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地方志檔案管理工作要想取得突破和發展,就必須引進現代化的電子信息技術,加強完善方志館建設,提高地方志檔案管理的工作效率,使地方志檔案管理工作更具科學性、標準性和規范性,從而為人們提供更為優質的信息服務。
關鍵詞:方志館;檔案管理;隊伍建設
檔案作為一種原生態信息資源,其重要性正日益顯現出來,憑借信息技術為檔案利用工作服務,為社會各界服務,是我國檔案事業發展的必由之路。目前部分方志館仍采用傳統的檔案管理模式,從業人員的專業技能跟不上信息化發展的需要,是各方志館普遍存在的共性問題。因此,應盡快找到傳統模式與電子信息技術的結合點,逐步展開數字化檔案管理建設,實現資源共享。同時要加強方志檔案干部隊伍建設,提高工作效率,增強地方志檔案業務部門的服務水平,更好地發揮地方志檔案的資政、教化功能。
一、地方志檔案管理面臨的問題
1、方志館硬件設施需要完善和改進。方志館是一個城市重要的文化基礎設施,能夠集中展示地方文化魅力,使珍貴的地方文獻得以妥善保存。同時它也是重拾地方文化記憶、凸顯地方文化優勢、提升城市文化軟實力的一個重要標志。然而,按照中國地方志指導小組2017年印發的《方志館建設規定(試行)》標準,我們縣一級的方志館多數都沒有達到“規定”里的標準,硬件設施不達標,電子配套設施更新緩慢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導致了方志檔案業務工作難以穩定有序開展。眾所周知,地方志檔案信息的數字化、網絡化、管理服務的現代化,已成為當前地方志檔案事業發展的方向。地方志檔案管理要緊跟時代的步伐,就必須不斷更新設備和技術。為此,地方志檔案管理部門必須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去解決這些問題。可是,由于地方個別領導對地方志工作的不熟悉、不了解、不重視,經費保障不到位導致了地方志檔案管理達不到所需要的要求,以致于地方志工作難以穩定有序的開展。
2、檔案管理的安全性和保密性不強。檔案作為原始的歷史記錄是有其參考和憑證作用的,但現代的電子檔案,打破了檔案孤本的格局,檔案的原始性就難以確認,這樣,在現實利用中對檔案的憑證作用無疑是一個很大的沖擊,值得我們深思和探討。
3、工作人員素質良莠不齊。地方志檔案工作有它自身的特性,需要時很重要,不用時很閑置,因循守舊多,開拓創新少,很難吸引并留住人才。人員流動頻繁,特別是有計算機和專業知識的復合性人才更是難求、難留,造成整個地方志系統信息化工作難以迅速開展。地方志檔案管理工作對于管理人員的專業性和技術性要求比較高,這就要求檔案管理的工作人員就要有較高的業務素質和專業技能。但是就這點來說,還有很多地方志的檔案管理人員上還遠遠達不到要求,還有相當一部分單位配備的是兼職工作人員,他們由于身兼多職,因此往往不能很專心,也無法投入很多的精力去進行地方志檔案管理的工作,再加他們上相關業務素質不夠,專業技能不過關等,都直接影響了工作的質量和效率。另外,再加上個別地方志檔案管理人員的工作態度不認真,對于地方志檔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認識程度也遠遠不夠,因此在履行檔案管理工作的時候隨便了事,得過且過,也沒有進行必要的檔案整理和歸檔,而對于地方志檔案管理的工作也沒有按照相關規定和要求進行,這些都導致地方志檔案管理工作出現了許多的問題。
二、地方志檔案管理的建議。
1、加強完善方志館建設。一要加強各級黨委政府對地方志工作的重視,把方志館的申報、建設、服務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依法治志的一項重要內容、重點工作,將方志館建設納入各地公共文化服務設施建設規劃,充分利用各地建設文化中心等有利時機,實現資源整合,促進方志館建設。二要抓好“精準”定位,實現“特色”館藏。方志館重在建設,貴在使用,要發揮作用。實現這樣的功能定位的關鍵,就在“館藏”。館藏是方志館的核心競爭力,永恒動力源。這樣的思考和定位貫穿了方志館建設工作的全過程。在收、藏、館、用方面,力求做到量上求多,面上求廣,質上求精,用上求深。三要地方志檔案管理現代化。地方志的編纂是一種集結大量信息資料的工作,類似于一個地區的百科全書,由于這種檔案資料的收集和整理是按照規范的體例與門類,以一定的時間區段,前后相繼的編寫,所以最適宜使用計算機來存儲方志檔案資料。
2、加強地方志檔案保密工作,確保安全。地方志檔案管理的服務性決定了方志館(室)要更多地、盡快地開發檔案信息,以便提供利用,以達到方志檔案信息利用功能的最大化,實現檔案信息資源共享。然而,共享和保密是一對難以調和的矛盾。因此,在現代信息社會中我們應樹立高度的安全意識,對電子文件的安全防護問題必須引起足夠重視,確保計算機安全,切實做好電子文件的安全防護,以維護方志檔案的安全。
3、地方志檔案管理人員專業素質需加強。我們應當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活資源的觀念,以人才為中心進行資源配置。并且,任用對象也應從單純的文人、學者向征集、發行、編研、管理、行政、市場推廣等復合型人才過渡。地方志檔案管理人員應具備的素質是由地方志檔案工作的性質、任務、目的和內容所決定的。地方志工作的質量高低直接取決于地方志檔案人員的素質高低。隨著社會的進步經濟的發展,地方志檔案業務也在不斷地更新和拓展,特別是信息時代的到來給方志檔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這就對地方志檔案管理人員在素質上提出了新的要求、新的標準。
新時代下,隨著計算機技術和互聯網的發展,現代文獻不再拘于紙質一種形式,地方志書作為一種特殊體例的資料性著述,匯集一地的自然、人文、社會、經濟的歷史和現狀,是全面、系統、準確的地情書,是傳統文化和當代思想文化的共同載體,內容豐富、資料詳實,是其他任何書籍不可比擬、難以替代的權威資料。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為地方志檔案管理工作的發展創造了新的機遇,也為地方志檔案工作更好地為社會各項事業的發展服務創造了空間。
參考文獻:
[1]中國檔案出版社《檔案信息化導論》,作者:楊公之主編
[2]《黑龍江史志》2013年12期
作者簡介:李秋菊(1980-)女,漢族,中共中央黨校函授學院畢業,現任黑龍江省綏化市北林區地方志編纂辦公室檔案管理員,主要從事地方志編纂和檔案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