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應用型本科院校展開了如火如荼的課程改革,大學英語這門課也在其中。本文以筆者所在學校為例,探討了大學英語課進行課程改革的具體措施,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問題,以期對于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有所啟示。
【關鍵詞】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
【作者簡介】同銀萍(1980- ),女,陜西蒲城人,西安培華學院,講師,碩士,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
2007年教育部《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明確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同時增強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提高學生的綜合文化素養,適應社會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求。《要求》進一步把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分為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然而,極少有學校能夠從本校學生的英語實際水平出發,制定適合本校學生發展需求的具體目標。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要考慮本校學生英語的實際水平,而不是照搬研究型大學的教學模式,教學應當結合學生未來的工作需求,培養具備高素質英語能力的應用型人才。
一、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教學的現狀
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多數是地方本科院校和民辦本科院校,學生入學時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大多數學生英語基礎比較薄弱,缺乏學習英語的動力。大學英語是本科教育階段的一門公共必修課,涉及所有專業的學生,是一門涉及面最廣受眾最多的課程,然而教學效果不佳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教師為了完成自己的工作量和教學任務而教學,大多是沿襲傳統的教學模式,進行填鴨式教學滿堂灌,師生間缺乏有效地交流。課堂上教師沉浸于自己的講授中、學生沉迷于自己的玩樂中的現象并不少見,教學效果差強人意。很多學生畢業之后發現自己在校所學的英語知識完全不能滿足工作的需求。因此,應用型本科院校應當探索適合學生發展需求的大學英語教學新模式,此項任務迫在眉睫,刻不容緩。
二、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的創新與探索
近年來,應用型本科院校的課程改革在全國應用型本科院校中如火如荼地開展起來,大學英語教師也在積極努力地探索適應學生發展需求,為學生未來工作服務的教學新模式。大學英語這門課程應該因專業制宜,因學生制宜,盡可能地讓每個學生在快樂中學習并且學有所獲。本文以筆者所在的學校為例,對大學英語課進行應用型課程改革后的教學模式進行分析總結,以期對其他應用型本科院校的大學英語教學有所啟示。這是一所位于西北擁有兩萬多學生的應用型本科院校,開設專業較多,不同專業的學生英語程度差異較大,因此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結合不同的專業側重不同,做到教學任務工作化,工作任務課程化,工作過程系統化,讓學生在干中學,學中干,努力使學生的收益最大化。
首先,在每單元的學習前,教師將教學任務進行分解,給學生提供與教材單元內容相關的輔助學習材料,包括文字、音頻、視頻等等,學生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完成不同的活動內容,這些小組活動都是一些需要進行實踐操作的任務,需要小組成員之間的互相協作才能完成。
其次,課堂上對于文章進行探討式教學,讓每個小組的學生完成自己小組分配到的內容解析,教師進行補充答疑即可,這樣就實現了以學生為主體,教師為主導的教學。課后練習題也是以學生講解為主,一些存在分歧的問題通過學生之間的自主互助學習得到解決并且印象深刻。通過這樣的學習工作過程,極大地提高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合作能力,學習效果較好。
最后,我們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對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會做一個摸底統計,比如說醫學院的學生對于英語四級考試的需求非常強烈,那么教師會在平時的教學過程中側重學生應試能力的提高,進而提供這方面的訓練,對于傳媒學院的學生,教師側重用英語進行交流溝通的能力以及一些西方文化知識的傳授,在教學過程中盡量滿足不同專業學生的需求。
三、采用新模式教學的成果及存在的問題
大學英語進行應用型課程改革之后,學生們學習英語的興趣得到了極大的提高。對于學生的評價,提高了過程性考核的比重,由之前占期末總評的40%提高到60%,終結性考核從之前的60%降低到40%。學生們在學習過程中積極性非常高,努力完成自己小組分配的工作任務,因為得分是根據小組任務完成的情況進行打分,包括教師評價、小組之間的評價和組內成員相互評價,任務完成情況不佳的話會影響到每個人的分數。同時,新的教學模式也提高了學生之間的組織合作能力,溝通能力和表達能力等等。
當然,在應用型課程改革的過程中,也發現了這樣那樣的問題。比如,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得到了提高,各方面能力也得到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很多學生感覺課程任務繁重,疲于應付,自己沒有可以合理安排的空閑時間,因為每門課程都會有各種學習任務,加上組內個別成員不積極、不作為,導致很多時候的工作任務都是落在個別同學身上。然而,在最后教學評價的過程中,因為情面等因素,那些不作為的學生都還有得分,導致不公平。因此,我們在今后的教學改革過程中還要繼續探討研究,摸索出適合不同層次不同專業學生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為學生今后的就業打好基礎。
四、結論
應用型本科院校大學英語的教學改革應當為學生的專業學習服務,為學生未來的就業服務,營造英語語言學習的環境,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綜合應用能力。大學英語進行應用型課程改革以后,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和課堂參與度都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尤其對于那些基礎薄弱的學生來說,英語課不再是一門與他們無關的課程,這些學生也可以參與課堂活動并且學有所獲,大學英語應用型課程改革取得了較好的效果,今后還應探討更適合學生需求的教學模式和方法。
參考文獻:
[1]袁婷婷.探究大學英語的教學模式改革[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5(34):148-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