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鵬
【摘 要】目的:分析無痛胃腸鏡在胃腸診療中的應用價值。方法: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于本院進行胃腸診療的2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尊患者意愿將其分成觀察組和普通組,觀察組患者使用無痛胃鏡檢查,普通組患者使用普通胃鏡,每組100例患者,分析兩組患者的應用效果。結果:觀察組患者的診療優良率為99%(99例),普通組患者的診療優良率為89%(89例),兩組患者診療優良率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咽喉反射發生率為0,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例),患者滿意度為100%(100)例,各項數據均優于普通組(P<0.05)。結論:無痛胃鏡可減少患者在胃腸診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和咽喉反射,提高診療的優良率和患者的診療滿意度,實際診療當中,可依據患者經濟條件推薦使用。
【關鍵詞】無痛胃鏡;胃腸診療;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5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5--01
胃鏡是臨床中用于診斷胃腸道疾病的常用方式,該診療方式主要是經口鏡頭置入腸道內和胃部,探查胃腸道情況[1],傳統胃鏡舒適度較低,很多患者在診療過程中出現了強烈的咽喉反射,而現代的無痛胃鏡則利用麻醉操作降低了患者的不適感,是一種頗受青睞的胃腸診療方式[2]。為了明確無痛胃腸鏡在胃腸診療中的應用價值,我院對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于本院進行胃腸診療的200例患者進行了研究,具體內容如下所述。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6年2月至2017年10月于本院進行胃腸診療的200例患者作為研究對象,尊患者意愿將其分成觀察組和普通組,觀察組患者使用無痛胃鏡檢查,普通組患者使用普通胃鏡,每組100例患者。普通組患者年齡21~68歲,平均年齡(43.3±1.2)歲,其中有男性患者48例,女性患者52例;觀察組患者年齡22~69歲,平均年齡(43.5±1.5)歲,其中有男性患者49例,女性患者51例。所有患者均在醫生的充分說明下自行選擇診療方式,研究獲得了本院倫理委員會的批準,排除麻醉過敏的患者;排除存在精神和意識障礙的患者;排除存在內鏡禁忌癥的患者,兩組患者一般資料比較不存在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在檢查前禁食10h,做好腸道準備,普通組患者行常規的胃鏡檢查,既指導患者采取正確的體位,而后進行插鏡,留取檢查結果即可。觀察組患者則采用無痛胃鏡,術前10min含服鹽酸利多卡因膠漿,建立靜脈通道,連接各類監護儀器,而后靜脈注射1~2mg/kg丙泊酚,以4m/s速度進行,查看患者意識,若患者全身肌肉放松,睫毛反射消失即可進行插鏡檢查,留取檢查結果。
1.3 觀察指標
對比兩組患者的診療優良率,檢查過程順利完成,不存在不良反應為優;檢查過程順利完成,但略有不適感或不良反應為良;均不符合上述描述為差,優良率=(優+良)/100*100%。統計兩組患者咽喉反應與不良反應的發生率,使用本院自制的滿意度評量表采集患者對診療的滿意度,將滿意度分為非常滿意、滿意和不滿意三個維度,滿意率=(非常滿意+滿意)/100*100%。
1.4 統計學分析
使用SPSS19.0對試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分別表示計數資料和計量資料,分別以和t值檢驗,P<0.05表示研究具有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患者的診療優良率分析
觀察組患者的診療優良率為99%(99例),普通組患者的診療優良率為89%(89例),兩組患者診療優良率比較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8.8652)。
2.2 兩組患者的咽喉反應、不良反應與診療滿意度分析
觀察組患者咽喉反射發生率為0,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例),患者滿意度為100%(100)例;普通組患者咽喉反射發生率為12%(12例),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5%(15例),患者滿意度為88%(88)例,各項數據均優于普通組(P<0.05,=12.7660/13.3152/12.7660)。
3 討論
胃鏡檢查是消化科常用的一種檢查方式,屬于介入性檢查,對患者咽喉部和胃腸系統存在強烈的刺激感,在胃鏡侵入患者體內后,會導致患者出現作嘔、疼痛等反應,對診療的順利進行存在不良影響,優勢甚至會導致檢查結果出現錯誤[3]。
在本次研究中,觀察組患者的診療優良率達到了99%,且不存在咽喉反射,各項數據均優于普通組(P<0.05)。這主要是因為在麻醉后,患者肌肉處于放松狀態,失去了神經知覺,因此也就不存在咽喉反射,檢查過程也能順利完成。而在清醒狀態下,很多患者由于無法忍受胃鏡侵入而放棄了診療,胃鏡侵入帶來的不適感更會影響到患者的呼吸、心率和血壓等指標[4],引發更為嚴重的后果。
此外,本研究結果顯示:觀察組不良反應發生率為1%(1例),患者滿意度為100%(100)例,各項數據也均優于普通組(P<0.05)。說明:無痛胃鏡可以減少不良反應,讓患者對診療過程更加滿意。
綜上所述:無痛胃鏡可減少患者在胃腸診療過程中出現的不良反應和咽喉反射,提高診療的優良率和患者的診療滿意度,實際診療當中,可依據患者經濟條件推薦使用。
參考文獻
張露潔.無痛思路下的胃腸診療護理方法和效果研究[J].國際護理學雜志,2014,(9):2580-2582.
張會弟.無痛胃腸鏡診療術的臨床應用效果及安全性分析[J].臨床消化病雜志,2014,26(2):102-104.
李國欣,王峰,孫聰花等.無痛胃腸鏡診療術的安全性分析[J].中外醫療,2014,(31):82-83.
劉春清,王穎.全程整體護理在無痛胃腸鏡診療胃腸疾病患者中的應用[J].齊魯護理雜志,2016,22(15):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