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楠
摘 要:隨著科技的進步,信息技術逐漸應用于教學當中,所以教師應該緊追時代發展潮流,將信息技術與教學內容進行有效的結合。立足于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如何就二者有效結合提出了有關策略,希望對教師創新教學方法能夠有所幫助。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數學;學習興趣;直觀教學情境
一、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1.有利于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隨著新課標的提出,學校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給予了充分的重視,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未能體現這樣的教學內容。這時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當中就體現了巨大優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使用信息技術能夠指導學生從不同角度分析問題,從而起到鍛煉學生發散性思維的目的。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應該充分使用信息技術,將二者進行有效的結合。
2.有利于創新教學模式
隨著教育教學的發展,學校對教師使用的教學模式提出了新要求,但是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采用的教學方法未能實現學校的辦學理念。這時信息技術應用于教學當中就體現了巨大的優勢。教師積極將信息技術帶入對知識的講解當中能夠以更加創新的方式展現教學內容,同時避免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出現一味采用平庸講述的教學方法的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充分體現信息技術的優勢,讓信息技術成為提高教學有效性的催化劑。
二、信息技術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應用的策略
1.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興趣是提高學生學習效率的催化劑,所以,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該積極使用這樣的催化劑。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應該將信息技術應用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例如,教師在教學“圖形的平移”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制作Flash動畫;然后,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為學生播放動畫內容,并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看Flash動畫中的內容,在觀看之后說一說這些動畫中的內容具有哪些特點。”這樣的教學方法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能夠積極地參與到教師開展的教學活動當中。學生認真觀察,在觀察之后就教師提出的問題進行積極的討論,有的學生說:“平移之前的圖形和平移之后的圖形是一樣的。”還有的學生說:“它們都是向一個方向、一個角度進行平移的。”這樣學生在思考的過程中加深了對平移知識的了解。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讓學生觀察Flash動畫中的有關內容,有效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還能在一定程度上鍛煉學生的觀察能力。
2.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直觀的教學情境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積極創設直觀的教學情境能夠幫助學生加深對知識的理解,還能在一定程度上豐富教學內容。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應該充分使用信息技術,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直觀的教學情境。
例如,教師在教學“軸對稱圖形”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熟練掌握教材內容;然后,教師根據教材利用信息技術搜集有關圖片。這樣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能夠以更加清晰的方式呈現教學內容。這時教師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看圖片中的內容,在觀看之后說一說多媒體設備上播放的圖片具有哪些特點。”學生認真觀看圖片內容,這樣的教學方法比傳統的教學方法更直觀,還能幫助學生形成更直觀的思維認識。
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通過播放圖片的方式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直觀情境。這樣的教學方法能夠給學生帶來直觀的認識,還能在一定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3.利用信息技術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學生在小學階段思維發展呈現出來的突出特點就是形象思維表現突出,所以,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針對這樣的情況,教師在開展小學數學教學的時候應該充分利用信息技術呈現出來的動畫、漸變、疊加的效果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
例如,教師在教學“乘法交換律和結合律”的時候就可以采用這樣的教學方法。首先,教師利用信息技術將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和乘法交換律、結合律進行有效結合;然后,教師將二者以動畫的方式呈現出來。教師對學生說:“下面請同學們仔細觀看動畫內容,然后觀察其中的變化。”學生跟著教師播放的動畫內容感受從加法交換律、結合律到乘法交換律、結合律的轉變。同時,學生的思維也跟隨動畫演示進行變化。這樣不僅能夠提高教師教學的有效性,還能鍛煉學生的發散性思維。
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利用多媒體設備展示漸變、疊加教學內容的方式,將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教學進行有效的結合。這樣不僅能夠對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促進學生全面發展。
總之,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運用信息技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利用信息技術創設直觀的教學情境和利用信息技術鍛煉學生思維能力的方式,將傳統的教學方法進行創新。這樣能夠使信息技術與小學數學進行有效的結合,從而提高教師教學水平。
參考文獻:
[1]王英閣.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的實踐與研究分析[J].課程教育研究,2015(18):165-166.
[2]李如強.小學數學課堂趣味性教學增趣策略淺見[J].教育,2017(1):171.
[3]黃燕蘆.試論小學數學趣味性教學的幾種有效方式[J].學子(理論版),2016(24).
編輯 溫雪蓮