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瀾
摘 要:幼兒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發現了游戲的價值和作用,并創新了多元化的教學方法用以指導實踐,以此來提高提升幼兒教育的質量,促進幼兒教育的發展。文章首先分析了游戲多元化教學方法目前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問題,基于存在的問題,結合多元化教學的現狀提出了游戲多元化教學應當遵循的幾點原則和具體措施,期翼能夠為幼兒教師實施多元化教學提供啟示和參考。
關鍵詞:游戲;多元化教學;幼教
通過多種形式的游戲以提高教學效果的方法被稱為游戲多元化教學法,游戲活動是幼兒教育中的主要教學內容,科學有效的游戲活動,能夠在無形中使得幼兒學會相應的知識,掌握對應技能,體現對幼兒教育的價值,從現實情況來看,多元化教學法在幼兒教學中雖然取得了明顯效果,但也存在很多的不足之處,下面筆者一一對其進行分析,希望幫助多元化教學法更好的實施和發展。
1多元化教學法的作用
1.1多元化教學法的積極作用
游戲多元化教學法是在教育單一化的基礎上進行的革新,它為幼兒教育提供了更為廣闊的選擇范圍,拓展了游戲的活動形式,使得幼兒教育的游戲形式變得多種多樣,全面提高了幼兒的學習興趣。在游戲多元化教學方法中,教師不再是高高在上的命令者,而是變成了和學生同等地位的合作伙伴,教師和幼兒合作完成游戲,一方面能夠進一步拉近師生距離,增強幼兒對教師的信賴感,提升幼兒教育的有效性,另一方面幼兒在游戲活動中與教師和同伴進行溝通、交流,能夠進一步提高自己的表達和溝通以及合作能力,同時,在游戲活動中,學生的思維得到了豐富和發展,有利于創新性思維的形成,滿足社會對人才的要求,總的來說,開展游戲多元化教學方法對于促進幼兒的成長具有重要意義。
1.2多元化教學法的消極作用
目前,多元化教學方法的應用還有很強的局限性,仍然存在較為明顯的不足,使得幼教質量難以得到根本提高,而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第一游戲的開展過于形式化。幼兒教師過分注重游戲多元化的形式,在日常教學中將豐富形式作為教學的重點,卻忽視了對游戲內容的把握和選擇,使得游戲活動的教育意義不大;第二教學 資源不夠,現階段,有一定數量的幼兒園的軟硬件設施都十分落后,難以滿足實施多元化教學法的條件,第三教學規范不夠嚴謹,多元化教學法的教學規范不夠嚴謹,開展的過程中,會出現各種偏差,導致教學難以達到預期的效果。
2實施多元化教學法的原則
2.1社會性原則
幼兒的生活和學習都是在社會這個大環境之下進行的,因而幼兒的游戲活動也具備社會性,因此幼兒教師在開展游戲活動時,要在分析幼兒的實際情況的基礎之上對教學內容進行深入研究,選擇與幼兒發展相適應的教學模式,此外,幼兒教師在設置教學目標時也要盡可能做到科學合理,形成一套系統的完善的多元化教學的教學模式,更好的實施多元化教學,幫助幼兒適應社會,在社會中更好的成長和發展。
2.2主體性原則
幼兒教師要轉變以往的教學思想,改變傳統的教學地位,將幼兒作為教學的主體,尊重幼兒的想法和觀念,一切從幼兒出發,落實到幼兒的教育上,在教學的過程中,鼓勵幼兒大膽嘗試,激發幼兒的學習能力,盡可能凸顯幼兒的主體地位。當然以幼兒為主體并不意味著幼兒放任之流,幼兒由于身心發展還尚未完全成熟,行為帶有一定的局限性,因而教師也要扮演好引導者的角色,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對幼兒進行積極而正確的引導,啟發幼兒的思維,讓幼兒養成學習興趣,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習得對應的能力,與此同時幼兒教師在運用多元化的教學方法開展游戲活動時,要最大程度的發揮自己的想象力,要盡可能增加趣味游戲的游戲頻率,根據幼兒的實際情況選擇不同的游戲方法,誘發幼兒的學習動機,提升幼兒的參與積極性。
