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針對小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的年齡特點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對學生的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多彩的社會實踐活動可以把課堂上學到的知識靈活運用到社會實踐中,培養和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也能加深學生對社會和集體的了解,培養學生的社會和集體責任感。學生在集體活動中能夠互相關心、互相包容,對營建一個積極向上、 團結奮進的班集體也起著重要作用。另外開展實踐活動,學生可以掌握一些信息技術、勞動技術、社區服務等活動中的一些實際技能,并在活動中獲得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和豐富的經驗;對塑造學生完美人格,養成合作、分享、積極進取等良好的個性品質都起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實踐活動;小學教學;責任感
一、走進大自然,熱愛自然環境,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初步能力。
大自然是智慧的源泉,是開啟人類智慧的鑰匙。比如在美麗的春秋季節定期帶領學生去鄉村游玩,讓孩子們看到農村發生的大變化,使他們從小就受到熱愛家鄉的教育,并激勵他們不斷努力,掌握更多的知識,將來把家鄉建設得更美,更富饒。又比如帶領孩子們去野炊,讓孩子們感受大草原的美,并知道合作的重要性,同時鍛煉野外生存的能力。再如去白城向海自然保護區游覽,使學生知道了向海是國際重要濕地,共有鳥類293種,還知道一類保護珍禽丹頂鶴,目前全世界僅有1500多只,而向海就有60多只,讓孩子們為自己的家鄉而感到驕傲,并形成自覺保護周圍自然環境的意識和責任感。
二、組織學生參與社會活動和社區服務,增進對社會的了解與認識,增強社會實踐能力,并形成社會責任感和義務感。
如:利用寒暑假,組織孩子們進入學校附近的明仁和長慶社區參觀并參與社區的一些活動,如參與社區衛生宣傳、社區植樹等活動。通過走入社區并參加各項活動,增進學生對社區的了解與認識,理解社區與社會的關系。激發了學生關心并主動探究社會問題,積極參與力所能及的社區活動,服務社會的積極性。發展了學生社會實踐能力,學會與他人共處的社會交往能力。
三、開展評優創優活動,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如以班級這個小集體為單位,堅持開展評“好孩子”活動,目的就是培養孩子的自我約束能力,激發上進意識,形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善于正確認識自己和別人,并能更好地處理人際關系,取得了很好的實際效果。我在班級的一面墻上張貼一棵大樹,并且在樹枝上貼滿了各色梅花,被評為好孩子的學生照片就貼在梅花心里。此項活動每周或每兩周評一次,而且每評一次都有一個主題。孩子們對此項活動非常重視。有一次,一名同學因為上課說話一事而沒有評上本周的好孩子,她難過得哭了。她對我說:“就因為我上課說了一次話,就沒有評上好孩子,太可惜了,同學們也太不講情面了。”我給她講了其中的道理,最后她保證再也不犯這樣的錯誤了。還有一次,當我剛要組織評好孩子時,趕上我臨時有事,我說:“等我回來再評。”可兩位班長卻說他們自己也能評。當我回來的時候,他們把好孩子的名單交給了我。這件事使我受到了更大的啟發,孩子們的自理能力已越來越強了。
開展“好孩子”的評比活動,不僅牽動了全班孩子的心,也牽動了各位家長的心。因為開展這項活動收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所以有的家長在家里也開展了類似的活動,促進了
家校的共同教育,同時也培養學生競爭意識和自我約束能力并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為學生的健康成長起到了促進作用。
四、實行“小干部輪換制”提高學生組織能力和主人翁責任感。
為了培養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組織能力,增強競爭意識,使孩子們能屈能伸,我在班級堅持開展了“小干部輪換制”。除設班長、五大委員外,我又設了路長、樓梯負責人、喊“立、禮”的、放學喊“老師再見的”等小干部。每周或每兩周進行一次輪換,以使更多的孩子得到鍛煉。這項活動開展近一個月左右,班里一名上課愛說話的孩子當選了西隊路長。為此,他還訂了一個專門記違反紀律人名的小本子,他自己也改掉了愛說話的壞毛病。有一次,一名樓梯負責人周三感冒沒來上學,下課時,另一名同學正筆直地站在那。當我問他為什么站在那時,他說:“老師,我一直都想當樓梯負責人,站在這,就像解放軍叔叔站崗一樣。我看站崗的同學沒來,所以就替他在這負責紀律。”當時我很受感動,并讓他一直負責到本周結束。
以前都是男孩子當體委,而在我班卻打破了這個常規。當一名女孩當選為體委時,她既高興,又害怕,高興得當時就蹦了起來,但又害怕自己喊不好口令,因為以前沒有喊過。但她很想在男孩面前好好表現一下自己,下課時,她就到操場上進行喊口令的練習,對她的幾個好朋友進行訓練。回到家,她又進行這方面的練習。更有趣的是,她還把她爸爸、媽媽當成學生來練習,一會立正,一會稍息,一會向前看齊,累得她爸爸、媽媽滿頭是汗。經過努力,她成了一個合格的小體委。
通過此項活動,不僅使孩子們的組織、管理能力得到了培養和發展,而且還教育了孩子們應該如何做,使孩子們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習慣,為以后的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五、家校聯手,合力培養,營造良好的家庭氛圍,為學生的健康成長創設良好條件。
我發現現在一些家長望子成龍心切,對孩子要求很嚴,但卻忽視了自己的榜樣作用,有的根本就不關心孩子的學習、生活習慣等問題。為督促并鼓勵家長,取得家長的配合,使家庭與學校教育同步進行,在征得家長同意的情況下,我在班里開展了評“好爸爸、好媽媽”的活動。此項活動由孩子們進行評選,評選條件如下:1.關心孩子的學習,并能進行輔導。2.能干家務活。3.在家盡量不吸煙、不喝酒、不玩麻將。因為條件比較苛刻,所以第一次評就引起了家長的極大重視,因為他們都想在孩子面前有個好影響,成為孩子的榜樣。
在第一次評選時,一名同學沒有評她的爸爸,原因是他爸爸玩了兩次麻將。回家之后,她有點后悔,因他爸爸別的方面都做得很好。為此,她哭了。她的爸爸卻對她說:“你評的很對,是爸爸不該玩麻將。”
每評選一次,我都把評上的“好爸爸、好媽媽”的名單通過通訊卡的形式發下去,沒有評上的讓自己的孩子講一下原因。有的家長見孩子總也不評自己,就到我這來求情,而我還得做他們的工作,告訴他們,孩子不評他們,一定有他們的理由,應該尊重孩子的意見,不能讓孩子去說謊。也有的家長說:“老師,我真沒想到,我的孩子能這樣深刻、正確地認識這些事情,看來今后我真得注意這方面的做法了。”此項活動的開展,在促進親子關系的同時,也使家庭教育有所提升,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促進孩子們的健康發展。
除此之外,我還在班級開展多種活動:召開生日會、開展讀書匯報會、舉行跳繩比賽、召開演講會、舉行穿衣服比賽、舉行書法比賽、召開聯歡會等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六、總結
經過長期實踐,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能夠寓教于樂,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能夠開闊學生的眼界,豐富學生的精神世界;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能夠培養學生的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開展豐富多彩的實踐活動能夠提高學生的社會交往能力,在學校教育中起著特殊而又重要的作用。
作者簡介
劉靜雨(1970-),女,漢,吉林省白城市,職稱:小學一級教學,大專,吉林省白城市洮北區南郊小學,研究方向:幼兒膳食營養與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