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隨著時代的發展,新課改的不斷深入推進,不同的學習方式也在逐漸獲得大家的認可和推崇,例如國家大力推進的素質教育以及創新學習。
關鍵詞:背景;意義;設計
一、 選題背景
將游戲和學習結合在一起的游戲化學習理論就獲得了廣大老師及家長的重視和肯定,游戲化教育更重視如何去激發學生的潛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在學習中獲得與游戲中一樣的快樂感和幸福感。同時,經過一線教學工作者的實踐探索,游戲化學習方法也在實際教學中得到了檢驗與肯定,廣大教育工作者確定其在教學過程中的作用及其影響,是行之有效的手段。據此,各大教學培訓機構以及公司也在紛紛推出不同的游戲化教學產品,不僅將教學與傳統的肢體游戲、運動結合在一起,同時還將教學與新興的互聯網結合在一起,通過學生喜歡的方式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來實現游戲化教學的目標。
二、 研究意義
(一) 理論意義:游戲化教學其在許多方面都還處于實驗階段,教學效果及方式都處于研究探索階段,相關的文獻資料數據都比較少,而且游戲化學習作為對老師教學和學生學習的一種新探索方式,仍需要實際教學工作去探索研究。作為畢節市民族中學的一名教學工作者,在實際教學工作中運用游戲化教學方式,了解學生們的真實想法和感受,并將其整理成冊,可以有效地為游戲化學習理論研究提供相應的數據文獻,豐富游戲化理念研究成果,從而為后期教育界多游戲化學習的全面研究提供一定的指導和參考。
(二) 實際意義: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在教學中實際應用游戲化教學方式和理論,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建立對物理課程的興趣和愛好,同時提高學生的物理成績,從而幫助學生學到更多的知識,這是游戲化教學研究在實際物理教學工作中最明顯的作用體現。其次,游戲化教學的作用和成果,也為一線教學的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個新的教學理念,豐富了老師的教學方法。
三、 實驗設計
對于游戲化學習在實際教學工作中的作用,本文主要采用了兩種實驗方式,其一是以問卷調查的方式,在畢節市民族中學隨機抽取部分參加了游戲化教學實驗的學生進行問卷,了解其對于游戲化學習的態度和看法;其二是通過對比實驗,選取一個班級,采用傳統教學方式,作為對比班,另外選取一個使用游戲化學習方式的班級作為樣本班,兩者進行對比,以此來發現游戲化學習在實際物理教學中的作用及成果。
(一) 實驗對象介紹:本次實驗選取了畢節市民族中學作為實驗對象,采取問卷調查的方式,以了解學生對于游戲化學習方式的意見和看法,是否愿意參與到游戲化學習之中,以及游戲化學習對其實際學習的效果。實驗一共發出了106份問卷,回收問卷106份,其中無效問卷2份,有效問卷104份,具體情況如下:
(二) 學生性別差異對游戲化學習的影響:
由表1可知,男生對游戲化學習持贊同及非常贊同態度合計37人,女生對游戲化學習持贊同及非常贊同態度的合計26人,由此可見,男生對于游戲化學習持更加積極認可的態度,女生對游戲化學習的態度更加保守,不同性別的學生在是否支持游戲化學習上存在較大差異。其次,在104份問卷調查結果中,對游戲化學習持非反對態度(包括非常贊同、贊同以及無所謂)的問卷,合計81份,占比高達百分之七十八,所以,大部分學生對于游戲化學習持支持或者無所謂態度,并不反對游戲化學習。
(三) 游戲化學習對于學生學習的作用:針對問題“游戲化理念對于你學習是否有幫助?”得出以下圖表:
由表2可知,絕大部分學生認為游戲化理念對于自己的學習是有幫助的,只不過對自己的幫助程度不同,只有絕少部分的學生認為游戲化學習對自己的學習沒有太大的幫助,由此可以看出,從學生的角度來看,大家普遍對于游戲化學習持樂觀態度,比較支持游戲化學習這種新型的學習方法,從而可以推斷出游戲化學習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是有一定的效果,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四) 教師對游戲化學習的看法:問卷中對教師對游戲化學習的態度也進行了了解,共有14位教師參與了問卷回答。大部分教師對于游戲化學習持比較樂觀的態度,合計7人,但是,仍有4人對游戲化學習的實際成果持否定態度,由此可以看出,從教師角度考慮,游戲化學習的實際效果仍待一線工作中去檢驗,也說明游戲化學習還有進一步完善和提高的空間及余地,還需要進一步的加以深化研究。
(五) 學生實際學習成績變化:本文選取了樣本班和對比班在同一次物理考試中的成績進行對比,根據物理成績的區別,發現了是否采取游戲化學習方法對于學生的物理成績產生了實際影響。
由表3可知,采用游戲化學習方式的樣本班的成績分布,在71分及其以上的階段要明顯高于沒有采用游戲化學習的對比班,而且,在高分階段分布中,樣本班與對比班的差距更加明顯,由此可以看出,游戲化學習在實際物理教學中,是有一定的實際作用的,能夠提高學生的物理學習成績。
四、 總結
由以上的實驗數據及圖表可以看出,游戲化學習在實際的教學工作中,能夠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學習成績,幫助學生樹立對學習的興趣,是一種科學有效的學習方式,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有明顯效果,值得在一線教學工作中運用和推廣。
作者簡介:
張磊,貴州省畢節市,貴州省畢節市民族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