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云霞
【中圖分類號】R47.4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1
手術是扁桃體炎最好 的根治方法。術后患者在一定時 間內因咽痛拒食、不語,易出現感染、出血等并發 癥,因此,術 后護理非常重要。筆者回顧性分析了扁桃體摘除術后 80例患者的護理情況,結果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筆者所在醫院 自2016年 1月 一2017年 8月共 80例慢性扁桃體炎患者行扁桃體摘除術,其中男48例,女 32例,年齡 3~44歲。手術方式為扁桃體剝離術和扁 桃體擠切術。全麻插管下手術28例,局麻下手術 52例。
1.2 護理
1.2.1 心理護理 據國內外學者報道,手術引起的精神障 礙發生率5% ~60%,因此要減輕或消除手術給患者帶來 的心理負擔,正確引導患者和安慰患者,以解除患者的思想 顧慮和恐懼心理,對術后出現出血、發熱、疼痛等現象做好說 明和解釋工作,鼓勵患者戰勝疾病,樹立信心,充分調動患者 的積極性,積極配合治療和護理工作。
1.2.2 體位護理 局麻患者取半臥位休息,全麻患者在完 全清醒6 h后取半臥位體位,以減輕頭部壓力,減少傷口出血 的可能。
1.2.3 飲食的護理與術后活動 術后 1—2 d內給流食,2 d 后改半流食,勤用漱口液含漱。術后如患者無出血,囑患者 早下床活動,以促進患者早 日康復。
1.2.4 發熱護理 扁桃體摘除術后體溫 37℃ ~38℃,持續 1—2 d恢復正常,不需特殊處理。術后 2~3 d內體溫升高至 38℃以上,伴有創口異常疼痛、出血,可能為感染所致,除用 抗生素外,要加強 口腔護理。
1.2.5 口腔護理 術后用漱 口液漱 口,交代患者正確的漱 口方法,每 日餐后均應漱口,保持 口腔清潔,防止傷口感染而 造成扁桃體出巾l,術后當天患者應少講話。
1.2.6 疼痛護理 術后麻醉作用消失后,創口有疼痛感,術 后 8 h內較甚,患者會 因疼痛拒 絕進食、說話,有 時患者煩 躁 不安,失眠引起頭痛、頭暈,不利于術后恢復。所 以術后應給 適當的鎮痛、鎮靜等藥物。
1.2.7 術后出血的護理 扁桃體術后出血是術后最常見的 并發癥,應從術后患者嘔吐、分泌的次數、量、色來觀察,次數 過多、量大、顏色鮮紅,說明有出血的跡象,應及時報告醫生,找到出血點,用 3%雙氧水棉球或0.1%付腎素棉球壓迫止血 或縫扎止血,并可用冰袋冷敷頸部等。術后常規護理,觀察 患者的分泌物和精神狀態,護理人員要做到腳勤、嘴勤、眼 勤,發現異常情況,立即報告醫生,爭取早期采取措施,減少 扁桃體術后并發癥的發生。
2 結果
80例患者中6例并發扁桃體術后出血,占7.5%,由于 及時查明原因,采取了有效的治療措施,沒有大出血病例發 生 ;術后發熱30例,占37.5%,經對癥處理,所有病例傷 口愈 合良好,順利康復出院。
3 護理體會
扁桃體摘除術后出血是扁桃體術后常見并發癥,扁桃體 切除術的護理要點主要體現在對術后出血的預防,如 24 h 內口中有少量鮮血為正常現象,可輕輕吐出,不能咽下;如吐 出物完全是鮮血,說明有出血傾向,應立即檢查傷 口,采取止 血措施,特別是兒童及全麻未清醒者,出現頻頻吞咽提示有 活動性出血,應密切觀察體溫、脈搏、血壓和呼吸等變化。扁桃體術后如有活動性出血,均應迅速找出出斑的原因,及 時準確地進行止血處理。而作為護理人員,應盡可能地熟悉 可能引起出血的各種原因。本組研究表明,通過有效的體位 護理、心理護理、出血護理等措施,,可預防或避免出血發生。因此,我們要充分地評估患者,前瞻性地做好防范措施,減少 術后出血并發癥的發生,確保醫療安全,便患者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