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閩南文化源遠流長,為了弘揚閩南優秀文化,我們以漆線雕作為滲透點,把傳統閩南吉祥圖案與漆線雕有效的融合,促進閩南傳統文化和漆線雕的傳統工藝的傳承與發揚。本文通過在區域活動中引導幼兒感受漆線雕的藝術美,弘揚漆線雕的傳統文化,傳承漆線雕的制作工藝,讓幼兒通過親身感受的方式,進一步了解閩南的傳統文化。
關鍵詞:區域活動;弘揚;閩南傳統文化
漆線雕發源于福建泉州,是閩南地區獨有的傳統工藝。優秀傳統文化是我國數千年歷史發展中形成的文化精髓,是中華民族的精神支柱與力量源泉。在幼兒園中開展適當的優秀傳統文化教育對培養幼兒愛家鄉的情感具有重要的價值和意義。
一、 在區域活動的設計坊中,感受漆線雕的藝術美
首先,在主題活動“美麗的漆線雕”中,我們讓幼兒上網收集有關漆線雕的圖片,在查找、收集、交流的過程中,幼兒了解漆線雕是泉州永春的傳統老手藝,知道它的做工精細雅致,線條優美。裝飾的主題尤以民間傳統題材,如龍鳳、麒麟、云水、纏枝蓮等為多。有了這些漆線雕知識經驗的積累,孩子們大膽在盤子中間作畫,有的畫龍頭;有的畫蓮花;有的畫老虎……引導他們理解漆線雕的中心“主圖”。其次,我們在副墻飾張貼不同的花紋和圖案的裝飾條,提供畫有盤子、花瓶等輪廓線的漆線雕底圖,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設計盤子邊緣或者花瓶的瓶口或者瓶底的花紋和圖案,引導他們使用不同的線條極盡精微地表現出卷云、柔水、繁花、纏草等漆線雕的傳統裝飾手法。再次,當幼兒對漆線雕的裝飾手法有一定了解之后,我們發現他們會把紙張拿起來剪圖案裝飾紙盤和花瓶。我們把各種顏色的長條手工紙投放到區域活動中。開始時,幼兒對剪紙表現出極大興趣,可是他們剪成的連體圖形更多是帶有三角形、半圓形、弧形的簡單圖案,這樣的剪紙作品沒辦法體現漆線雕的線條藝術。于是,我們投放連體的剪紙步驟的示意圖,小朋友們通過一次又一次的不斷嘗試,慢慢剪出連體的蓮花、卷云等,當有接近漆線雕風格的剪紙作品出現時,我們都及時把幼兒的作品張貼在區域活動的墻壁上,小朋友看到美麗的連體剪紙作品會不由自主地拍手稱贊,他們體會到成功帶來的自豪感。
二、 在區域活動的商鋪中,弘揚漆線雕的傳統文化
(一) 創設閩南特色的商鋪,了解漆線雕的歷史文化
我們把幼兒收集來的漆線雕資料布置成“商鋪”背景板,讓幼兒在區域活動中自由分享、交流自己的發現。例如:我班康梓晨小朋友當商鋪的“導購員”,只見他拿著漆線雕的資料稿(他已經認識許多漢字)一板一眼地說:“漆線雕發源于福建泉州,是閩南地區獨有的傳統工藝。漆線雕做工精細雅致,形象逼真生動,風格古樸莊重,畫面栩栩如生,堪稱中國一絕。漆線雕是福建泉州歷史悠久、獨具特色的漢族民間手工藝精品,目前可考的有1400多年的歷史。”旁邊小朋友認真傾聽、頻頻點頭,對他的介紹佩服得五體投地,看著孩子們似懂非懂的神情。我及時在“商鋪”背景板上補充各種不同樣式的漆線雕作品的彩圖,當孩子們看到彩圖紛紛發出贊嘆聲,有的說漆線雕的線條彎彎曲曲好美;有的說我爸爸說漆線雕為什么歷史悠久,是因為它制作起來很費時間;有的說漆線雕上面的金線是金子做的嗎?……孩子們在你一言我一語的交流、討論中了解漆線雕的歷史文化。
(二) 豐富商鋪的游戲情節,弘揚漆線雕的傳統文化
由于有了閩南特色商鋪的環境渲染,孩子們對賣漆線雕的興趣越來越濃厚。為了滿足顧客的需求,他們動手設計了訂貨單。當訂貨單投放到商鋪,進一步豐富區域活動的游戲情節,使漆線雕商鋪的角色更多,工作人員分工更細(老板、導購員、售貨員、業務員等),每個幼兒能認真履行各自的游戲職責,同時會和同伴合作玩“訂貨”游戲。例如:星言在訂貨單上畫了一座古厝、凱航在訂貨單上畫了一艘古船、湘婷在訂貨單上畫一位惠安女、資杰在訂貨單上畫了一座塔……隨著幼兒玩漆線雕商鋪的不斷深入,我們有意識地把漆線雕與傳統閩南吉祥圖案有效的融合,幼兒在畫時自然而然把平時獲取、積累的閩南元素表現在訂貨單上(例如:古厝、古船、惠安女、東西塔等),無形中閩南傳統裝飾紋樣和漆線雕的傳統工藝得到傳承與發揚,把其精神元素融入傳統工藝漆線雕之中,使漆線雕的作品更具文化性與社會性。
三、 在區域活動的制作坊中,傳承漆線雕的制作工藝
漆線雕最早被應用于佛像裝飾。漆線雕為純手工制作,相當繁復,工序上由原來簡單的條、雕、刻發展到條、盤、纏、堆、雕、鏤等十幾種純手工工藝流程,一件產品需耗時幾個月甚至數載的專業制作時間,做工精細雅致,且每件產品絕不雷同。因此,我們有計劃、有目的地讓幼兒學習漆線雕的傳統工藝。首先,我們收集不同材料的漆線雕主材(塑料碗、玻璃酒瓶、紙盤、水管等),讓幼兒按照自己的意愿選擇制作漆線雕的主材,小朋友們更多選擇在紙盤、塑料花瓶,他們先把彩泥搓成“條狀”,然后在紙盤上進行創作,開始幼兒局限在小花、小草,做出的作品不像漆線雕,更多傾向于“玩泥”。為了讓幼兒的作品更富有傳統藝術。于是,我們在墻壁上張貼各種漆線雕的作品圖片(有龍頭的漆線雕、有蓮花的漆線雕還有帶有“福”“壽”等的漆線雕字)通過對漆線雕成品的了解,我們把原來的彩泥調整黑色的漆土,這下幼兒的創作注意點全在線條上了,他們慢慢學會了盤、纏、繞、堆、雕的漆線雕的制作步驟,在他們靈巧的小手嘗試下,不斷呈現帶有龍頭、蓮花、鯉魚、東西塔、古厝等富有閩南特色的漆線雕手工藝作品。當他們用金漆漆在作品上時,鯉魚、東西塔、古厝等圖案呈現出立體效果,每一件漆線雕作品栩栩如生、熠熠生輝。
閩南文化是由中原文化而來的,我們閩南人要讓孩子從小萌發熱愛自己故鄉的情感。因此,我們以漆線雕作為滲透點,把傳統閩南吉祥圖案與漆線雕有效的融合,促進閩南傳統文化和漆線雕的傳統工藝的傳承與發揚。
作者簡介:
林海芳,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