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萍
【摘 要】目的:探討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癲癇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隨機選取本院收治的小兒癲癇患兒90例作為研究對象,按照護理方法分為兩組,每組各45例,分別采用常規護理和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應用臨床護理路徑,比較兩組護理效果。結果:B組患兒在定期復查、合理飲食、良好生活習慣、合理用藥等方面對治療的依從性明顯高于A組(P<0.05)。B組家屬對護理的總滿意度為97.78%,明顯高于A組的82.22%(P<0.05)。結論:在小兒癲癇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有效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和質量,增加患兒家屬對護理的滿意程度,具有非常顯著的應用效果和積極的作用。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小兒癲癇護理;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5-0-02
小兒癲癇是臨床上常見的兒童神經系統疾病,臨床表現為運動障礙、意識模糊,持續頻繁反復發作會對患兒的大腦功能造成嚴重損害,導致智力障礙。在積極治療控制病情發展的同時,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對于提高治療效果具有非常積極的作用。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以患者為中心的新型護理模式,是根據護理任務,按照時間順序制定護理工作計劃,其作用在于有效提高工作效率,促進患者盡快康復[1]。本次研究著重探討分析臨床護理路徑在小兒癲癇護理中的應用效果,現報道如下。
1 資料和方法
1.1 基本資料 隨機選取本院2017年4月—2018年4月收治的小兒癲癇患兒90例作為本次研究的對象,按照護理方式將患兒分為兩組,A組45例患兒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齡2—11歲,平均年齡(5.6±1.4)歲;病程6個月—7年,平均病程(3.4±1.2)年。B組45例患兒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齡1—12歲,平均年齡(5.8±1.7)歲;病程7個月—8年,平均病程(3.6±1.5)年。兩組間基本資料比較不存在明顯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兩組患兒均采用常規護理,主要內容包括:密切觀察病情發展變化情況,按照醫囑積極給予藥物治療,給予家屬健康教育,指導其密切配合治療和護理,科學合理的使用藥物。B組患兒在常規護理基礎上應用臨床護理路徑,具體內容如下:
①患兒入院后第1—2d,詳細向患兒及家屬介紹醫院科室環境和相關規章制度,介紹主管醫生和責任護士,重點強調安全注意事項。協助患兒完成生命體征各項指標檢測,以及頭顱MRI、腦部CT、腦電圖等檢查。發放小兒癲癇健康教育資料,向家屬講解小兒癲癇的發病機制、癥狀、治療方法和相關注意事項,重點介紹發病時的應對措施。
②入院后第3—7d,如果患兒病情發作,立即幫助其采取仰臥位,頭偏向一側,松開衣領,拉出舌頭,給予壓舌板壓住舌根,避免發生窒息和咬傷舌頭。及時清理呼吸道,保持呼吸道暢通。密切觀察病情發展變化情況,如果出現異常立即報告醫生,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置。
③密切觀察患兒用藥后的反應,注意準備好急救藥品,及時應對不良反應的發生。
④患兒出院時對其病情做出全面評估,確定生命體征平穩、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后,協助醫生辦理出院手續。指導家屬遵從醫囑,按時按量服藥,定期到醫院復查。
1.3 觀察指標[2-3] ① 患兒對治療的依從性。② 家屬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1.4 數據處理 采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研究數據進行統計分析處理,計數資料用檢驗;計量資料以t檢驗;兩組間比較差異以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① B組患兒對治療的依從性明顯高于A組(P<0.05),統計結果詳見表1。
② B組家屬對護理的總滿意度明顯高于A組(=6.049,P=0.014<0.05),統計結果詳見表2。
3 討論
小兒癲癇是一種神經系統疾病,具有突然發作、反復發病等特征,如果過度發病可對患兒的大腦功能造成嚴重損傷,導致精神和智力發育障礙。雖然該病較難治愈,但相關數據統計顯示,在積極治療的同時,采取有針對性的護理干預措施,對病情的控制有效率可以達到80%[4]。小兒癲癇護理的關鍵在于通過對患兒進行癲癇病相關健康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其對相關健康知識的認知程度,增強對疾病的自我管理意識和能力,提高患兒對治療和護理的依從性,從而有效控制病情發展,降低復發率。傳統的護理方式是被動地依照治療方案進行護理,難以獲得最佳護理效果。臨床護理路徑是一種有計劃的護理模式,是根據患兒的具體情況和護理任務制定個性化的護理路徑表,明確護理目標,按照路徑表有序地實施護理干預措施。臨床護理路徑倡導以患兒為中心的新型護理服務理念,強調按照時間順序合理安排護理工作,按部就班地落實路徑表,保質保量的完成護理任務,其作用和目的在于有效提高護理工作效率和質量,促進患兒盡早康復[5]。本次研究結果顯示,通過應用臨床護理路徑,B組患兒在定期復查、合理飲食、良好生活習慣、合理用藥等方面對治療的依從性明顯高于A組(P<0.05)。B組家屬對護理的總滿意度為97.78%,明顯高于A組的82.22%(P<0.05)。綜上所述,在小兒癲癇的護理中應用臨床護理路能夠有效提高護理質量和效率,增強患兒對治療的依從性,提高家屬對護理的滿意程度。
參考文獻
蘇樂藝,黃卻英.研究細節護理在小兒癲癇中的效果評價[J].中國醫藥指南,2018,16(2):207-208.
蔣中杰.臨床護理路徑應用于小兒癲癇的護理研究[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17,9(7):223-225.
谷艷娟,鄧童林,孫凌霞.小兒癲癇的臨床護理路徑探討[J].深圳中西醫結合雜志,2016,26(19):180-181.
張春霞.小兒癲癇的臨床護理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20):266-267.
郭云霞.臨床護理路徑于小兒癲癇中的應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6,16(11):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