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學生初中階段是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關鍵時期,是塑造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重要階段,初中政治學科,作為對學生品德教育的主渠道和重要陣地,承載著塑造學生良好道德品質的重任,我們初中思品教師要優化教學策略,真正將學生的思想教育落實在平時的教學點滴中,促進學生全面健康地成長。
關鍵詞:初中思品;學生品德教育;方法
我們知道,初中學生的心智成長還不成熟。在初中階段開展思想品德教育不僅有利于培養學生的心理素質,還可以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因此,教師不僅要傳授思想品德教育方面的知識,同時還要加強對學生思想教育,培養符合社會需求的接班人,為祖國繁榮事業的發展增添一份力量。作為一名教師,要制定出符合實際需要的教學方案,以便與學生更好地內化思想品德教育。同時,用教師自身的高尚品德影響學生,從而促進學生身心全面的發展。
一、 認真研究教材,挖掘教材與學生情感溝通點
初中思想品德是一門理論性與實踐性都比較強的學科。因此,首先教師要深入研究思想品德教材,通過精心備課,再要結合學生的實際情況來調整教學目標,從而更好地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其次,要深入挖掘教材中潛藏的情感因素,與學生之間實現情感的溝通。由于學生的理解能力與接受能力有限,教師要善于把握學生心理發展情況,將生活巧妙地結合到思想品德教育中,不僅可以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思想品德的內在含義,同時也有利于提升學生的品德。倘若教師只是應付差事,那么很難達到預想的效果,同時學生也會因為模糊不清的概念對思想品德這門學科產生厭倦。這往往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學生的心智都處于發展階段,如果不正確引導他們可能會叛逆。他們情感也是豐富的,教師要多與他們產生心靈上的交流才能深入地了解學生,這有利于教師與學生搭建情感的溝通點,讓他們在心靈上能夠有所寄托,從而更有利于思想品德的教育。祖國的繁榮富強是離不開一定的思想寄托,教師要讓學生明白這其中的道理,讓他們知曉無論是一個名族還是一個人都離不開一定的思想寄托,所以教師應帶領學生認真研究教材。
二、 立足思想動態,認真開展思想品德教育活動
當今社會,無論是學生心智還是學生的價值觀都有很大的影響。因此,教師要做好相關的教育工作,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成長環境。教師要重視對學生的思想教育,讓他們能夠對思想教育有著新的定義能夠更好地接受理解它。學生的理解能力與處事能力有限,在學習的過程中難免會遇到種種困難,所以教師要做好充足的備課工作。想要事半功倍,教師需要細心觀察學生,了解他們的心理,同時也要細心揣摩教材,幫助學生提高思想水平。例如,在《天生我才必有用》一課教學中,教師細心揣摩研讀教材后,要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讓學生明白成功的背后都需要辛勤的付出。每位學生都有他們的優缺點,他們看待事物的出發點也有很大的差別,教師要善于抓住他們的缺點,正確地利用他們的優缺點,幫助他們克服心理障礙。不僅僅要讓學生深刻理解學習思想品德的重要性與目的性,也要讓學生在生活中得以實踐。學校要積極主辦有關思想教育活動,抓住學生的學習興趣與天性,開展有意義的實踐活動,讓學習與實踐巧妙地結合,這不僅有利于學生在實踐中能夠受益匪淺,還可以提高學生之間的凝聚力。
三、 結合生活教學,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
初中思想品德這門學科與生活有著密切的聯系。教師要注重實際生活與教學的結合,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在教學中不難發現,學生對枯燥無味的書本知識不感興趣,倘若教師調整教學方案,加入更多的新穎教學元素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幫助他們更好地學習思想教育。例如,在教學《學會拒絕》這一內容時,教師要善于抓住學生的興趣,給學生營造幽默風趣的學習氛圍。在生活中有許多新奇的事物誘惑著學生,學生缺乏正確的判斷力,他們往往會誤入歧途。教師要利用這一課教育學生要形成正確的人生價值觀,在誘惑面前學會抵制。教師只憑書本知識教育學生是不行的,教師要利用生活中實例來指引學生,讓學生學會做出正確的判斷,同時教師也可以通過實踐來測試學生,學生可以親身體驗,領略其中的奧秘。在測試中,教師會發現許許多多的問題,并且學生也會發現自身的優缺點,此時教師在引導他們幫助他們揚長避短,給予他們適當的鼓勵,這有利于增進學生學習的自信心,同時也有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
四、 鏈接家庭教育,有效地組織思想品德活動
隨著年齡的增長,學生不斷豐富自己的閱歷,對于生活中所遇到的事物都有一定看法,或許存在著錯誤的判斷這也是可以理解,畢竟學生正處于成長階段。教師作為學生學習求知路上的引路人要給予學生最大的幫助,在學生誤入歧途時要及時正確引導學生,幫助他們改正自己的錯誤健康地成長。同時家庭對學生的影響也是深遠的,如果學生生活在一個家風很好的家庭里,那么這位學生會有很好的修養,在家庭教育方面也會很突出有利于幫助學生塑造正確的價值觀。例如,在教學《和父母平等溝通》時,教師可以提前進行一次家訪,教師走進學生家里親身感受學生所處的家庭環境。教師還可以設立一堂關于家風的自由討論課,讓學生訴說親身經歷的事,積極發表自己的看法。但是教師要注重課堂效率,不能漫無目的地授課,對于教師所開展的活動要有組織有意義,能夠真正地幫助學生提升自己。在課后教師要做好總結工作,根據家訪和學生的反應情況來調整教學目標,開展有效的思想教育活動對于那些在生活中遇到困難的學生要給予適當的幫助與開導,讓他們發現生活的美好,抵制生活所帶來的誘惑。
總之,教師要以學生的思想品德的提高為教學的出發點,把課堂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并激發他們能夠積極主動地投入到課堂中,真正對新教學知識產生強烈的認同感。同時,要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設計合理的教學方案,讓學生獲得親身的體驗,感受思品教學的魅力和價值。這樣,才能有利于提升學生的道德水準,真正從內心深處接納新知。當然,塑造學生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與價值觀也就成了水到渠成之事了。
作者簡介:
朱燕春,江蘇省淮安市,江蘇省淮安市浦東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