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瑞芬
【摘 要】目的:分析探討結核科常見的護理風險與防范應對措施。方法:對254名結核病患者隨機分組,其中127例為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127例為實驗組,給予風險管理。對兩組患者滿意度、技術水平等給予綜合評價后進行統計分析。結果:實驗組在各方面明顯優于對照組,風險率明顯降低,P<0.05,具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實施風險管理,對確保臨床安全,降低不良事件發生,具有較高的應用價值。
【關鍵詞】 風險分析;風險管理;防范對策
【中圖分類號】R4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5--01
醫療風險管理是指為減少醫療風險造成的損失與危害,提前采用的有效管理措施[1]。為了使患者得到安全有效的護理,提高護理質量是護理工作的重中之重[2],也是社會大眾和醫療衛生系統所關注的首要問題。結核科護理除具有常見風險的特征外,還具有病情復雜、感染率高等特殊性[3],因此,對結核科護理安全方面提出更高要求[4]。
選取我院2016年收治的254名結核患者病例,隨機分組,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54例結核病患者,年齡16~78歲,其中男性患者172例,女性患者82例,隨機分兩組,每組127例,為實驗組與對照組,兩組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對照組采用常規護理方法,實驗組將風險管理方法運用于臨床之中,并制定出相應護理措施。最后,運用統計學方法將兩組患者綜合服務質量進行評分。風險管理方法如下:
1.2.1 風險防范 風險防范首要任務是給予有效的風險判斷,即護理人員運用自身經驗和專業素質對患者及其所使用的醫療設備進行詳細觀察,做出科學、有效的風險評估,根據此判斷,對有可能發生的護理風險事件給予有效的預防、應對措施,進而杜絕護理風險的發生。
1.2.2 技術質量 結核病患者住院時間較長、免疫力缺乏、容易感染,護理中小的失誤都有可能加重患者病情,造成醫療事故,引發醫療糾紛。所以,在護理結核病患者時,要做到高質量地技術、認真負責的精神。
1.2.3 有效溝通 結核科患者大部分具有病程較長、病情較重、反復住院等特點,與醫護人員之間關系較為密切。因此,及時、有效的對患者進行良好的溝通,及早發現其心理問題,及時采取切實有效應對措施,防止重大問題發生。因此,護理人員不僅要注重基礎知識的學習、提高職業道德素質,還應加強心理學方面研究。
1.2.4 風險評價 風險評價是針對護理操作過程中所采用的方法、措施、結果進行綜合評價。進而,得出患者對綜合護理質量的多方面評分,運用統計學方法,進行統計分析。
1.3 統計學比較
利用spss19.0統計軟件,對相關數據進行比較分析,分組間利用t檢驗進行對比,所有數據標準均采用檢驗,P<0.05,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兩組患者對綜合護理質量評分對比見表1:
由上表相關數據可以看出,除專科護理外,各項數據都具備統計學的意義(P<0.05)。實驗組在基本護理、特殊護理、患者的滿意度、心肺復蘇、護理人員的專業技術知識以及應急能力等方面均明顯高于對照組,通過實施風險防范措施,護理質量整體水平得到明顯提升。
3 結語
綜上所述,科學系統的制定風險防范措施并切實有效的去執行,是防止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的關鍵。在法律法規的范圍內,確保患者不會出現各種的損傷、缺陷、死亡等醫療事件的前提下,對患者的生理與心理方面的保護優為重要[5]。加強培養醫務人員職業責任感,始終把患者的安危放在首位,與患者保持良好溝通,以減少風險事件的發生。
參考文獻
王娟.護理風險管理在呼吸科病房護理中的應用[J].中國當代醫藥,2012,9(12).
農彩蓮.護理不安全因素分析與防范的研究進展[J].中國醫藥指南,2013,11( 20) :79.
王雪莉,孫萍,黃祥柱,等.護理風險與護理風險管理的策略[J].長江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1,5(9).
劉莉.風險管理在婦產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2,23(1):88.
張一敏,孫秋華.腫瘤化療后胃腸道反應的護理研究[J].護理研究,2011,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