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從古至今,寫作一直都是語文教學的重要部分,是語文教學過程中,最不可忽略的那一部分,因此,對于教師的寫作教學能力和寫作教學方式有著很大的要求。寫作和閱讀是不可分割的兩個部分,學生只有通過大量的閱讀,才能夠積累大量的寫作素材,才能夠開闊自己的視野,讓自己做到下筆如有神。在寫作練習時,讀寫兩者不分家,本文將淺述初中作文教學過程中,如何有效地進行讀寫結合,構建高效教學課堂。
關鍵詞:讀寫結合;高效課堂;初中作文教學;有效舉措
閱讀可以使學生的視野更加開闊,從而積累大量的素材,而寫作練習,則可以讓學生將自己的滿腹經綸得以釋放和鞏固。在初中的寫作教學過程中,通過讀與寫的結合,讓讀來促進寫作,在閱讀能力大大提升的同時,使得寫作水平隨之上漲。
一、 寫作素材源于閱讀
許多初中學生在談論到寫作時,都是一臉苦澀,認為寫作是自己的人生大敵,難以攻克,在寫作時,總是肚子里沒有墨水,只能凝思苦想、生搬硬湊地用一些語言來湊齊字數。寫作應當是一個享受的過程,很顯然這些學生并不屬于這一類,歸根結底,還是源于學生本身的閱讀量不足,積累的素材不足,導致寫作的難度。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應當充分發揮讀寫結合的特點,不能一味地只是教會學生如何去寫作,而忽略掉了寫作靈感的來源是閱讀,教師應當教導學生多閱讀,從現有的文學作品中,挖掘自身所需要的寫作素材,給予摘抄積累,從閱讀中激發自己的寫作靈感,使得學生的文章更富有生命,更具有文采。以往筆者有幸聽聞一名教授的寫作指導,他講述了自己以往當初中教師在教學生寫作的經歷,他說一開始,他是很應試教育地去教導學生該運用什么樣的方法去寫作,該以怎樣的套路去吸引教師的眼球,結果效果顯然不是很明顯,學生寫出來的文章都是生搬硬湊,毫無文采性,他思考其中的原因,通過觀察發現,學生在于平時的閱讀量太小,寫作的素材不足,導致在寫作時,顯得很苦惱,寫不出話來。于是,這位教師改變教學策略,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帶動學生一起閱讀,教會學生如何去閱讀,如何摘抄積累自己想要的寫作素材,如何去通過閱讀,學習如何使得文章變得更加合理化。通過半學期的閱讀與寫作的結合教學,漸漸地,這位教授的班級學生通過閱讀,使得自己的寫作素材漸漸豐富了起來,寫作也更加輕松,文章也更加的富有文采和條理性。
寫作,不能沒有寫作最基本的要素,那就是素材,肚里沒有墨水,那么寫出來的語言,將是非常干枯無味。因此,教師在教導學生寫作時,應當充分發揮讀寫結合的特點,以讀帶動寫作,構建起高效的寫作教學課堂。
二、 讀寫結合中,培養學生寫作布局
有了素材往往還不夠,文章脈絡不夠清晰,結構不夠具有條理性,往往也是一項很大的問題。如果說素材就像大樓的地基一樣,那么文章的結構就像是大樓的空間結構一樣,只有結構穩妥,出色,大樓才會更加的具有美觀。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經常發現學生們的文章關系錯綜復雜,脈絡很模糊,結構混亂,往往不清楚學生想要表達的內容究竟是什么,中心內容忽隱忽現,感覺每一處都像是文章所要表達的重點。筆者意識到,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光是教會學生通過閱讀整理素材是不夠的,還應該教會學生,如何通過閱讀來學習現有作品的文章結構,將讀、寫結合起來,教會學生分析文章的結構,文章連貫、自然的原因。在教學中,要求學生先要學會列大綱,再進行寫作。
教師要教會學生在閱讀中,學會如何去構建寫作結構,例如在《背影》一文的閱讀中,教師應當要求學生去整理出文章的結構,引導學生學習讓文章的結構更加清晰,更具有條理性。朱自清先生在文中以父親的背影作為線索,回憶父親生前與自己的點點滴滴,父親是文章的主題,之后以三段回憶講述父親對自己的關愛與作者對于父親的懷念,回憶中以背影貫穿,文章的結構讓讀者仿佛身臨其境,讓讀者在閱讀過程中也能回憶起自己與父親的點點滴滴。學生完成閱讀后,教師可以給出一個類似的題目,例如以母親為主題,列出一個文章框架,進行寫作布局的練習。這樣讀寫結合,使得學生在閱讀中,逐漸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構建起高效的教學課堂。
三、 讀寫結合,在讀中學習描寫能力
有了地基,有了結構,那么就缺少了裝修,一篇文章是否優秀,其描寫特點是不可缺少的,初中學生在寫作時,大多對于自己想要表達的事物描寫不足,呈現出“假、空洞、大”的特點。因此,教師在寫作教學過程中,可以通過閱讀,讓學生感受大家對于細節的描寫方式,體會其中給文章帶來的亮點,從而通過閱讀學習如何去描寫。例如在《蘇州園林》一課中,讓學生分析一下,作者是通過什么樣的形式將蘇州園林的建筑特點描寫得如此的生動形象,讓人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再比如在《春》一課中,作者是如何描寫春天的到來,更要學習其中最后3段的排比段式,以此來提高文章給人們的震撼力,告訴人們,春天的到來。讀寫結合,讓學生在閱讀中去尋找他人是如何去描寫細節的,如何使得自己對于人物、事物的描寫更加生動,富有生命力,從而提高自身寫作水平。閱讀是人們不應當缺少的事物,不通過閱讀來積累,人們無法用更加生動的語言來將事物描述的更加生動且淺顯易懂。
四、 讀寫結合,在讀中學習創新
人類要進步,就必須要有創新,房子要讓人眼前一亮,也必須要有創新,而文章是否更加的吸引人,也需要創新。以往學生對于寫作,大多按照教師給予的模板來進行,缺少了應有的創新,沒有新意,缺少個性化特點,不足以打動閱讀者。現今有許多文章富有新意,教師應當要求學生進行閱讀,從中找出與眾不同的地方,哪些內容富有新意,值得去做筆記與回味,學習它們的創新之處,從而大大提高自己的寫作水平。
結束語:在現今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想要更好的培養學生的寫作能力,那么就要做到讀寫結合,教師只有教會學生在閱讀中積累素材、學習構造、懂得如何描寫、更具創新,才能夠寫出更好的文章,才能使得文章更具有條理性,更富有文采性,更具有讓人眼前一亮的創新性。只有通過閱讀,學生的寫作水平才能夠有著飛速的提升,寫必須要有讀,而讀了就要寫,讀寫結合,才能構建起高效的初中作文教學課堂。
參考文獻:
[1]吳翠芳.讀寫結合——建高效初中語文課堂的有效路徑[J].教學改革與創新,2015.
[2]董小燕.找準讀寫結合點,有效開展課堂小練筆——提高初中作文教學有效性的思考[J].寫作指導,2016.
[3]陳學強.“讀寫結合”教學模式下如何構建高效的初中語文課堂[J].高效課堂,2016.
作者簡介:
陳素芹,福建省莆田市,福建省莆田擢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