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鳳
【摘 要】目的:探討柴胡疏肝散聯合乳核散結片治療乳癖(乳腺小葉增生)療效。方法:選取40例女性乳癖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20例,治療組采用柴胡疏肝散合乳核散結片;對照組采用乳核散結片;所有患者治療前后都進行B超和X鉬靶照片;療程結束后進行比較。結果:治療組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0%。結論:柴胡疏肝散合乳核散結片聯合治療女性乳癖(乳腺小葉增生)優于單純的乳核散結片。
【關鍵詞】柴胡疏肝散;乳核散結片;乳癖;中藥
【中圖分類號】R252.3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8)04--02
1 臨床材料和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5年2月至2017年6月40例門診患者,均已B超和X鉬靶片確診為乳腺小葉增生。單則乳房腫塊18例,雙側乳房腫塊22例;發病年齡最小19歲,最大41歲;病程最長14年,最短5個月。40例均為女性,觸診均能觸及腫塊,一側或雙側有單個或多個腫塊,同時或先后出現呈結節團狀、柔韌;憂郁寡歡,心煩易操,兩側乳房脹痛,其腫塊常隨情志波動而消長;每于月經前乳頭、乳房脹痛更甚,月經后有所緩解,兼有兩脅脹悶,少氣懶言,善嘆息,曖氣頻作,舌質淡,苔薄白,脈弦數。
1.2 診斷標準:
診斷標準參照2012年10月中國醫藥科技出版社第一版《中醫病證診斷療效標準》。中華人民共和國中醫藥行業標準:a、多數在乳房外上象限有一扁平腫塊,捫之有豆粒大小韌硬結節,可有觸痛。腫塊邊界欠清,與周圍組織不相連。b、乳房可有脹痛,每隨喜怒哀樂而消失,常在月經前加重,月經后緩解。發病在20歲到40歲的女性,通過鉬靶X線乳房攝片和B超確診。
1,3 治療方法:
對照組20例:口服乳核散結片,一次0.36克×4片,1日3次,主要功能是疏肝解郁,軟堅散結,理氣活血。服用3個月。
治療組20例,口服乳核散結片外加中藥柴胡疏肝散加減:
乳核散結片,一次0.36克×4片,1日3次,柴胡疏肝散湯劑隨癥加減,一天一劑,服用3個月。柴胡疏肝散方藥組成:醋炙柴胡12g 川芎10g 香附15g 枳殼15g 白芍12g陳皮15g 甘草10g 白術15g 茯苓15g 續斷12g 山茱萸12g夏枯草15g 浙貝母15g(沖)生牡蠣30g(先煎)玄參12g 荔枝核30g 桔核30g 炮山甲10g(兌服)絲瓜絡10g 月經量少加紅花10g、桃仁15g,氣郁煩躁明顯加合歡皮30g,郁金15g,失眠加炒酸棗仁30g,氣郁化火加丹皮12g 梔子12g炒黃芩12g,淡豆豉10g,頭煎加水600ml,煎取300ml,二煎加水400ml,煎200ml,三煎加水300ml,煎取100ml,三煎混合,分三次溫服,一次200ml,飯前服,每天一劑,連服3個月。
2 療效評價標準
痊愈:乳房疼痛及腫塊完全消失。
顯效:月經前、生氣及勞累后,乳房疼痛的程度較治療前明顯減輕,腫塊體積縮小一半以上,有輕微壓痛。
