學目標是教師進行教學的標準,教學目標的完成有賴于學生和教師之間的合作,教學目標不僅作為教師教學的期望,也是對學生的要求?;谏鷳B學視野的教學目標是需要對教學過程、知識和技能、教學方法以及價值觀目標全面統一。在心理健康實際教學中,教師需要對中小學心理健康進行準確的定位,心理健康課程更加注重學生的自我體驗,是提高學生適應社會、認識自然、認識自我能力的課程。教師在教學中要注意強調學生之間的互動,讓學生自己摸索出合作的方法,在教學活動之后需要進行分享和升華,注意培養學生正確認識自己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和社會、自然和諧相處,能夠養成積極的人生觀和價值觀[2]。
心理健康教師進行教學目標的設定時,需要注重從四個層次進行,一是對學生心智潛能的開發,也就是在教學中注意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創造力、注意力等等,讓學生能夠在心理健康課程中養成創新精神和探索精神;二是注重對學生心理健康的指導,教師需要積極關注學生的行為,讓學生能夠養成健康人格;三是培養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讓學生能夠在人際關系中,培養理解他人、信任他人、關心他人的能力;四是引導學生進行高效學習,幫助學生了解正確的學習方法,端正健康的學習心態。
三、豐富生態教學內容
為能夠增強生態學在心理健康教學中的體現,教師需要豐富教學內容,在學生身心發展特征的基礎上,注意調動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使用專業知識充分利用教學資源,積極利用豐富的互聯網教學資源,增加教學內容的趣味性和實際應用性。教師設計教學內容的時候需要考慮學生的實際需求和生理心理發育階段,需要注意擴展教學內容的開放性,讓教學內容既不脫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又能夠激發學生關注的興趣。基于生態學視野的心理健康教學內容需要包括學生的學習心理指導、學生的情感教育、學生的人際關系、學生的心理問題指導。例如在學生開始之前,教師可以安排“我的時間哪去了?”的課程,進行合理使用時間的心理課程;在學生考試之前,教師可以安排“我叫不緊張”的心理課程,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應考心態。
四、注重合作式教學過程
基于生態學視野的心理健康教學,教師需要對學生積極引導,鼓勵學生主動探究,教師進行適時的引導,學生能夠主動得出結論,讓教師和學生之間的互動推動教學的進行。在課程一開始,教師可以進行巧妙的設問,提出能夠引發學生主動思考的教學問題,引導學生進行思考,調動學生主動創造的積極性。其中教師要注意減少使用“是否”類提問,多使用開放型問題,培養學生的發散性思維,擴展學生想象空間。同時教師需要讓教學過程呈現出探究式教學過程,構建互動合作式的學習方式,增強學生的探究能力。
例如心理健康教師在初一新生剛入學課程中,首先教師可以先安排破冰小游戲,讓學生分成兩組進行,讓學生圍成一個圈,一名學生站在圈中間,想象著自己是一枝柳枝隨風擺動,周圍的同學用手推動學生,不使學生摔倒,利用小游戲提高學生團結合作的意識,提高同學之間的默契度。游戲之后教師需要讓學生對剛才的游戲進行分享感受,學生表示在剛開始的時候不敢放松,害怕摔倒,后來慢慢的將身體放輕松,相信同學能夠接住自己。通過這樣合作式小游戲,能夠提高學生之間的信任感,加速新班級的融合。
結論:
綜上所述,本文研究了基于生態學視野下中小學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教師需要積極創建生態化教學環境,制定生態化教學目標,豐富生態教學內容,注重合作式教學過程,教師在引導學生心理健康的同時,也要注重學生學習心態和能力的引導,培養學生處理人際關系的能力,提高學生自我認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鄧鑄.學生心理健康工作需要整體心育生態建設[J].江蘇教育,2017(96):1.
[2]劉曉燕.淺談生態教育觀下如何在音樂教學中落實心理健康教育[J].基礎教育參考,2017(03):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