3多元化教學方式
3.1創設游戲情境
幼兒的身心發展還未完成成熟,注意力和自控能力有限,相比于枯燥乏味的說教,他們更容易接受寓教于樂的教學方式,后者更能夠調動幼兒的學習興趣,激發他們內心的學習欲望,而游戲活動就是“寓教于樂”學習方式的突出代表,游戲活動開展到位能夠吸引孩子的興趣,讓幼兒在輕松愉快的游戲氛圍中,習得對應的知識和能力,提高幼兒的參與度和表達能力。而要達到這一效果,需要幼兒教師創設特定的游戲情境,讓幼兒在參與游戲的過程中,拓展思維,協調肢體,產生情感體驗,提升綜合能力。同時在開展幼兒游戲的過程中,幼兒教師要控制好游戲時間:游戲時間過長,會導致幼兒精力不足;游戲時間過短,會導致游戲效果差,實現不了游戲活動的教育目的,因而幼兒教師在開展游戲時要確保游戲時間適宜,既能達到游戲教育的目的,又不讓孩子感到厭倦。
3.2加強監控力度
幼兒教師在開展游戲時,要加強對游戲的監控力度,幼兒時期的孩子與成年人相比,各方面都不成熟,在參與游戲時,容易忘乎所以,導致各種安全事故的發生。因而幼兒教師要樹立責任意識,秉持對幼兒安全負責的原則,確保每一個幼兒在參與游戲過程中的安全,為幼兒提供安全和諧的游戲環境,同時幼兒教師對游戲過程監管的過程中,也可以適度的參與到游戲中去,促使游戲活動順利進行。例如一旦發現大多數幼兒對正在進行的游戲都缺乏興趣時,教師要立即改變游戲方法,調整游戲策略,開展幼兒感興趣的游戲,對于個別無法參與到游戲活動中的幼兒,教師要耐心的與幼兒溝通交流,對其進行引導,讓幼兒有效的參與到游戲中去,同時幼兒教師也可以根據具體的游戲活動,讓幼兒進行角色扮演,從而體驗到游戲的樂趣。此外,幼兒教師在游戲活動開始之前也要學會設置游戲規則,讓幼兒從小樹立規則意識,對于違反規則的幼兒,教師要耐心引導,切莫不耐煩、打罵幼兒,加重幼兒的恐懼心理,要輕聲細語的引導幼兒,拉近師生關系,為幼兒的成長打下良好的基礎。
3.3重視游戲評價
在游戲結束之后,一方面幼兒教師可以對幼兒在游戲活動中的表現進行總體評價,另一方面可以讓幼兒對游戲過程、內容以及感受進行表達和討論,進而整體感知游戲。這種評價方式能夠幫助幼兒教師從幼兒的角度和眼光看待問題,系統全面的掌握幼兒的情況,以便及時的糾正幼兒的不良思想及行為。此外教師在游戲結束之后還要善于總結經驗,樹立資源共享意識,將經驗分享給其他教師,同時也可以向其他教師借鑒先進的教學方法,共同進步,全面提高幼兒的綜合能力,促進幼兒的整體發展,助力幼兒的成長和成才。
4 結語
綜上所述,游戲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幼兒園的教學活動占據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因而教師要在結合幼兒發展的實際情況的基礎上遵循以上幾點基本原則,實施具體策略,將多元化教學方法運用在教學活動中去,調動幼兒的學習積極性,發揮幼兒的主觀能動性,讓幼兒成長乃至成才。
參考文獻
[1]李超. 游戲多元化教學方法在幼教中的實踐探析[J]. 中華少年, 2017(32):207-207.
[2]李冬. 幼兒園課堂游戲化教學的實踐問題研究[J]. 讀寫算:教師版, 2016(39):93-93.
[3]孫艷麗. 趣味游戲在幼兒園教育中的實踐探析[J]. 學周刊, 2016(1):196-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