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曉妹,方力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發展,教育教學也進入了另外一個階段——信息化教學。校園中也增添了大量現代化教學設備,極大地豐富了學生的學習內容。語文知識具有一定的虛擬性和抽象性,這對學生的學習和認知有著一定的阻礙作用,而借助多媒體現代科技手段,可以將虛擬世界的故事形象地展現在課堂之上。在此,著重闡述了信息技術在小學語文課堂中的巧妙應用。
關鍵詞:語文教學;信息教育;虛實結合
語文是學生通往世界大門的敲門磚,其基礎性和重要性自然不言而喻。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應當深刻認識到自己肩上的重任,順應時代發展,在課堂中引入先進的教學理念,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語文課堂多維度展示,帶領學生形象感知語文知識。
一、視聽結合,巧設引趣式課堂開端
小學生思維靈敏,天資聰穎,對鮮艷的色彩和特別的聲音有著強烈的好奇心。不可否認,小學生在學習知識的過程中總是帶著“玩”的心態去進行。因此,語文教師應當善于發現教學內容和信息技術之間的契合點,發揮多媒體等現代教學工具的教學優勢,創設有趣的開端,做到“先聲奪人”,提升教學課堂的趣味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在教學《黃果樹聽瀑》這篇課文時,語文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心理特點,制作相關有趣味的PPT,課堂開始前的五分鐘,將各種跟黃果樹有關的圖片展現出來,并且配一首悠揚的樂曲,開始進行課前造勢,充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課堂中,教師結合教學內容,一邊播放樂曲,一邊跟學生交流,將本文重點的詞語和句子跟精美的圖片一塊呈現在學生面前,組織學生帶著興趣學習語文知識。
二、靈性提點,引發學生思維浪潮
小學生年齡小,認知領域較為狹窄,對于一些抽象性或者跟社會閱歷有關的詞語、語句存在認知盲區。這就要求語文教師適當利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設備,在學生百思不得其解之際,給予學生適當的提點,打開學生的思路,最大限度發掘學生的潛能,幫助學生解決遇到的困難。
例如,在教學《泊船瓜洲》這首古詩時,詩人所要傳達的就是一種淡淡的愁緒,濃濃的思鄉之情。情感是隨著年齡增長而積累的一種情愫,學生由于生活經驗較少,不能深刻感知思鄉之情,為了讓學生真切感知這種情感,語文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設置以下教學環節:
1.結合網絡上搜集的圖片,配上一些古典樂曲,創設有意境的課堂開端,吸引學生的注意力;
2.教師首先進行范讀,然后帶領學生進行跟讀,結合一些有意境的畫面,帶領學生進入王安石的精神世界;
3.結合課件,對重點語句進行賞析,創設問題情境:“怎么體會王安石的思想感情?”
4.利用多媒體不時地播放“獨自旅行”“春運回家”的影像資料,給學生講解離家在外的心酸;
5.組織學生進行討論,引導學生說出自己的感受,體會思念家鄉的情感。
教師巧妙利用多媒體,可以有效消除學生的認知盲區,將學生的認知領域無限擴大,這便是多媒體等現代教學工具的獨特魅力?,F代信息技術是知識教育的重要輔助工具,對于啟發學生的智力、打開他們的思路有著重要的意義。
三、將知識適當延伸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要求:“教師走出課本,學生走出教室?!边@要求教師要將目光放得更加長遠,即,不僅要提升課內教學質量,還應注重將學生的視野引入課外。網絡世界中有豐富的圖文資料,對開闊學生的視野有重要的意義。
語文教學更注重的是思想教育。利用多媒體進行課外延伸,更重要的是讓學生從語文知識中有效汲取營養,最終落實到實踐活動當中,提升學生的道德素養,這也是當前核心素養中實踐創新的重要內容。例如,《地震中的父與子》中父親在危難之際的深沉父愛;《梅花魂》梅花的啟示、愛國思鄉之情等都散發著人性的光輝,語文教師在進行教學時,應當利用多媒體在課堂上播放如“唐山大地震”、歷年“感動中國十大人物”視頻片段,以最直觀的形式讓學生感悟人性美。學生在學習相關知識的同時,能夠深刻認知一種正能量,一種高尚的道德。這樣可以塑造學生高尚的品格,引導學生感悟人性美,并且將這些落實于實踐生活當中,不僅開闊了學生的視野,也升華了學生的思想境界,對他們今后的成長有積極的意義。
四、物極必反,切勿依賴
多媒體是重要的輔助工具。不少語文教師錯誤認知信息技術的地位,有事必求多媒體,事事利用多媒體,一堂課45分鐘,全是課件在“講課”,最終導致課堂表面繁華,學生還是一知半解。這顯然有悖于多媒體教學的初衷。教師須知,教師是課堂的主導,學生是課堂的主體。教師應當正確認知自身的角色,合理利用多媒體,最大化發揮其作用,將知識形象展現在學生面前,實現教師、學生、文本三者之間的有效溝通,這才是有效利用現代信息技術的表現。
總之,信息技術對提升小學語文教學質量有促進作用,小學語文課堂引入信息技術,實現語文知識和網絡世界的互通,有利于學生更快、更準確地掌握知識,這對他們的發展有積極意義。語文教師應當適當利用和發揮多媒體等現代教學工具的優勢,最大限度挖掘其價值,幫助學生掌握知識的同時,開闊學生的視野,助力學生健康快樂成長。
參考文獻:
[1]王雅娟.小學語文課堂教學使用多媒體的幾項原則[J].赤子(上中旬),2014(24).
[2]楊伶燕.淺談利用現代遠程教育手段優化小學語文課堂教學[J].學周刊,2011(17).
編輯 高 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