有效:月經前、生氣及勞累后,乳房疼痛減輕,腫塊質地變軟,體積縮小不足一半。
無效:治療后,癥狀與體征未能改善,甚或加重。
3 結果
治療組總有效率為100%,對照組總有效率為90%。
4 體會
乳癖(乳腺小葉增生?。┦亲畛R姷娜橄偌膊?,以乳房疼痛和腫塊為主要臨床表現,并且隨著月經周期或情緒波動呈現周期性變化。現代醫學認為本病發生的主要原因是內分泌功能紊亂或乳腺組織對內分泌激素的敏感性增高。
中醫認為情志異常是乳癖(乳腺小葉增生)的重要病因之一,肝郁氣滯、肝失疏泄在乳癖(乳腺增生疾?。┌l生發展過程中起著重要作用,現代臨床研究顯示人情緒異??梢饍确置谖蓙y、激素水平變化,導致乳癖(乳腺小葉增生性)疾病。經說認為,乳房為足陽明胃的經脈之所過;乳頭為厥陰肝經之氣所貫;沖脈在循行中并于足少陰腎經,隸屬于足陽明胃經,又通于足厥陰肝經;沖脈有調節臟腑肝、腎和胃氣機升降的功能;任脈循行于腹部正中,對一身陰經脈氣具有總攬、總任的作用,主生殖。本病之發生,主要與肝、胃、沖、任等經脈關系密切,其主要的病因是七情郁結,肝郁氣滯 思慮憂愁,郁郁寡歡,隱事曲折,難以排遣。郁怒傷肝,木失條達,肝氣所乘,肆虐侮土。脾為陰土,思慮傷脾,又被木克,以致運化失職,水濕內困,聚而成痰,痰氣內結,凝滯成塊。
乳腺小葉增生病屬中醫“乳癖”、“乳癘”、“乳核”?!叭轳薄蹦巳橹薪Y核,形如丸卵,或墜重作痛,或不痛,皮色不變,其核隨喜怒而消長。
在清代鄒岳所撰寫的《外科真諦》書中指出:“乳癖,……年少氣盛,患一、二載者可消散,若老年氣衰,患經數載者不治,宜節飲食,息惱怒,庶免乳癌之變。”
肝疏泄,性喜條達,其經脈布脅肋循少腹。若情志不遂,木失條達,則致肝氣郁結,經氣不利,故見脅肋、乳房脹痛、疼痛胸悶,脘腹脹滿;肝失疏泄,則情志抑郁易怒,善太息;脈弦為肝郁不舒之征。遵《內經》"木郁達之"之旨,治宜疏肝理氣之法。郁怒傷肝,木失條達,肝氣所乘,肆虐侮土,治宜健脾和胃;沖任失調,宜調補沖任。
柴胡疏肝散的功效疏肝理氣,活血止痛。主治:肝氣郁滯證。脅肋疼痛,胸悶善太息,情志抑郁易怒,或噯氣,脘腹脹滿,脈弦。方中以柴胡疏肝解郁,用以為君藥。香附理氣疏肝而止痛,川芎活血行氣以止痛,二藥相合,助柴胡以解肝經之郁滯,并增行氣活血止痛之效,共為臣藥。陳皮、枳殼理氣行滯,芍藥、甘草養血柔肝,緩急止痛,均為佐藥。甘草調和諸藥,為使藥。諸藥相合,共奏疏肝行氣、活血止痛之功?!吨t齋醫學講稿》:"本方即四逆散加川芎、香附和血理氣,治療脅痛,寒熱往來,專以疏肝為目的。用柴胡、枳殼、香附理氣為主,白芍、川芎和血為佐,再用甘草以緩之。系疏肝的正法,可謂善于運用古方。"白術、茯苓健脾和胃;續斷、山茱萸調補沖任;夏枯草、浙貝母、生牡蠣、玄參、荔枝核、桔核軟堅散結;炮山甲、絲瓜絡通絡。
參考文獻:
《謙齋醫學講稿》:"本方即四逆散加川芎、香附和血理氣,治療脅痛,寒熱往來,專以疏肝為目的.用柴胡、枳殼、香附理氣為主,白芍、川芎和血為佐,再用甘草以緩之.系疏肝的正法,可謂善于運用古方."
清代鄒岳所撰寫的《外科真諦》書中指出:“乳癖,……年少氣盛,患一、二載者可消散,若老年氣衰,患經數載者不治,宜節飲食,息惱怒,庶免乳癌之變.”
《內經》"木郁達之"之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