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閱讀是提升小學低年級學生人文素養的必要途徑,家長和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引導和鼓勵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
【關鍵詞】小學;閱讀;教育
【中圖分類號】G623 【文獻標識碼】A
小學語文新課標中關于低年級閱讀要求中指出“喜歡閱讀,感受閱讀的樂趣”“在閱讀中積累詞語,借助讀物中的圖畫閱讀”,明顯地將指導學生閱讀實踐和人文素養的培養結合起來。
小學低年級閱讀是開啟兒童智慧的鑰匙,有助于提高學生識字能力、語言交流能力,開闊學生視野,提高學生的觀察力、理解力、想象力以及思維能力,通過有效的閱讀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層面,全面提升學生的綜合人文素養。
一、當前小學低年級閱讀存在的問題
(一)對兒童閱讀的認識不足
一些家長和教師對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的認識不足。有的家長和教師只是簡單地認為,小學低年級閱讀的主要目的是認識字,或者認為由于低年級學生的年齡和理解能力有限對一些閱讀的內容主要集中于三字經、百家姓或者簡單的寓言小故事,忽視低年級學生閱讀和學習能力培養的需要。
(二)過分功利性的目標設計
有些家長和教師沒有正確認識到小學低年級學生的發展階段特征,在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目標設定中表現出過分的功利性目標,有些家長強制性要求學生讀一些對于學生來講晦澀難懂的古典名著文言版,或過分追求讓學生對某一篇文章從背景到中心思想的深入分析而忽視了閱讀量的積累,還有的教師過于追求學生閱讀測試的成績而忽視了學生閱讀興趣和熱情的培養。
(三)閱讀環境與氛圍缺失
一些家庭和學校在學生閱讀環境建設和氛圍營造等方面存在缺失。一些家庭沒有設立單獨的用于學生閱讀的房間、書桌,有的家庭在學生閱讀和學習期間沒有營造利于學生靜心學習和閱讀的環境,還有的家庭只注重給孩子花錢買書而忽視花時間陪孩子一起讀書。有的教師注重學生共性閱讀而忽視了學生個性閱讀的培養,尤其是在幫助學生提出問題讓學生開展自主閱讀、自主解決問題方面做得還有欠缺。
(四)激發學生閱讀興趣的方法欠缺
一些家長和教師在教育低年級學生閱讀時沒有注意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和熱情,只是簡單的讓學生為了閱讀而閱讀,忽視了學生的個人情感和偏好,有時是將成人的個人意愿強加到學生身上,讓學生被動地閱讀。有的教師在教育學生閱讀時,采用填鴨式的方法,只是要求學生一味地閱讀而忽視了將閱讀內容和實際結合起來,久而久之,一些學生就會失去閱讀的興趣和意愿甚至對閱讀產生厭煩的情緒,從而不利于兒童的身心發展。
二、小學低年級閱讀教育建議
有效閱讀是提升小學低年級學生人文素養的必要途徑,家長和教師應充分認識到閱讀的重要性,并采取積極有效的方法引導和鼓勵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
(一)采取多種方式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
閱讀興趣是保證閱讀效果的首要條件,只有讓小學低年級學生對閱讀產生強烈的興趣才能樹立起良好的閱讀習慣,也才能實現持續的、深入的閱讀,從而達到閱讀的目的與效果。首先,要選擇合適的讀物。教師和家長要根據學生的年齡和年級特點選擇合適的課外讀物,讓學生在閱讀中獲得快樂,如《稻草人》《魯濱孫漂流記》以及兒童版的《西游記》等。其次,在教學中引入競爭機制鼓勵學生閱讀。如開展讀書交流會、讀書評比、演講等方式,讓學生展示自己在閱讀方面的收獲,對學生的閱讀設定合理的階段性目標,對達到目標任務以及表現優秀的學生予以表揚、獎勵等,在校園內開展比、學、趕、幫、超的讀書氛圍,從而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從被動的閱讀轉向主動的閱讀,從而提升閱讀的效率和效果。
(二)采取科學的閱讀教學模式
閱讀教學,實際上就是教給學生“怎么讀”“如何讀”,這就涉及“怎么教”的問題。關于閱讀教學有許多主張,其中較為經典的有“直接教學模式”“認知策略教學模式”“全語言教學模式”,不論是哪一種教學模式,都將識字(譯碼) 和理解視為閱讀的重要成分。由于小學低年級的識字數量和對詞匯的理解有一定局限性,這樣在閱讀中會遇到一些不認識或不理解的字、詞,有時也會出現對一段文字能讀但文意不懂的問題,這些都是制約小學低年級學生閱讀興趣的問題,基于此,小學教師可以在向學生明確閱讀任務的同時,指導學生采用分層次閱讀的方法,即一篇文章先略讀一遍再精讀一遍,在略讀中只要求掌握文章的大意就行,對一些不認識的字通過查詢和問詢的方式能夠認識了就可,然后再根據自己對文章大意的理解對重點內容仔細研讀,要求讀出作家所要表達的深層意義并且有著自己獨特的感受體會,這樣能有效提升學生的閱讀質量。
(三)讀畫相結合
讓學生在閱讀中邊讀邊用筆畫出生詞以及優美的句子,并抄寫在專門的摘抄本上,便于以后的復習。另外,指導和引導學生,充分展開想象力,對文章中所描繪的場景、故事按照自己的理解用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在能夠加強學生對文章深層次理解的同時鍛煉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
參考文獻
[1]林文寶.兒童、閱讀與教育[J].福建教育,2018(6).
[2]董露邊.小學生兒童文學閱讀指導方法探究[J].考試周刊,2018(19).
作者簡介:洪梅,女,1969年生,女,遼寧省營口市人,小學高級教師,主要從事小學教育教學工作。
(編輯:馬夢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