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金財??
摘 要:“師德”是衡量教師職業的一個標準,也是教師表現出來的品質和修養。近幾年對教師“師德”要求越來越高,同樣也是對教師的一種鞭策和激勵。當然“師德”體現在多個方面,我覺得愛心、責任心和耐心是現代師德的重要特征。
關鍵詞:師德;三心;教育
說實話不知什么時候我就喜歡上了教育事業,一直期盼著能成為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如今,我也成了一名光榮的人民教師,我相信,在以后的工作與學習中,我一定會在真正意義上懂得怎樣才能做一名合格而優秀的人民教師。我將用我的“愛心、責任心、耐心”去走進每位學生的內心。
一、 用愛心促建師生交流的平臺
愛是教育的靈魂,愛是教育的底色,只有愛才能使教育有活力。許許多多的教育典范都充分說明了愛的教育的強大魅力,一切成功的教育,究其根源,都出于愛心。
沒有愛的教育是缺乏靈魂的教育。我們班一個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要求老師提他問題,可是當老師問到他時,他卻答不上來。老師后來問他為什么不會也站起來時,這個學生卻說:老師,大家都會,如果我不站起來,別人會看不起我。此刻我感到了學生都有一顆強烈的自尊心。下課后我和這個學生單獨進行交流才知道,這個學生這樣做是為了得到別人關注的眼光。在以后的課堂中,我會用不自覺的眼光注視他,讓他明白這個問題他應該會回答,經過一學期的關注,他的成績有了很大的進步。我用同樣的方法去改變班里其他學習成績較差的同學,結果發現學習成績較差的學生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這樣一個舉動足以說明,教育的前提是尊重和關注。每個人都需要愛和關心,未成年的學生更需要尊重和關愛,更需要老師的悉心呵護。只有這樣學生才會在一種健康、愉快、平等的環境中接受教育。
當然對教育一味地寬愛也是不行的,我們知道愛要和嚴格要求相結合;愛要和尊重信任相結合;愛要和彼此理解相結合;愛要和相互溝通相結合;要愛所有學生。我們對學生的愛是博大的、科學的。老師在愛學生方面應注意以下幾點:
老師的愛是博大的愛——老師要將愛灑向每一個學生,孔子說:“有教無類”。 不管學生的家庭條件和天資智愚都要施予愛心。只有“有教無類”方能顯出教育者愛的無私與偉大。
老師的愛是科學的愛——老師對學生的愛要賦予理解。所謂的理解,是指對學生的內心世界有準確的了解,要站在學生的角度設身處地地感受學生的感受。
老師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我們經常關心學生的成績卻忽略了學生的健康成長,這樣的教育勢必會使學生走向另一個極端。教育的前提應該是健康成長的教育,先教會學生做人,其次才是傳授知識。我們要平視每一個學生,使學生感受到公平的教育和關心,至少要把學生培養成愛同學、愛老師、愛父母、愛社會的人。作為教師的我們,
一言一行都對學生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我們要平等對待每一位學生,尊重學生的人格,做一個有愛心的人,用自身的榜樣作用和人格魅力,讓學生佩服,從而仿效。只有有愛心的教師,才能培養出有愛心的學生。
二、 用責任心構建師生交流的有力屏障
有責任心的老師在教育學生時往往出于學生的將來考慮;有責任心的老師會身臨其境關愛學生;有責任心的老師會從多個角度理解教育從而會給學生堅定的信念。
在實際教育工作中責任心教育能使學生變得自信、勇敢,同時也能得到其他同學的贊許。比如,我們班有幾個同學課上不喜歡發言,課下和其他同學交流也比較少。我發現他們很細心,就把班級愛護公物和檢查衛生任務交代給他們。經過一周,我把他們幾個叫到辦公室,問他們最近班里的衛生有什么變化。他們幾個爭先恐后地說出了一周發現和解決的問題。然后我又讓班委會的成員把班里一周的衛生情況作了點評,大家都覺得班里衛生從細節上發生了很大的變化。于是我利用班會課,讓全班同學把上周班里衛生作了分析,大家一致認為教室衛生確實干凈了許多,大家也是贊不絕口。我立刻表揚了那幾個同學,夸獎她們愛集體,熱愛勞動,細心,學生們情不自禁地鼓掌。后來他們給班里建立了“衛生角”,讓同學們學習他們的優點,這幾個同學慢慢地有了自信,也開始和同學們進行交流了,久而久之他們也成了班里各項活動組織的中堅力量。
實踐證明:如果一個學生生活在友愛中,他就學會了真誠;生活在尊重中,他就學會了感激;生活在贊許中,他就學會了自愛……作為教書育人的“仁者”,面對學生,要求我們更加應該增強責任心,在我們平時的教育中要尋找更好的辦法,掌握更多的科學方法,讓學生懂得知難而上,幫助學生健康快樂地成長,讓他們敢于面對困難和挫折,引導他們成才。
三、 用耐心搭建師生交流持之以恒的橋梁
教育需要耐心,教師需要耐心。我們每個人都聽說過李白鐵杵成針的故事,這就是堅守耐心,貴在堅持的結果。也只有這樣,才會有滴水穿石,繩鋸木斷的期待。
在實際工作中,耐心教育確實也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它能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比如,有一次我隨時查閱學生的家庭作業,但是有一名坐在后面的同學沒寫完,然后我在他的耳門跟前悄悄地問:“為什么沒有做完?”這位同學回答道:“不會做”。當時我就讓這位同學好好地聽完本節課,下課后讓這個同學到辦公室,繼續問沒做完的原因。此時該同學就說上課沒聽懂,我本打算批評,但是看著這位同學充滿幼稚與求知的臉,我的心情頓時發生了變化。之后,我們坐下來暢談了一番,談到了學習方法、談到了做人道理等等。沒想到經過這樣的一番耐心談話,這個學生在以后的聽課、寫作業以及與同學相處中發生了根本的變化。所以在學生犯錯誤時一定要耐心對待,讓學生知道哪些該做哪些不該做,哪些做得好哪些做得不好。
耐心可以換來理解,嘮叨容易浮躁,教育是一門愛的藝術。教育不是為了生存而是讓學生在快樂中成長成才。我們要做的,就是用我們的耐心讓我們的學生快樂起來,成績提高上來,讓自己內心感受到有一座持之以恒的橋梁架設在師生之間。
愛心、責任心和耐心,這是我踏入教育事業所堅守的原則。 愛心、責任心、耐心是我們教育工作者必不可少的理念。我們每個老師都有教育下一代的義務,我們必須以孩子的健康、快樂成長為首要任務,全身心地做好教書育人這項偉大而神圣的工作,教育事業的未來就一定會更加美好。
作者簡介:
撒金財,寧夏回族自治區中衛市,海原縣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