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學教學在不斷改革創新打破傳統教學模式,以著重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合作能力等為宗旨,教學過程以啟發性,趣味性引導的方式對學生能力方面的提高具有重要的意義和作用,因此有體系的合作式學習模式納入課堂教學,突顯其重要性。本文將講述和分析小學語文合作市教學模式施行的必要性,以及提高課堂學習效率的幾點辦法。
關鍵詞:小學語文;合作式;課堂
引言
語文學科是學生接觸最早也是日常應用范圍較廣實用性強的學科,語文作為我們的漢語母語學科,學生學習時在掌握一定的基礎知識后,就能理解的去學習知識并且思考以及運用。將合作理念應用到小學語文中,形成一種合作學習的模式,主要是指在學習小學語文的過程中將班級學生以小組的方式進行學習。在教師的參與、點撥和引導之下,運用合理的學習方法更能輕松的學喜歡學,寓教于樂,而這一過程中合作式學習模式更體現了它的優勢和重要性。通過學生的這種自主探究、相互幫助的學習活動和小組之間的密切配合,以實現合作小組的各個成員共同發展的目標學習。學生和教師是小學語文合作學習模式中的兩個重要的角色,其中學生是主體,教師則只起到一定的引導和輔助的作用。
1.合作學習模式的概念
合作學習是指學生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有明確的責任分工的互助性學習。在學習的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各自的優勢,通過集體合作達到解決問題的目的。它是語文新課標積極倡導的一種新的學習方式,也是近年來極力推崇的一種學習模式。
2.合作學習對于當前的小學語文教學的現狀發揮的意義
合作學習是一種富有創意和具有實效性的教學理論和教學策略體系,也是被世界上許多國家所采用的一種學習方式。它鼓勵學生為集體的利益和個人的利益而一起工作,在完成共同任務的過程中實現自己的理想。
2.1有利于培養學生合作精神和團隊精神
學會合作是現代素質教育的一個重要內容。培養合作能力是由培養合作精神開始。現在的學生生活質量高家庭優越因此孩子自身的責任心和溝通以及承受能力相對較弱。在合作學習中,每組成員為了完成共同的任務,要求有明確的責任分工,學生們同伙伴配合的過程中,能夠積極主動完成自己任務并且協同完成集體任務。這樣相互支持,相互信任,相互配合,相互理解,大家齊心協力,達到共同提高。
2.2有利于提高學生的交往能力
人際交往能力是提高溝通能力的有效途徑也是學生成長過程中所具備的寶貴財富。因此,小學語文教學同時注重在交往能力培養,在合作中學習,在學習中合作,通過與他人交流思想,加強與他人的溝通與合作,從而提高人際交往技能。
2.3合作學習達到因材施教
在合作學習中每個學生都參與活動,有利于促進學生共同發展每個學生有不同的體會不同的收獲。以此達到每個學生在語文課堂上最大程度的進步。
2.4合作學習能夠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學生在合作學習中學習主動性增強,分析問題解決問題能力增強,能充分體驗學習的樂趣,從而對學習產生濃厚的興趣,也就產生了學習的動力。使學生熱愛語文,快樂學習語文知識。
2.5 合作學習能豐富教師的教學經驗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教師在合作學習課堂中是引導者,在群體討論集思廣益的學習活動中,學生的獨到見解對教師也是積累經驗的財富。
2.6 合作學習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寓教于樂,啟發性和激勵性的鼓勵學生快樂的合作,主動的學習。對于學生提高語文課堂學習效率有很大的幫助。
3.小學語文合作式教學模式的必要性
新時期人才的培養是從小學教育注重學生能力的發展和素質的提高開始。而合作式教學模式是小學生發展各項能力提供了有效的平臺。首先,教師在小學語文課堂上引導學生使他們通過自主的討論與學習來獲得知識,在這一合作模式中,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有了很大的提高;主動思考和分析問題的能力提升,拓展了思維,開闊了思路。其次,小組合作過程中,強烈的責任感驅使學生們更加用心,通過小組競爭增強了學生的團隊協作能力和集體榮譽感。營造了活躍生動的課堂氛圍。
4.有效的小學語文課堂的構建方式
合作式的語文教學課堂有很多優勢,需要適度掌握才能,采用合適的方法。根據以上分析,提出如下建議。
4.1 教師在課堂上適度管理,注意引導
小組合作式的學習方式使學生能自由支配時間,但是,小學階段學生的特點是注意力集中時間短,自制能力差,情緒波動幅度較大,輕松自由的學習氣氛容易轉移學習注意力,忽視學習任務。這種情況需要教師合理適度的管理課堂秩序,給學生適度放權。比如在教學中,教師讓學生互相交流討論時,應該與學生共同討論,以一名學生的身份走進學生群體,容易給他們正確的引導。在每節課的教學中準備任務內容,制定規則和檢測評價。以更好地適度的約束學生,已達到學生更好的聽課效果。以免課堂秩序混亂而影響學生聽課效率。
4.2 教師應豐富課堂內容,使語文知識貼近生活有助于學生深刻理解
語文知識與生活息息相關。因此教師講解內容以課本知識為主線并且貫穿于生活中,讓學生發現生活中以及外面世界的語文知識,開闊學生視野。這就需要教師通過組織各項活動來豐富學生的學習,親身體驗并深刻理解,以此來學習和收獲更豐富的語文知識。比如,朗誦活動,講故事。講感受。學生通過體會增強對語文學習的興趣。
結語
有效的合作學習,能夠喚醒小學生的潛能意識,激活封存的記憶,開啟他們心靈的窗口。它讓學生由被動變為主動,把個人自學、小組交流、全班交流和教師指導等緊密的結合在一起,充分激發學生學習的熱情和積極性,挖掘個體學習潛能,使他們在互補促進中共同提高。
參考文獻:
[1]卜廷才.語文合作學習中的不良局面[J].語文教學與研究,2006(7)[2]陳寶云,王靜.小學語文教學中推進合作學習的探討[J].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06(1).
[2]李紅美.論合作學習中教師的角色轉變[J].繼續教育研究.2004.
[3]王文斌,陳素芳.淺談語文教學中的”合作學習”[J].現代語文:教學研究版.2006(1).
[4]周艷芳,合作學習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D].華中師范大學2013
[5]高艷.合作學習的分類,研究與課堂應用初探[J].教育評論.2001.
[6]王平群.試談小學語文教學中合作學習的開展[J].學周刊.2013.
作者簡介:李亭艷(1980.03.03),女,黑龍江省龍江縣,本科,一級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